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帕提穆拉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帕提穆拉印尼文Pattimura1783年6月8號1817年12月16號),本名湯馬士·馬圖勒思(Thomas Matulessy),係印尼摩鹿加人,1810年之後喺英軍服役,1817年5月率眾反抗荷蘭殖民統治,11月11號畀敵對嘅荷蘭軍隊捉咗,並喺12月被處以絞刑。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1783年6月8號,帕提穆拉喺印尼摩鹿加羣島嘅沙柏魯阿島出世。佢出生紙上面個名係「湯馬士·馬圖勒思」(Thomas Mattulessi)[1][2]。佢老竇係法蘭士·馬圖勒思(Frans Matulessi),阿媽係法蘭史娜·提拉海(Fransina Tilahoi),另外佢重有個細佬叫尤哈利斯(Yohanis)[3]

1810年,原本由荷屬東印度管轄嘅摩鹿加羣島畀英軍佔領[4]。於是帕提穆拉接受咗英軍嘅軍事訓練,並且升到士官長呢個軍階[1]。但去到1814年,英荷兩國喺8月13號簽署咗和約,按照條約規定,英國喺1816年將摩鹿加羣島交返畀荷蘭管治,帕提穆拉亦有參與交接儀式。

之後,荷蘭當局決定解散當地嘅駐軍[2][4],但噉做實質上已經違反咗1814年和約;而退咗役嘅帕提穆拉亦對荷蘭不寄厚望:首先係1810年嘅時候,荷蘭當局曾經試過唔出糧畀本地印尼籍嘅基督徒教師,而且荷蘭有可能再搞多次;其次係荷蘭當局喺度討論緊採用紙幣嘅事,但摩鹿加人嘅通用(喺有啲區域甚至係唯一通用嘅)貨幣係安史幣(Alms)[5]

起義

[編輯]
沙柏魯阿島嘅杜史塔特堡

1817年5月14號,沙柏魯阿島爆發反抗荷蘭當局嘅起義[1],反抗軍奉帕提穆拉做「隊長(Kapitan)」。5月15號,由帕提穆拉坐鎮,分隊長薩義德·柏零他(Said Perintah)、安東尼·依霍(Anthony Reebhok)、寶路士·帝哈胡(Paulus Tiahahu),以及帝哈胡個女瑪莎·基士汀娜・帝哈胡(Martha Christina Tiahahu)等人各率一支兵馬向杜史塔特要塞發起進攻。5月16號,杜史塔特堡易手。除咗一個五歲細路,反抗軍幾乎殺嗮要塞裡面嘅所有荷蘭人[1][6]。5月29號,經過一輪商討,帕提穆拉發表咗哈利亞宣言(Haria Proclamation),佢喺宣言度指出,「反抗荷蘭當局令人遺憾」,但「帕提穆拉係摩鹿加人民嘅領袖」。

之後,荷蘭軍先後各派出一支由畢耶士上校(Major Beetjes)同特哈史少尉(Second Lieutenant E. S. de Haas)統率嘅軍隊向杜史塔特要塞進發,但佢哋都畀帕提穆拉成功擊退。而帕提穆拉亦有嘗試攻打哈路庫島嘅澤蘭狄亞堡(Fort Zeelandia),但唔成功[7]

結局

[編輯]

到咗11月11號,由於帕提穆拉嘅盟友,酋長柏提·阿空(Pati Akoon)同圖旺阿骨打(Tuwanakotta)倒戈一擊,帕提穆拉喺北摩鹿加嘅斯里梭利(Siri Sori)畀荷軍生擒,而杜史塔特堡亦告陷落,起義失敗。

12月16號,荷蘭當局喺安汶嘅紐維多利亞堡(Niew Victoria Fort)將帕提穆拉同部下安東尼·依霍、薩義德·柏零他同埋菲利浦·拉圖馬希那(Philip Latumahina)四個一齊處以絞刑[8][9]

影響

[編輯]
印喺1000蚊度嘅帕提穆拉

雖然帕提穆拉領導嘅起義為時短暫,但佢嘅事蹟成為摩鹿加羣島獨立[10]同埋印尼愛國主義[11]嘅精神象徵。印尼嘅第一任總統蘇卡諾話「帕提穆拉係一個偉大嘅愛國者」[11];第二任獨裁總統蘇哈托喺1973年11月6號簽署總統令87/TK,追封帕提穆拉做「印尼國家英雄」[8]。帕提穆拉向杜史塔特堡發起攻擊嘅5月15號定為「帕提穆拉日」[12]。2000年,印尼發行1000盧比嘅新紙鈔,上面印嘅就係帕提穆拉嘅畫像[13]

[編輯]
  1. 1.0 1.1 1.2 1.3 Ajisaka & Damayanti 2010, p. 9
  2. 2.0 2.1 Poesponegoro & Notosusanto 1992, p. 183
  3. Sudarmanto 2007, p. 198
  4. 4.0 4.1 Sudarmanto 2007, p. 199
  5. Aritonang & Steenbrink 2008, p. 385
  6. Kusumaputra, Adhi (9 November 2009).
  7. Sudarmanto 2007, p. 200
  8. 8.0 8.1 Ajisaka & Damayanti 2010, p. 10
  9. Sudarmanto 2007, p. 201
  10. Lundry 2009, p. 129
  11. 11.0 11.1 Lundry 2009, p. 37
  12. Lundry 2009, p. 131
  13. Cuhaj 2004, p. 500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