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電火圳生態步道X人氣大坑步道群 春遊綠意踏青去

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正是踏青出遊好時節!《漾台中》本期嚴選多條人氣步道,歡迎民眾出門健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正是踏青出遊好時節!《漾台中》本期嚴選多條人氣步道,歡迎民眾出門健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撰文|張名榕、攝影|江茗洋】

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正是踏青出遊好時節!趁著週末假期,全家大小出門踏青,探訪台中最受歡迎的人氣健行步道,以及隱藏版的生態秘境,邊散步邊聊天,呼吸新鮮空氣,聆聽蟲鳴鳥叫,徜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

台中市周邊擁有形形色色的登山步道,有平坦好走、老少咸宜的親子步道;坡度較高、路程較長的休閒步道;還有傾斜陡峭,極具挑戰性的健腳步道,滿足民眾多元的休閒與運動需求。其中,位於石岡的電火圳生態步道,還有大坑的6號、9號、及9-1號步道,都是可以輕裝上陣,適合全家大小同遊的自然景點。

石岡電火圳生態步道
欣賞生態、歷史、水文之美

石岡電火圳步道與水圳並行,不少人前來欣賞,以鏡頭捕捉動植物生態。
石岡電火圳步道與水圳並行,不少人前來欣賞,以鏡頭捕捉動植物生態。

位於石岡區的電火圳生態步道,從起點「八寶圳閘門口」到終點「社寮角發電廠」,全長約2.5公里,步行時間約70分鐘。步道全程平坦好走,沿途林木茂盛,相思樹、楓樹、茄苳樹、稜果榕、及血藤等綠樹成蔭,替行人遮蔽陽光與暑氣,加上步道與水圳並行,漫步其中,不僅能欣賞水岸光景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還能感受一絲清涼氣息。

1922年,由當時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今台灣電力公司)人工開鑿的「電火圳」,運轉至今已超過一世紀之久,電火圳導入八寶圳水源,提供社寮角發電廠作為水力發電之用,年發電量達600萬度,使石岡居民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電火」在客語與台語中皆為「電燈」的意思,電火圳也因而得名,不僅是在地重要的發電措施,也是居民口耳相傳的私房秘境。

2023年,石岡區公所向交通部申請經費,重新整修電火圳步道,汰換老舊設施並打造全新的裝置藝術,像是由原木堆疊而成,童趣可愛的咖啡色貓頭鷹、呼應石岡區年度盛事「熱氣球嘉年華」的熱氣球造景,以及繽紛亮眼的蝴蝶裝飾等,深具在地元素的地景藝術成為打卡熱點,不時能看見民眾開心地合影留念。

石岡電火圳生態步道打造咖啡色貓頭鷹等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石岡電火圳生態步道打造咖啡色貓頭鷹等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嶄新的步道還有一個精彩亮點,區公所特地打造全新品牌LOGO裝飾在欄杆上,圖樣是以簡化的Q版燈泡造型,搭配一條條猶如電火圳意象的蜿蜒流線,旁邊小巧的菱形則象徵電燈點亮的瞬間,復古帶有文青風的設計,懷舊又迷人,完美展現電火圳川流不息的百年風華。

漫步於電火圳步道,處處聽得見蛙鳴、鳥叫,還有翩翩飛舞的蝴蝶相伴,沿途風光明媚,有結實累累的果園、清涼幽靜的竹林,以及數座能眺望石岡市區的休憩涼亭,放眼望去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周邊還有水閘門、沉沙池等運行中的水利設施,步道也與日治時期修建的「梅子古道」交會,古道旁留有昭和14年(1939年)修建的古石碑,記載過往修路建橋的史蹟,為步道增添一絲思古幽情。一日踏青漫遊,就來兼具生態、歷史與水文之美的石岡電火圳步道吧!

大坑步道群
人氣健行首選 滿足不同遊憩需求

大坑6號登山步道沿途展視野遼闊,能遠眺石岡市區。
大坑6號登山步道沿途展視野遼闊,能遠眺石岡市區。

景緻優美的大坑風景區,是台中遠近馳名的觀光熱點,除了有暖呼呼的溫泉,還有14條各具特色的步道群,吸引全台遊客前來一探究竟,據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統計,2024年大坑風景區遊客數高達330萬人次之多。為了提供更優質的休憩環境,台中市政府2021年起推動「一步道,一特色」改善工程,依照14條步道的空間條件,為其量身打造特色主題,突顯每條步道的獨特魅力,也滿足不同族群的遊憩喜好。

像是1號「健身步道」途中設有體能訓練場,包括木樁橋、桶橋、三索吊橋、巨木爬梯、障礙道、及軌道車等,12項有助強健體魄的森林探索設施,充分滿足運動愛好者的健身需求。愛鳥人士最愛的3號「鳥語步道」風光旖旎,各種鳥類與赤腹松鼠出沒,良好的自然生態引人入勝,但這兩條步道坡度較陡峭,十分考驗體力與平衡感,必須做好充足準備再來挑戰。

大坑9號登山步道吸引不少遊客登山健行。
大坑9號登山步道吸引不少遊客登山健行。

若是全家大小出遊,建議選擇坡度平緩、難度低的親子步道,去年剛整修完畢的大坑6號、9號與9-1號登山步道,是既休閒又安全的好選擇。6號步道全長1.7公里,起點為大坑6號停車場,終點為風動石公園,步行時間大約一小時,由於周邊有觀音亭、福德祠、南海寺等廟宇,瀰漫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因而以「仙境步道」為主題,採用紫色裝飾營造夢幻神秘,打造猶如仙境般的入口意象。

