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警匪飛車追逐!毒蟲蛇行逃竄撞爛警車 3警受傷送醫

英陸軍體測魔王等級 模擬戰場實況健美網紅也吃不消

首位踏足敘利亞領土的以國總理!內唐亞胡訪緩衝區 稱以軍將長駐當地

中經院全面分析 川普重回白宮如何牽動美中台經貿及科技發展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右4)指出,為了讓大家了解川普貿易政策將如何影響台灣及美中之間的關係,中經院邀請了多位資深專家及院內主管進行專業分析,包括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左1)、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左3)、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左4)、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右3)、副院長王健全(右2)、及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勢璋(右1);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右4)指出,為了讓大家了解川普貿易政策將如何影響台灣及美中之間的關係,中經院邀請了多位資深專家及院內主管進行專業分析,包括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左1)、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左3)、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左4)、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右3)、副院長王健全(右2)、及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勢璋(右1);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在2024美國總統大選由代表共和黨的川普以壓倒性姿態勝出後,各國均對川普當選後的政策會對全球經貿及政治外交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高度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指出, 川普以美國再度偉大為競選主軸,強調低稅率、高關稅、管制移民、反對綠色新政,這些政策短期有利股市、經濟成長,但長期來看,會不會造成二次通膨,進而使美國貨幣政策改弦易轍,並影響全球經濟、金融的走勢,值得觀察。

此外,川普在選前頻頻放話,將持續對中國的貿易 / 科技戰,而且指出,台灣人搶了美國人的半導體工作,也必須支付美國保護費,並以GDP的10%編列國防經費。由此觀之,川普重新入主白宮,勢將影響台灣、中國、亞洲、全球經濟,乃至產業、科技政策的走向,以及兩岸的政經局勢,值得政府及企業界正視。

為此,中經院於川普正式宣佈當選後,旋即舉行了「牽動美中台貿易及產業、科技發展的美國總統大選」研討會,由中經院各領域菁英,以美國大選的發展態勢及背後政策的走向,探討其對台灣貿易、兩岸局勢、產業科技、財政等各個層面的影響,並研擬因應對策,作為政府未來政策規劃的遵循方向。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為了在川普當選後光速舉行研討會,讓大家了解其貿易政策將如何影響台灣及美中之間的關係,中經院精銳盡出,議邀請了多位資深專家及院內主管來進行專業分析,包括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副院長王健全、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以及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勢璋。 

自2017年以來,美國的貿易政策,包括貿易戰和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及台灣產業的影響深遠。特別是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影響,使台灣的貿易與投資開始從中國大陸轉移到其他國家。過去台灣的海外投資多集中在中國,但自2018年後,台灣對中國的投資有所下降,台商開始將資金與貿易擴展至其他市場,尤其是美國和東南亞地區。中經院於川普重新入主白宮後,希望透過專業討論,讓企業能更深入了解美國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並提供未來策略建議,尤其針對如何應對全球化與經濟安全的挑戰。

劉孟俊、連賢明、劉大年、徐遵慈(由左至右)於第一場研討會環節進行Q&A單元;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劉孟俊、連賢明、劉大年、徐遵慈(由左至右)於第一場研討會環節進行Q&A單元;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劉大年:川普的「美國優先」策略挑戰全球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隨著川普的再度上任,全球的政治經濟局勢將迎來更多的不確定性;他歸納出4大重點:

(1) 川普的貿易政策方向:川普長期堅信「全世界都虧欠美國」,而中國在他的眼中是「虧欠最多的國家」;因此,他的貿易政策將以加關稅為主要手段來打擊中國,同時透過減稅來吸引美國製造業回流。川普還強調「關稅是字典裡最美的詞彙」,這反映了他將貿易戰視為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工具。由於台灣在美中貿易戰後對美國出口有顯著增長,如果川普對台灣的出口加徵關稅,將對台灣的出口產業造成不小的影響。尤其是他對外國製產品的高關稅政策,這對在墨西哥及東南亞設廠的台灣企業也是一大挑戰。

