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301字
從錶展前的預測到錶展後的分析,2024年鐘錶市場的發展大致上都符合專家與媒體的看法,呈現出逐漸往「正裝,小錶徑」移動的趨勢,話雖如此每當我公開發表此一觀察的時候心底卻總是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因為儘管看得出來各家品牌增加了小徑正裝錶的數量比例,但整體規模仍然不到改變產品線結構的程度,而且與此同時社群媒體間似乎還是對幾大指標品牌的新款運動錶展現出更多興趣,這些現實都讓我懷疑所謂小徑正裝的趨勢會不會只是我們老派玩家的一廂情願。
不過年底前的幾次體驗卻讓我感受到真的起風了。
每逢年末許多媒體都會選出所謂的年度錶款,而當我參與遴選今年各個類別表現優越的產品時意外發現我在運動錶部門幾乎難產,相對地正裝錶部門的候選者卻多到無法抉擇,某種程度上這似乎透露了今年品牌真正投入心力、而玩家們也能確實感受到誠意的作品的確是落在正裝錶上頭。
而且觀察身邊人真實的戴錶傾向也能看到同樣的口味轉變,街上穿著時髦的年輕人開始戴起錶徑不到35mm的小錶,錶友聚會上的新富玩家也換上了百達翡麗的皮帶斯文款式(儘管搭的同樣是T-shirt和球鞋),從這兩大族群——也就是分別代表了普羅消費者和頂級買家的兩個極端——都表現出對新趨勢的興趣,未來一年各家品牌對這個發展的傾斜應該會更明顯。
需要觀察的反而是他們敢把這個方向走到多極端:所謂的小型化會止步在38-39mm嗎?還是會有更多人挑戰35mm以下的新境界?而目前的小錶主要都還是跟正裝錶綁在一起,接下來會不會有人追隨帝舵Black Bay 54以潛水錶來說超小徑的37mm,一同嘗試將運動錶也帶回1990年代以前的小尺寸?這些發展可能才是明年真正令人好奇的。
零售的部分品牌直營店和地方經銷商之間的拉鋸將持續發生,最終的消長則還是要看品牌強弱和店家所在位置而定,強勢品牌朝中央集權的力道會更強,經銷商在這裡的籌碼不多,相對地中低階品牌就還是必須依賴地方錶店,尤其愈往中南部這些在地勢力對消費者的掌控愈牢固,鞭長莫及的品牌中央勢必得跟他們合作,因此所謂專賣店、國際連鎖店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像台灣這樣的成熟市場恐怕不會那麼快發生。
倒是勞力士的動向可能會掀起更大的波動。自從去年收購了品牌全球最大經銷商寶齊萊以後,大家就一直在觀察他們後續會有什麼動作,而目前市場上眾人最關注的就是接下來寶齊萊會不會直接來台灣開店。作為經銷商的寶齊萊同時也發展了自有品牌的手錶,而同品牌的錶款早已進入台灣多年,不過要是未來寶齊萊以他們的本業,也就是複合品牌式錶店的身份在台灣拓點的話,勢必會對國內的鐘錶零售投下巨大的變數,一方面它的身份相當於勞力士的直營店,一旦開始在台灣賣錶的話,勢必會進一步壓縮勞牌原本就已經在收緊的經銷配額,對本地錶店肯定是一大壓力,再加上寶齊萊作為一間錶店本身也是實力堅強,一旦進駐台灣以後會吸引到多少其他品牌在他店裡銷售也很令人好奇,因此未來一年這一牌一店的動向整個台灣鐘錶業都在密切關注。
景氣這一塊目前似乎還沒有看到什麼變化的徵兆;從全球各地市場的消長來看品牌需要繼續面對中港的衰退,另一方面日本由於匯差帶來的海外買氣也還看不出消褪的跡象,不過這種現象長期下來對日本國內市場和鄰近地區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接下來就算日圓不漲品牌本身的定價也可能會做出調整。
就像之前在這裡提到的,疫情後的這一波成長趨緩主要來自投資客的退場以及消費者口味的重整,也就是說一般顧客(而非投資客)的購買力仍在,反而是品牌和店家要更精準地掌握玩家喜好的轉變,推出正確的商品、找到正確的賣法。這樣的市場有可能會導向強者愈強,因為所謂「正確的商品」往往會被解讀成勞力士、PP這些熱門品牌的話題錶款,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看來市場的多元性仍然存在,獨立製錶在這波低潮中的持續成長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未來一年這些風格特異的非集團品牌應該也會進一步擴張。
台灣對獨立製錶的引進已經從過去由少數代理商獨挑大樑快速膨脹到多強並立的局面,接下來這幾股勢力也將繼續介紹更多品牌給國內玩家,不過隨著彼此之間的競爭升高,未來他們在代理品牌時也得將觸角伸得更廣,除了繼續探索更特殊的風格之外,價位也有可能往下拓展到中價位,這麼一來才能有效地擴大客層——畢竟比起喜好的差異,購買力的高下仍然是鐘錶市場最大的客群區隔,一旦將中價位玩家也拉進獨立製錶圈以後或許會造成相當有感的變化。
不過獨立製錶的蓬勃發展也造成了投機行為,有些資本看到了這塊市場的商機,輕率地利用瑞士發達的製錶供應鏈在短期內生出許多所謂的獨立品牌,這些牌子同樣具備獨特的設計、複雜的機芯甚至是精彩的故事,但骨子裡卻缺乏獨立製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像這種魚目混珠的可疑品牌已經在市場上造成了不少混淆。
所幸我們透過其他佐證發現玩家還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2024年的秋季拍賣上有一件由已故獨立製錶師Derek Pratt為URBAN JÜRGENSEN製作的懷錶,這只作工精良的傑作錶款在拍賣前就受到各大鐘錶評論家的一致推崇,但考量它是懷錶(現代高級錶市場的主流是腕錶),Derek Pratt的名字又屬小眾,大家事前並不預期它能拍出太好的成績,然而最終這款卻以約超過1.3億新台幣的天價出售,是同場拍賣會上第三高的成交價,這是個振奮人心的結過,由此可見在玩家——至少是頂級玩家之間,真正的價值還是能脫穎而出的。
鐘錶市場的預測往往都趨於保守,尤其以當今的景氣我們只敢根據現狀加上一點自己的猜測(或期待),但儘管如此還是能感受到整個產業開始走向下一輪趨勢了,對此我個人是樂觀以待。
孫德銘(SUN, Kyo)
曾任專業鐘錶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為國內多家媒體撰寫專欄,提供鐘錶相關文章和講評影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