大坑6號登山步道周邊的觀音亭,吸引不少健行民眾順遊參拜。
大坑6號登山步道周邊的觀音亭,吸引不少健行民眾順遊參拜。

終點風動石公園則設有視野遼闊,能俯瞰台中盆地的180度觀景平台。位於稜線上的「風動石」是大坑必看奇景,風從石縫中快速穿梭而過,發出的巨大呼嘯聲令人嘖嘖稱奇。這裡還有座秘境遊樂場,是沿著山坡地形興建,趣味好玩的「風動石森林體驗空間」,小朋友也可以在此玩耍放電。

大坑9號、9-1號步道
浪漫故事相隨 體驗愛戀氛圍

大坑登山步道群中,有幾條坡度較為平緩、難度低的路線,適合闔家同遊。
大坑登山步道群中,有幾條坡度較為平緩、難度低的路線,適合闔家同遊。

鄰近的大坑9號與9-1號步道,長度分別為1.6與0.6公里,沿途綠蔭涼爽,坡度平緩好走,是老少咸宜的高人氣步道,9號步道取9的諧音,蘊含「長長久久」之意,是知名的「愛戀步道」。繽紛亮眼的入口意象以粉紅與亮黃的花卉裝飾,帶給遊客愉悅好心情,步行途中,還會經過花型拱門、愛戀剪影、及心型小狗盪韆鞦等裝置藝術,都是適合拍照打卡的精彩亮點。

大坑9號登山步道的心型小狗盪鞦韆,是遊客駐足賞景、拍照的熱門打卡點。
大坑9號登山步道的心型小狗盪鞦韆,是遊客駐足賞景、拍照的熱門打卡點。

呼應愛戀主題,市府特地設計小九與阿知兩位男女主角,在步道沿途設置小型插畫,講述兩人在步道結緣,進而相知相惜的過程,遊客賞景之餘,還可以掃描QR Code觀賞兩人的戀愛故事,為健行過程增添浪漫氛圍。

以愛戀為主題的大坑9號登山步道,特別設計小九與阿知的戀愛故事,遊客沿途可掃描QRCode觀賞。
以愛戀為主題的大坑9號登山步道,特別設計小九與阿知的戀愛故事,遊客沿途可掃描QRCode觀賞。

每逢週末假日,步道登山口還會舉辦「農夫市集」,琳琅滿目的攤位,販售大坑在地的新鮮農特產,更有各式各樣的平民小吃供遊客大快朵頤,補充滿滿的體力與元氣,為春遊踏青畫下完美句點。

提醒民眾,大坑步道群因受去年風災影響,包括大坑3-1、4號、9號及10號步道在內,目前為部分或全線封閉施工,出遊前,請上台中市風景區管理所網站查詢「大坑步道最新通行情形」,確保出遊安全與品質無虞。

大坑步道最新通行情形QRCODE
大坑步道最新通行情形QRCODE

《漾台中》2025年2月號NO.35
《漾台中》2025年2月號NO.35

延伸閱讀

南港LaLaport3/20開幕! 哈利波特入店搶先預約 購物中心樓層規劃、人氣品牌、消費優惠一次看

知名嘉樂福夜市人氣退燒!蔡阿嘎訝異引網友熱議 業者曝原因

Audi 2025春遊總動員健檢服務開跑 預約回廠贈限量小禮

日本人氣「承知助迴轉壽司」首登台!南港LaLaport盛大開幕同步迎新味

相關新聞

奪金漫獎雙料大獎! 阮光民與他的《一桿秤仔》

台灣漫畫家阮光民著作豐富,多年來以畫筆描繪台灣在地故事,2017年以原創作品《用九柑仔店》奪下金漫大獎,去年以改編「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經典小說《一桿秤仔》,再度榮獲2024年金漫大獎肯定,他的作品擅長描述人與人間的細膩情感,故事溫暖寫實,觸動讀者的心。

你是哪一種魚? 林楷倫的偽魚販指南

如果你是魚,會是哪一種魚? 身兼魚販與暢銷作家的林楷倫,在台中文學館常設二館「作家的房間」舉辦「偽魚販指南之魚占卜之家」特展,他結合20多年賣魚經歷與自身敏銳的觀察力,以魚的視角解析人的個性,饒富奇趣。

行人友善之都躍上國際舞台 雙獎肯定 邁向人本交通宜居城

去年,台中市不僅獲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3年度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的優等獎肯定,同時,在道路環境基礎建設方面,也蟬聯交通界奧斯卡獎「金路獎」五連霸。加上近日《經濟學人》報導,刊登於《自然城市》期刊的研究指出,台中市在全球超過1萬座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中,步行便利性躍升前50強,更榮獲亞洲第四。這些肯定,皆展現台中市政府長年推動人本交通建設,進一步提升行人安全與交通品質的成果。

石岡電火圳生態步道X人氣大坑步道群 春遊綠意踏青去

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正是踏青出遊好時節!趁著週末假期,全家大小出門踏青,探訪台中最受歡迎的人氣健行步道,以及隱藏版的生態秘境,邊散步邊聊天,呼吸新鮮空氣,聆聽蟲鳴鳥叫,徜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南北二路在台中 城市灌溉創作土壤 走進玖壹壹生活日常

本土天團玖壹壹,去年在中央公園舉辦「玖壹壹南北貳路音樂節2024」,於成軍15年之際,選擇在家鄉開唱,對從台中起家、茁壯的他們而言,意義非凡。這回玖壹壹接受《漾台中》專訪,暢聊成長的童年回憶與喜愛的在地店家,分享屬於他們的台中日常。

台中通 通南投! 生活大小事攏ㄟ通

「台中通TCPASS」APP下載突破280萬次!為了讓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又豐富,台中通TCPASS自推出以來,不僅結合市府服務數位平台和好康優惠,並持續串連市府各局處、整合多項數位便民服務,走遍台中,什麼都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