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战争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日本自古以来对外或内部的战事列表。表中左方一切战事名称以日方说法为准,右方时间则为战事进行时间(内战)或日方参战时间(对外战争),每一合战名词下方为该战役简介。

绳纹时代(公元前16000-5000)

[编辑]
  • 高砂贝冢集团间战斗 (公元前?) 出土受损严重的遗骨。

弥生时代(公元前1000-300)

[编辑]

古坟时代(250-538)

[编辑]

飞鸟时代(538-710)

[编辑]

奈良时代(710-794)

[编辑]

平安时代(794-1190)

[编辑]

镰仓时代(1190-1333)

[编辑]

南北朝时代(1333-1392)

[编辑]

室町时代(1336-1573)

[编辑]
发生于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时的一次内乱,由将军之位的继承纷争引起。参战的双方是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与以山名宗全为首的西军,战火遍及日本大部分国土。此一动乱后,幕府和守护的力量减弱,日本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1467-1568)

[编辑]
毛利氏称霸中国地方的关键战役。由于盟友大内氏内哄,毛利元就与叛变成功的陶晴贤决裂,并于安艺外海的严岛展开决战。因为事前万全的准备,毛利军掌握海军和地形上的优势,在暴风雨中大败大内军,迫使陶晴贤自杀而亡。战后不久大内氏灭亡,毛利氏取得中国地方主导地位。
织田信长崛起的关键战役。东海地方的霸主今川义元为解决与织田氏的争端,率领大军直扑那古野城。正当今川大军前线逐渐取得重大成果时,织田信长率领主力突袭今川本阵。由于今川军松懈,今川本阵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今川义元被杀死,今川军被迫撤退。此战之后今川氏一蹶不振而终趋灭亡,织田氏与德川氏则得到进一步发展。
长宗我部国亲本山茂辰之间的战斗。此战为长宗我部元亲的初阵,原本被家臣暗地嘲笑是“姬若子”的男人,在此战中的奋战表现让家臣们在此战后改称他为“鬼若子”。此战2日前正是桶狭间之战的发生时间。

安土桃山时代(1568-1603)

