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56字
經濟 VIP 文章限時開放
人工智慧(AI)伺服器產業近期空頭傳言再起,且個個看來有憑有據,讓供應鏈憂心。儘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等AI大咖全都看好今年的成長表現,但近期股價走勢仍敵不過市場的利空傳言,AI供應鏈今年真的不妙了嗎?
盤整三大空頭傳言,首先是券商TD Cowen發布報告指出,微軟不再是OpenAI的獨家供應商,微軟過去六個月來擔憂供給超過目前的需求,放棄在美國與歐洲合計耗電2百萬瓩(GW)的新資料中心項目,同時取消並延後美國與歐洲既有的多個租約。
第二是巴克萊銀行認為,2025年全球AI算力可支援15至220億個AI代理,現有的AI算力已足夠支援大規模AI代理的部署,在需求不確定、運算能力與供應大增之際,AI支出可能更趨緩和。
第三是市場開始憂心輝達(NVIDIA)晶片面臨雙面夾擊,包括美國政府禁售產品到大陸,而北京當局祭出節能規範,降低大陸科技巨擘採購輝達H20晶片的意願。
三大利空傳言 AI相關個股股價大跌
三大利空傳言衝擊AI伺服器供應鏈,並造成這一波AI相關個股的股價大跌。針對AI伺服器空頭傳言,鴻海、廣達與華碩均未回應相關傳言,英業達不評論客戶訂單動態,緯創表示,客戶訂單需求持續強勁,仍維持先前展望,預期今年全年AI及伺服器相關產品出貨將年增三位數百分比。
供應鏈人士則指出,AI伺服器供應鏈長期展望看好,也許短期訂單會有波動,但不影響長期發展,尤其對算力的需求,已經不只是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算力需求逐步由雲端走向邊緣AI,長期來看,AI應用愈來愈多,會帶動AI產業持續發展。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目前AI伺服器市況蓬勃,主要來自CSP與一線伺服器品牌的強烈需求,輝達HGX平台的需求仍在,鴻海在AI伺服器,掌握研發、製造、垂直整合、客戶關係,以及全球布局優勢,客戶涵蓋幾乎所有主要買家,訂單能見度比預期更好,不論是已經量產的產品,還是新的專案,都在大量投入,以滿足客戶需求,今年AI伺服器將逐季往上,占比肯定超過五成。
AI伺服器 今年成長表現看好
劉揚偉說,輝達GB200經過半年多來的數據收集,良率已達到批量生產標準,經過流程不斷改善之後,生產已經愈來愈穩定,未來幾季出貨將不是問題。至於下半年問世的GB300?他說,鴻海很早就與客戶開發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產品,鴻海在GB系列新產品有非常高的信心掌握度。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之前說,AI大潮浪起,廣達乘浪而上,辛苦研發的AI超級電腦今年就要產出,廣達將會「全壘打」,今年會是高成長的一年。廣達預期,今年雲端相關業務營收比重將占七成以上,預期全年AI伺服器營收將有三位數的成長,筆電業務占比將降至20%以下。
英業達去年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業務營收比重約二到三成,今年在AI伺服器出貨持續升溫下,占伺服器營收比重將進一步放大為30%至40%。
華碩持續擴張伺服器事業,日前於輝達2025 GTC大會推出搭載NVIDIA GB300 NVL72全新平台的ASUS AI POD,同時宣布已獲得關鍵訂單。
針對次伺服器業務發展,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先前表示,大家都很關注AI伺服器發展,他認為從AI模型的預訓練、後訓練到測試時訓練(test time training),相關算力需求還是非常龐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