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98字
考量台灣地理位置、外銷市場及產業分布等情形,台灣企業可能遭遇的綠天鵝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侵襲、自然資源與能源供應中斷、健康與衛生危機、供應鏈衝擊,以及氣候訴訟風險。
為防範上述綠天鵝事件,許多台灣企業己積極因應,但就我們貼近產業實務觀察,台灣企業在因應過程中正面臨以下四大挑戰:
一、市場混亂,無法掌握正確資訊
因應台灣2050淨零,金管會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分階段推動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確信。大型企業要求供應商夥伴提供碳盤查數據(提報減碳數據),琳瑯滿目的溫室氣體法規、五花八門且成效不一的培訓課程,以及良莠不齊的顧問服務,讓有心好好想推動碳管理之企業造成資訊混亂,使其更焦慮。
此外,經濟誘因與補助措施的施行可帶動企業減碳意願,例如 : 2023年公告老舊汽車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但整體經濟誘因的設計和實施,常因政策變動而產生不確定性,抑或資訊不透明,從而讓企業失去減碳之誘因。
二、減碳淪為口號與漂綠工具
承諾減碳目標為展開碳管理的第一步,但應要對應有實質的規劃與作為,否則將只是淪於口號。如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在2023年11月給全球139家企業與金融組織標註 「承諾已移除」的標籤,包含Amazon 、Yahoo Japan,以及三家台灣製造業,且名單仍在增加中,目的就是要警惕企業應言行一致,謹慎看待自身的承諾。
此外,PwC《2023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指出94%投資人對企業永續報告含有「未經證實的聲明」,有「漂綠」疑慮,比例較2022年87%增加,代表實際績效可能有誇大不實。
三、氣候科技資金錯位且不確定性高
根據PwC 《 2023年氣候科技現狀報告》,氣候科技相關投資占比逐年提升,截至2023年第3季為止,累積氣候科技投資占創投資金比率已達10%。但須特別留意的是,風能、碳捕捉及儲存、氫能、食物浪費、替代食品等技術減碳潛力較高的技術並未獲得較高的資金投入。此外,這些技術之成熟度、實際效能、市場接受程度及經濟規模化,不確定性都還相當高,但卻都是達到淨零之關鍵技術。
四、一味轉嫁碳成本,可能失去競爭力
因未來碳稅/費、碳交易等機制向公司收取溫室氣體費用,而使相關費用轉嫁至商品價格中,稱為隱性成本。根據PwC 《2023年隱性碳成本》研究,在淨零情境下,以台灣電腦、電子及光學產業的隱性碳成本為例,可能較現有情境下增加44倍。
這些隱性成本,在現況已開始發生將實際收費,如環境部預計2025年起徵收碳費,然而,我們觀察到,目前已有台灣企業直接以轉嫁「碳成本」之方式進行因應,但相反的,也有企業(例如Apple)承諾不會將碳排放成本轉嫁在產品銷售價格上,會透過有效碳管理方式,與供應鏈夥伴合作使用潔淨能源及開發可再生回收材料,讓碳排成本或支出做有效控管。
以上二種不同管理思維,僅在一念之差,但可能會影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更甚至生存力。為此,要迎戰上述挑戰,預防「綠天鵝」事件,如何落實氣候治理即為解方,建議可從「標準」、「人才」、「工具」、「制度」突破困境,將「危」轉「機」,從中獲取商業機會,帶動企業綠色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