[编辑]
桶狭间之战后,今川氏盟友武田氏与从今川氏独立的松平氏协议以大井川为界共同瓜分今川氏领地(大井川会盟),至此名门今川氏灭亡。由于此次战役武田氏另外找上后北条氏支援,武田氏又进行了几次战役才完全掌控骏河国
土佐国长宗我部元亲安艺国虎长期累怨,两家在此战中分出胜负。
大友宗麟欲讨伐势力逐渐壮大的龙造寺隆信,派遣弟弟大友亲贞攻打佐嘉城(佐贺城),亲贞却遭到龙造寺家臣锅岛直茂奇袭而战死,此战后龙造寺和大友讲和,龙造寺趁势整顿领地,后成为九州三强之一。
织田氏入侵越前朝仓氏,战事途中盟友近江浅井氏由于和朝仓氏长年以来的盟约决定撕毁和织田氏的盟约,织田信长被迫撤退。此战的撤退战因其困难度而历史著名,也是丰臣秀吉的经典战役之一。
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决战。战事之初在浅井军的猛攻下织田军遭到冲散,但由于德川军奋战不懈以及冲散的织田军重整阵型,织田‧德川联军逐渐逆转局势、最后取胜。此战结果稳固了织田信长近畿地方的主导地位,并导致浅井和朝仓两家步入衰退灭亡的命运。
将军足利义昭组织第二次信长包围网、此次包围网中势力最强大的武田信玄响应义昭邀请上洛的一系列战事。
西上作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武田信玄在上洛途中无视织田盟友德川家康笼城往织田领直进、德川家康被迫出城决战。以野战闻名的德川家康在此战对武田军毫无招架之力。
武田家德川家于三方原之战后的战事,亦是武田信玄人生中最后一战。战后武田信玄病情恶化,被迫折返回国,在归途中病逝。
原属武田氏、位居要地长篠的奥平氏因倒向德川氏而被武田发兵征讨,织田氏与德川氏组成的大军驰援长篠城,在充分准备下与武田军开战。双方死伤惨重,但兵力较少的武田军几近被毁灭、许多重臣阵亡,被迫撤退。此战之后武田氏日渐衰退。
长宗我部元亲一条兼定的战役,是元亲统一土佐国的关键一战。
叛服无常的名将松永久秀响应第三次信长包围网,织田氏少主织田信忠带领织田家重臣进行讨伐。松永久秀兵败切腹。
上杉家织田家之间的战事。上杉家于上杉谦信当家时期唯一的一次与织田家战斗,但目前并没有足够有力史料证明真有此战。
织田氏家臣羽柴秀吉领军攻略播磨但马因幡备前备中淡路等国的一系列战事。因本能寺之变被迫撤军。
大友氏岛津氏为领地问题而爆发决战。在此战中,人数劣势的岛津军使用钓野伏战法大败大友军,使其几乎全灭,此后大友氏一蹶不振。
织田氏攻灭武田氏的一系列战事。织田氏家督织田信忠抛弃信长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成功造成武田家总崩。在军势总崩及众叛亲离之下,武田胜赖天目山切腹自杀,名门武田氏至此灭亡。
织田家重臣柴田胜家进攻越中的最后一场战事。鱼津城在本能寺之变后一日陷落,随即接获事变消息。胜家放弃刚攻下的鱼津城等城池回到近畿,但此时光秀已被秀吉击破。
日本史最重大的一次叛变,直接改变日本往后发展走向。接近统一全日本的织田信长准备前往中国地方支援羽柴秀吉的战事而投宿于京都本能寺,在集结兵力前遭到重臣明智光秀背叛包围于本能寺。天下人织田信长与其继承人织田信忠一同切腹、织田家崩解。明智光秀的叛变缘由至今不明,诸说有。
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闻讯后立刻与毛利氏和解赶回织田领(中国大返还),并对明智光秀进行讨伐。明智光秀叛变过于突然、事变后没能确保周遭势力靠向明智家,最后败于羽柴秀吉,在逃亡途中被村民落武者狩。此战后秀吉确立自己在织田家中的主导权、拥立仍是幼儿的织田秀信,一步步侵吞织田家业。
后北条氏得知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后,出兵进攻刚接手关东方面事务的织田重臣泷川一益。一益欲赶回近畿参与织田家务,中计深入遭到大败。织田家丧失关东地方所有领地。
本能寺之变后,在甲斐、信浓、上野一带爆发的一系列战事,德川氏、上杉氏、后北条氏皆出兵争夺领地。最后德川氏并吞甲斐和大部分信浓、伺机独立的真田家在真田昌幸的谋略之下成功维持所领。
长宗我部元亲趁着织田家刚发生本能寺之变,进攻阿波国十河存保,借此扩张领土。
