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94字
商業版圖永遠跟著重要科技發生典範轉移,若以十年為刻度來觀察,近代從2000年前後的網路科技,到2010年的個人行動網路,再到2023年爆炸式發展的生成式AI,期間先後產生出Google、Meta、OpenAI等巨頭,而近十年來更是每五年都有重要科技出現。
2024年,全球經濟經歷前所未有的數位轉型浪潮。除了個人行動網路科技促使了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疫情讓遠距工作模式的普及,再加上生成式AI帶來的技術革新,正在重塑全球商業版圖。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25年,全球超過60%的GDP將來自數位經濟。
這波趨勢也為台灣帶來黃金機遇,台灣擁有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人才、靈活的創新思維,以及深厚的數位基礎建設及深不見底的製造業實力。同時,美中關係緊張及美國缺工議題讓台灣廠商成為重要供應鏈。
唯一較為受限的是,地理環境上台灣2,300萬餘的人口市場規模,較不足以支撐具規模化潛力的B2C創新服務。且台灣人口結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單純以人口紅利為主的勞力密集製造業,已無優勢。
以上述台灣既有優勢作為利基,思考國際營運,將是台灣企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過去台灣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主要方式有三:
一、默默耕耘的代工模式
台灣企業以仔細的製造技術,為國際品牌打造優質產品。代工模式一般來說風險較低,適合保守起步,但也意味著企業利潤及毛利率終究受限,不易擺脫品牌商的掌控。
二、借力使力的品牌代理
企業開始在台灣建立自己的品牌,透過海外代理商或經銷商拓展版圖。雖然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在品牌建設和通路管理上,但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回報。但關於海外營運,仍委由代理商、經銷商進行運營,能夠達成長期深耕之品牌效應成功案例不多。
三、深耕在地的營運模式
企業自行在海外設立公司,不再透過其他人,親自掌舵營運品牌、通路,雖然風險最高,但若成功,將能收穫最豐碩的成果。
以籃球訓練App為例,根據市場研究,運動科技應用要達到收支平衡,平均每月活躍用戶(MAU)需要至少10萬人,年營收須達到100萬美元。若每位用戶每月付費5美元,在台灣約7,000位註冊球員的市場規模下,即使付費轉換率達100%也僅能產生年營收42萬美元,遠低於損益兩平的門檻。
因此,向外擴張成為必然選擇。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甚或是能募集國際資金、持續成長,通常需要具備三個核心必要條件:深耕在地市場、建立在地團隊、市場持續發展規劃。
新創團隊若有下列要點,是能提高出海營運成功機率的:
首先,創辦人擁有大企業工作經驗,或成功出場經驗。前者代表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或市場經驗,後者表示創辦人瞭解如何將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實現獲利。
其次,創辦人具備相關產業創業或工作經驗,較能真正地瞭解市場需求和痛點,並提供合適解決方案。洞悉市場痛點的人所開發出來的產品,才不會淪為紙上談兵。
第三,在地資源網絡。擁有當地策略投資人的新創企業,能獲得當地市場知識和洞察力,資金與人脈,營運專業知識和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加分條件並非必要條件,但通常是能顯著提升成功機率的催化劑,因此,不少投資人的投資準則均以這些條件為判斷要項,從而創業者自身應當培養這樣的能力,或是尋覓適合之人才加入經營團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