本文共922字
工研院副總暨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昨(20)日表示,人類不會被AI取代,而是被懂AI的人取代。他預期,打造台灣成為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AI+Taiwan」就等於「i(愛)台灣」,也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
林昭憲昨日出席「2024科技論壇-AI賦能 催動產業智慧升級」,以「AI大浪潮 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專講,釋出以上訊息。
談到GAI驅動全球經濟現況,林昭憲舉《富比士雜誌》的推估為例,2030年時AI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達15.7兆美元,超過目前印度和中國大陸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的產值總和,影響無遠弗屆。
林昭憲表示,他從1993年進入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服務以來,歷經全球景氣更迭,包括2000年網路泡沫,以及中國大陸崛起等,30餘年來從未看過像AI如此翻天覆地的大浪,吸引的投資額更是頻創新高,2023年起包括小學生都能在智慧手機上使用AI,成為無所不在的廣泛應用。
不僅國際大廠爭相投入AI開發,林昭憲說,空間智慧AI已解鎖機器人的全方位感知能力。並應用在機器人自主行動、自動駕駛車輛,及無人機導航等領域。
林昭憲舉例,美國史丹佛大學首位紅杉講席教授李飛飛今年4月創立「World Labs」,是一家發展空間智慧技術的AI新創公司,估值已逾10億美元,這家新創公司預計2025年推出世界模型,並支援AR、機器人及行動駕駛等應用,即便多數矽谷創投業坦言「不知道這家神秘的公司在做什麼」,但是大家都想投資,說明GAI已經成為吸引資金代名詞的現況。
林昭憲認為,台灣在全球GAI生態系的位置,首先是具備讓特定應用迅速落地的能力;其次在模型微型化+私有雲,可降低成本及防範洩密。
他說,台灣伺服器產量占世界九成,已是推動全球AI的引擎。在AI晶片先進製程及封裝,CoWoS未來五年以50%的複合成長率增加。至於現階段台灣產業導入GAI面臨的四大挑戰,包括資料整合度不足、缺乏相關人才、算力缺乏及開發成本高,以及風險分級與倫理管理的治理面。
為達成打造台灣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的目標,林昭憲建議策略性作法為:槓桿台灣產業特色,並透過設立「百工百業AI化中心」與「AI核心技術平台」,協助中小企業提供定領域AI技術研發與應用所需的整合性轉型升級資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