清州会议后,拥立信长三子织田信孝的柴田胜家和拥立信忠幼子织田秀信的羽柴秀吉对立、升温后爆发战事,胜家战败切腹。此后大部分织田旧领为羽柴家所侵吞、仅留下一部分给原主。
新一代天下人羽柴秀吉德川家康为威胁、而家康和信长次子织田信雄联手与之对抗。家康于一系列战事中挫败秀吉、但秀吉和信雄单独谈和,失去大义名分的家康也只得跟秀吉议和。虽然战后家康臣服于秀吉,但此战所取得的政治地位为家康日后称霸的远因之一。
龙造寺氏当家龙造寺隆信遣大军攻打臣服岛津氏有马氏日语肥前有馬氏。岛津‧有马联军利用湿地地形设伏、龙造寺军一见兵力差悬殊轻敌,龙造寺隆信本人与多位重臣战死。此战后岛津氏称霸九州。走向衰败的龙造寺氏由重臣锅岛直茂掌握实权,日后被德川氏允许夺取主家。
为了统一日本,羽柴秀吉四国长宗我部元亲劝降但遭到拒绝,于是发兵攻打刚刚统一四国的元亲。由于双方兵力过于悬殊,丰臣大军轻易击溃长宗我部军,迫其投降。
羽柴秀吉派兵攻打越中的织田旧臣佐佐成政
天正壬午之乱后,德川北条之间的议和牵涉真田家,真田昌幸不满、遂倾向与德川敌对的上杉。家康发兵欲讨伐昌幸,被昌幸玩弄于股掌之间大败而归。
丰臣秀吉讨伐称霸九州的岛津氏的一系列战役。岛津氏无视秀吉所发布的惣无事令,接连讨灭有马氏、降伏龙造寺氏、侵攻大友氏,引来秀吉关注。岛津岁久主张臣服、但岛津义久不愿意,持续进攻大友氏,秀吉遂组织联军讨伐岛津氏。战后岛津氏降伏于秀吉,岛津岁久转为主战派吸引秀吉注意后自害、一并清除了剩余主战派。
上杉家武将本庄繁长为帮助其次子大宝寺义胜夺回庄内地方而与最上氏交战。
丰臣秀吉号召联军讨伐关东后北条氏的一系列战役。由于后北条氏与真田氏的调解问题,北条氏政北条氏直父子被要求上洛、同时北条家臣猪俣邦宪无视惣无事令进攻真田氏于上野的领地之事也被要求说明。北条对于丰臣秀吉的命令并不服从,且另外发兵进攻宇都宫氏,秀吉遂号召联军征讨。最后小田原城粮尽开城、北条氏政与数位重臣被下令切腹。战后奥羽地方各大名臣服,丰臣秀吉完成百年战乱以来的全国统一。
丰臣秀吉政权下在日本国内最后一战,奥州仕置后部分被除封的东北大名群起反抗丰臣政权,而南部家九户政实乘机起兵反抗当主南部信直及奥州仕置,后来南部信直向秀吉请求援军,讨灭政实。
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大军征伐朝鲜,欲增加可以给大名加封的领地。朝鲜向明朝求援。
日军第一次入侵朝鲜半岛,初期十分顺利,直到明朝援军进入后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最终双方和谈。
丰臣秀吉对明朝的态度不满,日方再度发兵朝鲜。此战双方仍陷入胶着。战事途中丰臣秀吉在国内病逝,日方遣使和谈。
日本历史中规模最大的内战。在丰臣秀吉和五大老的前田利家死后,德川家康开始进行一连串政治操作试探各大名底线。五奉行的石田三成认为必须铲除家康以保丰家天下,遂号召反德川大名组成联军征讨家康。因主将地理位置,三成方为西军、家康方为东军。
会津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撰文斥责德川家康屡屡越线的行为,是为“直江状”。家康发兵征讨会津,途中石田三成举兵,家康遂折返向西进发。为关原一系列战事的开端。
西军欲抢先掌控京都一带而进攻伏见城。伏见城为秀吉亲自设计的坚城、防御扎实,西军主力因此延误,预计以美浓为中心的战线后退至关原的原因之一。
德川家康的继承人德川秀忠率军由中山道进发,途中路过西军真田昌幸领地。迟迟未证明自身将帅之才的秀忠欲展现自身实力而选择攻城,被昌幸玩弄于股掌之间,也因此秀忠队没有赶上关原决战。决战之后,家康对于昌幸屡次挫败德川家有所忌惮,将昌幸与其次子真田幸村流放至九度山。
石田三成家臣岛左近为了提振西军士气而对东军阵地发动攻击,为关原之战的前哨战之一。
关原之战本战。两军在美浓关原遭遇,双方兵力差距不大、在布阵上普遍认为西军具优势。起初西军稍微占优势,但在德川家康的事前政治操作之下,西军吉川广家阻挡毛利队下山、西军小早川秀秋向西军大谷吉继进攻、西军右翼几支部队也跟着寝返至东军,随后西军开始崩溃,在半天之内决出胜负。西军重要将领大谷吉继、岛左近等多名将领战死,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等人经过追捕后被处刑、宇喜多秀家被流放至八丈岛

