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2強Live/4局上中華隊連3支長打 2:0領先美國

公務員之死 謝宜容影片鞠躬道歉:非常自責、非常對不起他

抽中可賺3.5萬!台灣虎航吸89.25萬人搶 中籤率曝光

實體的復興:CD銷量開始止跌回升

文/MUZIK

「等得夠久就是你的」,繼黑膠與卡帶的「實體復興」之後,CD的買氣似乎也止跌回升。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RIAA)公布的年中報告顯示,CD的銷售金額達到2億3670萬美元,同期數位下載音樂的金額則為8780萬,大約只有CD的1/3。

回顧2023年,CD在美國的銷售數量為3683萬,已經比2022年增長2.7%。而今年CD的表現,或許代表這種實體媒介在音樂市場上捲土重來、最起碼遏止連年頹勢的轉捩點,已然真正到來。

那麼,是誰在購買CD?法國唱片業出版公會(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SNEP)的數據指出,有43%的買家還不滿35歲——相對於仍在漲勢,但每片索價通常約在千元新臺幣之譜的黑膠,價格不到一半的CD,可能便是銀彈還沒有那麼充足的Z世代優先考慮的選擇。

所以清清家裡CD唱機的灰塵吧,比起很多壓縮音檔,CD聽起來可是毫無懸念地輕鬆完勝呢。

至於CD為什麼也搭上了這波「復興列車」,而沒有真的被打入市場冷宮?大概就像科技傳道者長期觀察的那樣:實體就是好!有形的東西可以擁有、可以保持,建構一片自己的實體音樂收藏,是一件樂事,不但有趣,在年輕人之間,還可能很酷。

不過串流目前無疑仍佔整個音樂市場分額的鼇頭,不但遠遠勝過任何其它類型的載體,且仍在成長——據RIAA的報告,串流訂閱服務的銷售額又上漲了4%,已達57億美元、拿下整個錄音產業收益的2/3——而數位下載單曲的銷售額則降至8180萬美元、縮減了16.1%,數位下載的總量也下跌15.8%、總額剩下1億8970萬美元。

可見CD「反攻」的灘頭,大多是之前數位下載的領土。畢竟大家都會記得自己買的第一張唱片或第一捲卡帶,但可能沒什麼人對自己下載的第一個音檔有什麼印象,更不要提有什麼「感覺」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MUZIK閱聽古典樂》

《MUZIK AIR古典音樂線上聽》

延伸閱讀

影/南橫明霸克露鋼便橋再遭康芮沖毀 「3里成孤島」滯留370人

明霸克露橋便道流失 桃源3里預備物資人員均安

康芮進逼 桃園復興一級開設防災!孕婦、洗腎病患先撤

扯後腿?北韓派兵赴俄被嫌棄「該死」 俄軍私下對話音檔曝光

相關新聞

巴黎兩大歌劇院將陸續閉館整修

巴黎歌劇院(加尼葉宮,Palais Garnier)宣布將自2027年中起閉院,進行為期兩年的整新工程。

藤田真央鋼琴獨奏會 兩套前奏曲釀造時間的美感

25歲的日本鋼琴新星藤田真央,被譽為「溫暖的快樂天才」,以演奏時欣悅的笑容聞名樂壇。12月10日他將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帶來籌備已久的全新曲目:蕭邦以及史克里亞賓的24首前奏曲。

德勒斯登三臂指揮機器人 成功挑戰多節奏複雜曲目

新款三臂指揮機器人MAiRA Pro S,10月12日於Hellerau hall首登舞臺,為慶祝德勒斯登交響樂團(Dresdner Sinfoniker )成立25週年進行演出,展示了目前最尖端的機器指揮技術。

又一首兩百歲的「新單曲」 或為蕭邦遺作面世

繼不久前在德國圖書館被發掘的莫札特遺作之後,一首據信出自蕭邦筆下、譜寫時間約在1830至1835年間的圓舞曲手稿,也在策展員Robinson McClellan整理新收藏之際,從棲身多年的紐約Morgan Library and Museum庫房重見天日。

黎巴嫩鋼琴巨擘 艾爾巴夏2024鋼琴獨奏會

黎巴嫩鋼琴家艾爾巴夏(El Bacha),將於11月來臺。本次曲目安排,似乎深刻反映了當前該地的戰火紛飛:演出將以輕盈而平和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開場,接著是貝多芬掙扎心境的《熱情》,最後以普羅高菲夫二戰期間創作的《第七號鋼琴奏鳴曲》作結。

實體的復興:CD銷量開始止跌回升

「等得夠久就是你的」,繼黑膠與卡帶的「實體復興」之後,CD的買氣似乎也止跌回升。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RIAA)公布的年中報告顯示,CD的銷售金額達到2億3670萬美元,同期數位下載音樂的金額則為8780萬,大約只有CD的1/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