(2) 不支持境外外包,影響東南亞製造:川普的政策將會對在墨西哥、越南等地設廠的外資企業收緊。過去因美中貿易緊張,許多企業將製造業務轉移至東南亞和墨西哥,藉此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川普認為這種「假脫鉤」並未真正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這讓台灣在墨西哥及越南的投資面臨更大的關稅風險。

(3) 對綠能政策冷淡:川普並不支持美國的綠能發展和電動車補貼,這對投資綠能和電動車的產業可能帶來政策上的影響,台灣相關企業要特別關注這方面的未來發展。

(4) 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川普對於兩岸關係的表態相當隨性,他曾經在競選時表示如果中國侵犯台灣,他會「轟炸北京」,但同時也稱習近平是「非常好的朋友」。這樣的立場帶來高度不確定性,特別是川普並未明確表示美國會直接軍事介入台海衝突。因此台灣對其言行需保持謹慎,並持續與美方溝通,以期穩定兩岸局勢。

總的來說,川普的「美國優先」策略和不確定的外交方針將對台灣的經貿環境和安全形勢帶來挑戰。面對這些潛在的影響,劉大年建議台灣應採取以下幾項應對策略:

多邊貿易關係的深化: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區域經濟體的貿易協定,尤其是在東南亞和歐洲等市場,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產業多元化與升級:提升製造業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推動產業升級以應對關稅風險。

強化國防與國際聯盟:保持對防衛自主性的重視,並加強與其他盟國在外交和安全上的合作,確保在台海局勢中獲得多方支持。

劉孟俊:從川普到習近平的全球博弈看美中關係的未來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在全球經濟與政治版圖快速變動的今天,美中關係仍是全球最重要的焦點之一。從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到習近平推動的「中國式現代化」,兩國之間的摩擦與合作交織在一起,對全球經濟、科技和軍事的影響深遠。

川普政府的上任標誌著美中關係的劇變,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別是關稅的增加和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對兩國的經濟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川普推動美國工業回流,強化本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也對中國的科技領域進行了限制。

另一方面,與川普的強硬立場不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更注重中國在全球舞台的戰略自主與科技創新。中國政府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旨在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與貿易戰,並強化內需市場的發展。然而,儘管中國力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其內需市場的增長面臨很大挑戰,並且需要克服結構性轉型帶來的困境。

劉孟俊指出美中之間的科技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在半導體、量子科技等領域對中國實施了嚴格的出口管制,而中國則積極推動本土技術的發展,試圖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這場科技冷戰不僅關乎兩國的競爭,也將影響全球供應鏈的格局。

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正在加強與其他大國的合作,尤其是金磚五國等發展中國家。透過推動「一帶一路」和區域供應鏈,中國不僅希望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望能在全球經濟中尋求更多的戰略夥伴。這也使得美中競爭的範疇不僅限於貿易,還擴展到外交、軍事及全球影響力。

隨著美中之間的貿易與科技摩擦持續升級,未來的國際關係將變得更加複雜。對於企業、投資者乃至各國政府而言,理解並適應這一新的競爭格局將是未來幾年內的關鍵挑戰。美中之間的競爭不僅影響兩國,更將塑造全球的經濟與安全環境。

徐遵慈:川普當選,印度得利?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川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內已提出了多項經貿政策,其中包括關稅政策和加強與特定國家的協議,現在再次入主白宮也不例外。然而,如今與川普1.0時代相比,許多產業結構及結業鏈已轉移,台商要關注的重點也與川普1.0時期不盡相同。

誠如劉大年提到,川普不支持友岸外包,希望將所有的供應鏈拉回美國,因此其政策將會收緊在墨西哥、越南等地設廠的外資企業。徐遵慈認為,在此影響下,台商在東南亞的投資除了越南,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應該會增加;然而,在台資企業的佈局朝東南亞擴展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可能會面臨的挑戰,像是出口到美國時,可能會貿易轉運和產地問題上,遭到是否合規的質疑。此外,由於川普揚言要廣徵關稅,因此,東南亞的台商也需要關注潛在的貿易壁壘。

然而,對於印度而言,川普的再次當選被視為一種積極的信號,徐遵慈指出,印度認為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對印度表現非常友好,尤其是在推動兩國之間的貿易和科技合作方面。印度認為如果川普要對中國施加更多打壓,那對印度的科技產業是有正面助益的,並希望透過與川普的合作,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科技產業,尤其是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