江户时代(1603-1867)

[编辑]
成为新的天下人之后,德川家康成为新任幕府将军,但是前政权的丰臣氏仍保有巨量财富和难攻不落的大坂城。对此,家康为排除一切可能威胁,希望能铲除丰臣家。
    • 大坂冬之阵(1614年)
家康以方广寺钟铭事件为由向丰臣家宣战。已经难以反抗德川的丰臣家为了避免灭亡,决定以重金聘请浪人武士参阵。一系列战事之后,德川方进逼大坂城,真田信繁在大坂城南方弱点处筑起真田丸,以致大坂城在普通的攻城战中毫无死角。久攻不落之下,家康决定向大坂城以佛朗机炮(国崩し)射击。大坂城天守阁被炮击所命中,丰臣秀赖的母亲淀殿十分害怕,主导和德川方和谈。德川方在和谈后假装不注意,额外填平了大坂城的壕沟和护城河,使大坂城成为裸城。
    • 大坂夏之阵(1615年)
家康要求秀赖解雇浪人众并离开大坂移封四国。丰臣方不同意,遂再次发兵讨伐丰臣家。在一系列战事后,丰臣方死伤惨重、多名主要将领阵亡,家康再次进逼大坂城,在大坂城南方平原进行最终决战。浪人众一度希望秀赖亲自出阵提振士气,但被淀殿所阻止。虽然真田信繁和毛利胜永最后的决死突击一度使德川本阵溃败、把家康逼入绝境,但仍然未能斩杀家康。最后秀赖和淀殿母子于城内自尽、年仅八岁的国松丸遭处死,丰臣朝臣家名断绝。
德川幕府初期的大型一揆,触动到德川家光九州亲征,可说是对基督教的战斗。
生麦事件英国萨摩藩报仇,派出军舰炮轰萨摩藩所在地的鹿儿岛
长州藩封锁马关海峡,阻止外国船只通过。四国列强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组织联军,强行重开海峡,与长州守军发生激烈冲突。
长州藩为了控制京都政局,向京都进军。被京都守护职为首的幕府军击败,将长州势力逐出京都。
因长州藩在禁门之变中向京都御所开炮,成为朝敌,幕府组织诸藩向长州进军。长州藩内部分裂成亲幕的俗论派及倒幕的正义派,俗论派打败正义派并控制长州政局后,向幕府投降。
第二次长州征伐(1866年)
长州正义派的高杉晋作起兵叛乱,击败俗论派控制下的长州藩政府。幕府为了消灭倒幕的正义派,再次向长州进军。长州藩最终战胜幕府,幕府以孝明天皇去世为借口退兵。

近代(1867年至今)

