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妻子流產3次竟是夫「染色體異常」!醫:自然受孕仍有50%成功率

妻子流產3次竟是夫「染色體異常」!醫:自然受孕仍有50%成功率

28歲陳太太婚後想要開心迎接新生命,但第1次懷孕約10週產檢發現胚胎心跳停止,第2次懷孕約8週檢查發現只有胚囊而沒有胚胎,第3次懷孕又發生自發性流產,讓她相當沮喪,夫妻前往醫院婦產科求診,經血液染色體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先生染色體結構異常。醫師建議採自然受孕,第4次懷孕檢查為染色體正常的胎兒,目前開心待產中。

屁股痛無法久坐⋯竟是「多發性骨髓瘤」侵蝕骨頭!醫:嚴重腎功能惡化

屁股痛無法久坐⋯竟是「多發性骨髓瘤」侵蝕骨頭!醫:嚴重腎功能惡化

52歲白先生右側臀部疼痛長達6個月,無法久坐,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經血液腫瘤科醫師釐清,原因為「多發性骨髓瘤」引發的骨頭侵蝕,經標靶藥物與自體幹細胞移植後控制病情。醫師提醒,長期骨頭疼痛治療不佳的人,要懷疑可能是惡性腫瘤疾病引起骨頭轉移的症狀,需進一步檢查。

癌症化療後吃什麼都好鹹!醫揭「味覺異常」如罹患新冠:恐增死亡風險

癌症化療後吃什麼都好鹹!醫揭「味覺異常」如罹患新冠:恐增死亡風險

60歲的許先生罹患「癌王」胰臟癌末期,味覺異常轉變,吃東西一律覺得很鹹,食不下嚥,體重在半年內從55公斤直線下降到38公斤。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這是癌症患者常見的味覺病變,透過居家醫療,每週1至2次的到宅看診,以中藥和針灸協助患者提升食慾,才有足夠的營養抗癌,味覺也慢慢回復。

肌少症不只老年人有!青壯族「2大養肌條件」預防●●歲後糖尿病

肌少症不只老年人有!青壯族「2大養肌條件」預防●●歲後糖尿病

肌肉流失雖與年齡增長有關,但肌少症並非只挑年長者,不當的減重、營養失衡的飲食、長期的體能活動不足,也會讓青壯年有「危肌」!安法診所副院長柯威旭呼籲,青少年在30歲後,應盡早存骨本,避免加速肌肉流失、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研究也指出,未滿50歲的肌肉質量不足者,還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有食譜》元宵吃多腹脹、胃痛?中醫教「按摩3穴位」搭消化茶飲改善

有食譜》元宵吃多腹脹、胃痛?中醫教「按摩3穴位」搭消化茶飲改善

吃元宵象徵家運興旺、團圓幸福。雖然元宵與湯圓外形相似,但製作方式大不相同。湯圓是以糯米粉包裹內餡後搓揉而成,而元宵則需透過反覆滾動讓甜餡逐層裹上糯米粉,工序較為繁瑣。然而,糯米製品食用過量,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胃悶等不適症狀,中醫師建議,可透過穴位按摩與消化茶飲來舒緩腸胃不適。

脂肪肝竟能抑制B肝病毒?台大研究意外揭「輕度脂肪肝可降死亡率」

脂肪肝竟能抑制B肝病毒?台大研究意外揭「輕度脂肪肝可降死亡率」

脂肪肝在台灣盛行率高,平均每3人就1人,如果持續惡化,恐陷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3部曲」。但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B、C型肝炎患者若無合併代謝異常,如有輕度脂肪肝者,反而可以抑制肝炎病毒、使長期死亡率減半;但B、C型肝炎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者,則會大幅提升罹癌機率及死亡風險,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有食譜》元宵節吃湯圓還能變美!4步驟自製「白玉玫瑰」這類人別多吃

有食譜》元宵節吃湯圓還能變美!4步驟自製「白玉玫瑰」這類人別多吃

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今年落在國曆的2月12日,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或小過年,在台灣每家每戶都會在元宵節這一天晚上,與家人相聚一堂,吃一碗象徵圓滿團圓的元宵,祈求新一年的豐收,圓滿平安。中醫師建議2道創意元宵食譜,相較於傳統元宵吃多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在家自製養生元宵甜湯,不僅減糖更健康,也能保有節慶意味。

全身器官長腫瘤!出生17天就確診⋯單身女醫收養罕病童:沒人比我更適合

全身器官長腫瘤!出生17天就確診⋯單身女醫收養罕病童:沒人比我更適合

現在7歲大的男童「柴柴」,在一出生僅17天就確診罹患罕見結節硬化症與多重障礙疾病,因此遭受父母虐待,多次進出住院,收治他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王杏安,在治療過程中被柴柴的笑容融化,雖單身未婚卻下定決心收養柴柴,歷經3年的繁瑣程序,終於在去年成為合法母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