從東南亞和印度的反應來看,雖然這些國家會繼續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但同樣也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特別是在改善對美貿易的順暢度方面。例如,東南亞國家可能需要在採購美國商品和減少對美國的出口之間找到平衡。這種局勢也使得東南亞一些國家開始加大與中國的經濟合作,甚至有國家申請加入金磚國家組織,以應對美國政策的變動。

陳中舜、黃勢璋、王健全(由左至右)於第二場研討會環節進行Q&A單元;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陳中舜、黃勢璋、王健全(由左至右)於第二場研討會環節進行Q&A單元;攝影:北美智權報 / 李淑蓮

王健全:川普勝出,台灣實際上是最大受益者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川普勝出,台灣實際上是最大受益者,尤其是在第一次川普任期內,如果不是川普的反中政策,現在AI的供應鏈、server供應鏈都會在中國大陸。因此,台灣其實是川普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的最大受益者;這與美中貿易戰及許多企業轉單有很大的關聯性。

川普曾經說過,台灣搶占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但王健全認為當中有些誤解。其實,半導體產業是國際間結構的問題,美國早期就放棄了毛利較低的代工,這些工作已被台灣和其他地區接手。另一方面,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雖然對全球的影響巨大,但美國在IC設計以及半導體設備領域依然占據領先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企業必須了解,若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發展,必須不斷強化自己的創新產業鏈,並且與美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其實,如果沒有台灣的供應鏈支持,美國的製造業也根本無法復甦。

至於利率的問題,當前美國的利率保持在較高水準,這對於通脹控制有幫助,但同時也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造成影響。長期來看,這樣的高利率會對民眾的信貸、房貸等造成困難,繼而影響到消費與經濟增長。

對台灣而言,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仍然是最大亮點,但在傳統產業面臨中國競爭時,必須加強創新並縮短學習曲線。另一方面,應該同時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合作,加速資本與技術的雙向流動。總言之,台灣未來應該更加注重創新產業的發展,並確保能在全球競爭中維持競爭力。

陳中舜: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正在改變

針對川普政府的能源政策,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指出,由於美國和中國在綠能領域的激烈競爭,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正在改變。這樣的競爭也促使其他國家,包括台灣,思考如何在這場全球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陳中舜表示綠能已被視為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尤其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需求,相關技術像是太陽能、電動車、鋰電池等,將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這些技術的發展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也能激發新的經濟機會。

不過,儘管綠能正在成為全球投資的焦點,化石燃料在能源市場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大量資金流入綠能領域,化石能源可能因缺乏投資而導致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性受到挑戰。這反映出能源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可能帶來新的不穩定性;在川普上任後,不確定性更高。由於石油跟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是川普政府比較關注的部分,特別是銷售的問題;因此,川普尚未上任,已有許多國家擔心能源成本高漲。

另一方面,台灣在綠能的發展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太陽能發電成本偏高,以及國內綠電交易制度尚未完全落實等等影響內需;在川普上任後,外銷也成為一大挑戰,不僅將對美國出口減少,還要面對其他國家因產能過剩所導致的低價競爭。然而,陳中舜表示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不同形式的能源(如核能、氫能等)也有可能成為關鍵選項。由於美國在提升燃油效率方面的政策將影響全球能源格局,對台灣而言,發展穩定能源來源至關重要。

黃勢璋:財政赤字及公債攀升為美國財政隱憂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勢璋指出,擴張性財政政策已經成為川普當家的美國的一個核心財政策略,尤其是在減稅、提高關稅等措施的背景下。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希望美國的製造業能夠回流,並促進美國國內經濟發展。

針對美國的財政狀況及策略,黃勢璋作了以下的分析:

美國財政收入與支出狀況:美國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險,在過去幾年,財政收入與支出的差距逐漸加大,造成財政赤字。政府的支出項目中,除了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外,還有大量的債務利息支出,這成為未來財政的潛在隱憂。

債務的增加與挑戰:美國的公債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增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這種情況將進一步加劇,並且預計未來會對國家的經濟運作構成更大的壓力。政府不得不進一步借款來彌補財政赤字。