[编辑]
萨摩藩长州藩为首的讨幕派对江户幕府发动的讨伐战争,也是近代日本“建国”的统一战争。战事爆发后,因幕府军向天皇御锦旗开火,使德川庆喜为首的幕府军成为“朝贼”,德川庆喜与新政府谈判后放弃抵抗(江户开城),幕府势力急转直下,之后政府军又赢得了东北战争,幕府最后的残余势力在北方组织政权(虾夷共和国),但亦在箱馆战争中遭到击溃。最后政府军赢得全面性胜利,成功将“天皇”权威推展至全国每一处土地。
日本近代史上最后一次内战。西乡隆盛与部分华族不满权益的削减越过能接受的底线,带领萨摩官兵对明治政府宣战,明治政府军出兵九州。开战之初西乡军占上风,相继攻占多处重镇,但政府军在数场激战中击溃兵力劣势的西乡军。最后西乡隆盛认为大势已去,自害身亡。
日本近代史首次境外大规模作战。起因于朝鲜内乱,支持新党的日本出兵镇压乱事,却与支持旧党的满清发生冲突,之后清军增援,双方于陆地海上正式开战。海陆战役日军皆大胜清军,并占领清军北洋舰队主基地威海卫,清军投降。双方于和战之间签订《马关条约》,战事结束。
是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利益而引发的战争,自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夜袭旅顺港外俄罗斯舰队(仁川海战)开始,至1905年5月27日的对马海峡海战为止,双方至9月1日签署休战议定书停战,10月14日缔结日俄《朴茨茅斯和约》,结束战争,日本获得胜利,得到了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力与稳固对朝鲜的统治,而俄罗斯帝国从此衰败,进而在1905年发生俄国革命。
中日史上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冲突。1931年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由,发动进攻推翻了中国东北的军阀,并占领整个满州。因中国当时正处于国共一次内战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张的攘外必先安内和针对与日本缩小冲突的相关绥靖政策等政策下,避免驻守于东北的国民革命军日军正面冲突,从而采用边打边退的,直至全员撤退至长城之内。不久,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由,说服溥仪回到东北并建立了满州国。
又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因在上海租界的日侨受到排日人士的袭击,日方遂出兵上海,迫使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此战中、日双方各投入大量部队参战,导致战事陷入胶着。最后,双方签订协议,日军自上海撤退。
日本在二战中作为轴心国成员,同时出兵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进攻势如破竹,在各战线取得重大的成果。但随着美国参战,日方在中途岛战役被重挫后逐渐不敌美国强大的国力与军事力,而自各地节节败退。最后在日本持续绝死抵抗的情况下,美国将原子弹投放于长崎广岛。日本承受过大伤害,宣布投降,由美国为首的联合国接收管理。依区域的不同,日军参与的战事可分成下列三个部分。
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华民国。战事之初日军连战告捷,几乎完全占领中国东半部国土,迫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换取应对时间。之后战事陷入胶着,中国在战争后期于美方支援下重建军力,逐渐收复部分领土,并驰援缅甸战事。最后美国动用原子弹,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境内战事随之结束。
日本海军进攻中途岛,希望夺取对美国战事的主导权。但是在战事开始时密码被美国破解,日本航空母舰主力遭到重挫,集结日本最菁英飞行员的一航战二航战全灭,海军名将山口多闻拒绝他舰救援与飞龙号一同葬身海底。此战被视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捩点,丧失大量主力飞行员和航空母舰的日本在此战之后对美国节节败退。
人类历史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对决。日本仅存的大型航空战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大凤号翔鹤号等大型航空母舰被击沉。此战由于日本在战争后期,飞行员已经无法进行良好品质的训练便匆匆投入战场,导致被美国飞行员嘲笑“像在进行传统的射火鸡比赛”[注 1]而有“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之名。
人类历史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海战。日本最后能够投入实战的四艘航空母舰全灭。
日本最后一次大型海战。以大和号为主力对美国进行最后的特攻。大和号在此战沉没后,日本已经无法再组织大规模海战。
美国在二战末期对台湾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空袭,虽然是对台湾全岛进行轰炸,但以台北大空袭最为人所知。日本当时已经没有任何对空能力,只能想办法让民众疏散躲藏。
日本二战后第一次与北约国家和美国共同参与入侵伊拉克的行动。

注释

[编辑]
  1. ^ 在英语中,“射火鸡”(Turkey shoot)一词有“一个让个人或团体得以相对轻松地利用己方具有优势的机会”之意,而这和过去猎人猎捕野生火鸡的方式有关。在过去,猎人会刻意让火鸡群分散行动,在火鸡分散后猎人接下来会耐心等待,因为分散开来的火鸡会一只一只地返回原处集合,而这过程会给猎人轻松射杀火鸡的机会;而“射火鸡”一词在当代英语中,已成为一个形容在军事对抗中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有不公平的火力优势的词语。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