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98字
不管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的「綠天鵝」挑戰不盡相同,但應對全球永續轉型的趨勢時,我們可從「標準」著手,建構強健、完善且具可信任之淨零路徑,並由「人才」來培養組織內部的氣候文化,透過學習平台、組織化、結合專業實踐,運用「工具」提升效率與加速決策,最後,透過「制度」讓減碳成為日常營運中的一環。
國際上推動淨零管理有兩大主流標準,一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指引,可作為企業「碳」治理成熟度之參考工具,另一個為SBT,為國際主流的「碳」管理策略目標之工具。前者透過TCFD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指標目標等11個核心問題,企業可檢視自身氣候管理的完整度與成熟度;後者,則可參考SBTi所公布方法學,制定具強健的中長期減碳路徑與目標。
在培育人才建構組織永續文化方面,企業培育淨零人才有不同方法,茲列舉以下四個實務建議作法。
一、建構企業內部學習平台
首先,派訓學習。定期舉辦氣候現況分享,介紹淨零、氣候科學和企業的氣候影響。並確保講座內容易理解,針對不同層次的員工提供相應內容。 例如Google舉辦「Climate Week」,通過講座和活動提高員工對氣候議題的認識。
其次,主動學習。建立氣候相關內部資訊平台,提供最新的氣候變遷相關資訊、新聞和資源。目的是使淨零資訊易於獲取,鼓勵員工主動學習。像是Apple、國泰金控的內部網站提供員工永續性和氣候行動的相關資訊。
二、以組織內實作或外部教育訓練,建立學中做與做中學機會
引導各單位鑑別與量測碳排放量,了解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像是溫室盤查教育訓練邀請與排放源數據相關各單位部門,提供氣候行動和永續性方面的知識,以促進內部對於溫室氣體盤查與碳相關專業發展。
此外,可舉辦氣候工作坊,邀請專家分享最新的氣候趨勢和企業行動案例。例如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氣候工作坊促進了員工間的交流和學習。亦如台積公司透過工作坊協助供應商了解碳盤查目的與共同目標。
三、建立氣候專業團隊
成立內部氣候專業團隊,負責深化氣候相關知識並推動相關項目。確保團隊有足夠的資源和培訓,且確定培育氣候人才的具體目標。如Nokia設立了「Planet Positive」目標,致力於提高員工對氣候和永續議題的認識,並激勵他們參與企業的氣候行動。也可以透過提供進階培訓課程,如氣候金融、碳市場等。並適應不同職能需求,強調實踐應用。
四、執行專業發展計畫
鼓勵員工應用所學知識,參與氣候相關專案。且企業要提供員工支持和資源,主動推進專案,並成為組織內優良典範。例如:Microsoft的「AI for Earth」計畫鼓勵員工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應對氣候變遷。或是制定氣候專業發展計畫,提供晉升、獎勵和其他激勵機制。重點在連接氣候行動和個人職業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