對全球市場的影響:美國的財政政策,特別是關稅政策,對全球市場,尤其是製造業和貿易流動產生深遠影響。這不僅影響了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也會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結構,特別是台灣造成一定的衝擊。

富裕與貧困的稅負分配問題:美國的減稅政策對富人效果顯著,但對中低收入群體的實際幫助則相對有限。例如,減稅後,收入最高的1%家庭將獲得大額減稅,而收入最低60%的家庭受益則不大。這樣的政策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可能會引發社會不穩定。

黃勢璋強調,雖然美國的財政政策旨在推動經濟增長和製造業回流,但這也可能引發更大的財政赤字和公債問題。未來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財政健康,將是美國政府面臨的主要挑戰。

 

作者:李淑蓮
現任: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學歷: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68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預測川普勝選被報復?Polymarket執行長遭FBI突襲 手機電子設備被查扣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川普強勢重返白宮 美國政府將如何運作?

川普欽點司法部長引譁然!「極右派議員」蓋茨零司法部經驗、涉性醜聞

美媒:起訴川普檢察官面臨報復 將辭職解散團隊

相關新聞

2023年美國地方法院值得注意的設計專利案件 - 1:設計專利圖式之間一致性及準確性和專利侵權比對中相關先前技藝

2023年是美國地方法院裁決繁忙的一年!作者挑選出三個最值得注意有關設計專利的判決案件為大家介紹。其中包括美國設計專利圖式的不一致導致專利無效,一方面也回顧這些年在設計專利侵害訴訟中相關先前技藝在一般觀察者中應用的趨勢。 本次探討內容將會分為2期刊出,本期將優先介紹設計專利圖式之間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和專利侵權比對中相關先前技藝重要性共2個案例內容。

從利用AI軟體所完成之著作談著作財產權歸屬問題

AI軟體輔助人類所創作之內容物應受著作權法保護,才能使著作權法迎合當代人類的藝術創作模式。假設著作權法將AI著作創作者之身份賦予AI軟體背後之程式編碼者或訓練者,或是視AI軟體為「擬制著作人」,則使用AI軟體完成之著作(稱「使用者著作」)是否為共同著作,該問題會影響使用者著作的歸屬。

著名商標與專有姓名之爭:Herrera 商標爭奪戰

在秘魯,一起商標申請案曾經引發一場涉及專有姓名 (proper name) 與著名商標權的法律攻防戰,這起案件的起因竟是一份為母親準備的聖誕節禮物。

申請商標指定過多領域卻不使用為惡意? 英國最高法院2024年SkyKick v. Sky案

英國最高法院於2024年11月13日對多年來Sky與SkyKick之間的訴訟做出判決。英國最高法院指出,公司在未打算使用的情況下,對商標註冊在商品服務的某一廣泛類別,涵蓋了過多商品服務子類別,屬於惡意,故就未使用商品服務子類別應該被認定無效。

商標使用與Rogers測試:Haas Automation v. Steiner

美國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所建立之Rogers測試,經常用以判斷商標使用是否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而豁免侵權責任。2023年,聯邦最高法院在Jack Daniel's v. VIP一案判決,明確將適用Rogers測試之前提定為「是否作為來源指示」,本案亦是循此基調,說明Rogers測試在書籍上的幾項判斷重點。

關鍵礦物之替代:四大無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

永磁材料是電動車永磁同步電機研究的重點,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又是滿足全球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產業趨勢的關鍵要素,稀土永磁電機因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在許多應用中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馬達和發電機,使得稀土永磁體成本占電機總成本的比例逐年增長。對汽車產業而言,含有稀土永磁成分的稀土磁鐵就是一種強力永久磁鐵,其對電動馬達的運作更是有利,足以提升馬達的性能。近來全球電動車產業運用稀土永磁材料開發生產耐高溫且不易消磁的高性能馬達,因此稀土磁鐵成為現階段被重視且廣泛應用的熱門材料,帶動整個稀土產業永續的發展。然而,中國卻對其出口進行了大量削減並提高稀土價格,這對世界高科技市場之間造成了緊張和不確定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