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2字
AI趨勢除帶起全球對於「算力」的軍備競賽,「海纜」等網路基礎建設也是AI軍備競賽的一環,不僅電信業者加碼投資海纜,近年Google、Meta、微軟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更是斥資數百億元,獨立布局全球海纜網路。
地球有70%的面積是海洋,要全球串連五大洲及各個島之間通訊,關鍵就是「海纜」,全球海纜是乘載全球90%以上國際傳輸量,甚至有統計認為海纜乘載高達99%傳輸量。
過往隨著社群網站、網路影音串流、線上遊戲、電競等應用已驅動全球網路傳輸量快速成長,隨著雲端、AI應用蓬勃發展,根據IDC統計,2024年全球「生成」資料量約159.2ZB,預估2028年將成長一倍來到384.6ZB。
如此大的資料帶起傳輸需求不容小覷,驅動海纜投資蓬勃發展。早年海纜投資都是電信業者組成海纜聯盟投資,近年Google、Meta、微軟等業者加入,成海纜聯盟主要投資業者,現在CSP更獨立投資海纜,自己掌握全球最關鍵基礎網路設施,成海纜最大單一投資者。
Meta今年2月宣布,斥資100億美元,建長達50,000公里全球海底電纜,名「Waterworth」,將以「W」為路線,避開政治敏感區,連接美國、印度、南非、巴西等地區,將成為全球最長海底電纜。Google在2024年也陸續公布將投資超過10億美元,建設Proa、Taihei兩條新海纜,強化美國、日本及太平洋島國等海纜連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