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時會滅亡?超級電腦預測地球將會再度發生「大滅絕」
2024年是經歷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且首次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5度。 極端天氣頻發,乾旱、颱風災害加劇,有科學家利用超級電腦模擬地球未來環境,發現人類可能無法適應極端氣候的變化,滅絕的時間甚至已被預測出來。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每當社會悲劇發生時,總會有這樣的指責───社工在幹什麼?在社會的期待之中,社工很有愛心、社工要幫助弱勢,然而,社工也一再成為社會悲劇中的戰犯,無法阻止人跌落、犯罪、受到傷害、死亡。也有許多人並不了解社工的專業,社工是志工嗎?大學有社工系?大家對於「幫助人」有很多期待,但助人專業的現場與背後,卻充滿了許多兩難的抉擇、面臨人性與法理的拉扯。撕下標籤,就跟平凡人一樣,社工在幫助人之前,也需要先好好地照顧自己。
非本科系轉行綠電人才!25歲女生職訓後、工作半年薪資破40K
「男生能做的,我也可以!」來自高雄的一名8年級女生郭小瑄,不僅高職畢業後先去當4年志願役兵役,退伍後聽聞太陽能產業未來發展看好,非本科系畢業的她,參與太陽能光電技術應用班職訓課程,訓後不僅順利就業,工作半年薪資破40K,讓她直說「很開心做對選擇」。
藤壺究竟是什麼生物?能操控螃蟹?還能與珊瑚互利共生?
藤壺到底是什麼海洋生物? 藤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長得像小火山的生物,也是可以吃的「地獄」海鮮。藤壺在海洋環境中無所不在,牠們的蹤影遍及潮間帶、珊瑚礁、淺海、深海,以及甚至海龜與鯨魚身上。然而,牠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生物呢?在生態系上又扮演什麼角色?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特聘研究員,讓研究藤壺多年的他,和我們分享藤壺的二三事。
稱霸東亞!台灣杉巨木「大安溪倚天劍」高84.1公尺 坐穩東亞第一高樹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功大學共組的「找樹的人」團隊,利用空載光達技術致力尋找台灣65公尺以上的最高巨木,2023年1月在大安溪源頭溪谷附近,透過實地攀樹測量,發現台灣杉巨木-大安溪倚天劍樹高84.1公尺,直到目前仍為台灣第一高樹,同樣也是東亞第一高樹。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傳統媒體企業為流失兒童觀眾至YouTube而苦惱不已,但他們或許也該擔心流失50歲以上的觀眾。 根據尼爾森(Nielsen)在各大經銷商測量所有串流、無線及有線觀看的「媒體經銷商指數」,YouTube打敗Netflix、迪士尼,奪下2月美國電視收視冠軍,市占達成空前的11.6%,部分原因是年長觀眾的增加。
生態農田指南!林業署出版「農田方舟」 幫助農民打造友善農田
強化農田生態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攜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出版「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盼透過圖文並茂的實作案例,協助農民打造生態農田。
香蕉太貴吃不起...香蕉研究所研發新品種「台蕉三號」 抗病、抗颱還省工
去年3個颱風來襲,蕉農的心血被颱風沒收,香蕉價格12日產地價A蕉每公斤106元,香蕉研究所研發,因應氣候變遷,矮性抗病品種台蕉三號,植株高度約224公分,農民照顧時不用拿梯子爬上爬下,還可以耐風。
植物診療師8月首考!筆試考6科、限定相關科系才能應考
考試院會27日通過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植物診療師考試規則,預訂今年8月首次舉辦植物診療師考試,應試科目包括「植物病害診斷鑑定與防治學」等6科,採筆試,考試規則將在近日發布。
每年放40萬顆天燈...平溪山林成垃圾場 華梵大學測試用無人機回收殘骸
新北市平溪地區以天燈聞名,每年2月觀旅局並舉辦天燈節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許願,初估一年施放40萬顆,然而這美麗風景伴隨著嚴重環境問題,天燈燃盡其殘骸遍布山林、河川,甚至墜落民宅引發火災,深山峽谷之處天燈殘骸撿不回,也變成大型垃圾場。華梵大學無人機中心正研發利用多旋翼無人機加裝吊爪或捕捉網,盼減少天燈帶來的環境汙染。
「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2024年秋天全球最知名的動物,莫過於一隻僅2個月大,黑褐、濕亮的「彈跳豬」(Moo Deng)。這隻住在泰國綠山動物園(Khao Kheow Open Zoo)的侏儒河馬寶寶,總是瞪著大眼張開嘴巴,激動表情成為熱門迷因,被暱稱為「豬血湯」、「憤怒的爌肉」等。
蝴蝶去哪了?美國蝴蝶20年數量銳減22%
你上一次看到蝴蝶是什麼時候?研究顯示,美國的蝴蝶正以每年1.3%的速度消失。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可怕,但累積20年下來,已經減少22%,就連最普通、最常見的蝴蝶種類也躲不過這場災難。
高溫成沉默殺手...曼谷每增1°C 就會增加2300人死亡、減少428億收入
城市高溫是沈默殺手,世界銀行發布報告指出,如果政府不採取手段介入,每增加攝氏1度,曼谷每年因為高溫而死亡的人數會增加2300人,每年減少440億泰銖(約新台幣428億)收入。
除草真的能賺錢!河濱植物「一葉草」1斤值2500 民眾可免費摘採
新北市高灘地大片綠意草地,吸引許多民眾到此享受自然與陽光,不過近來天氣轉晴,出現不少民眾在大片草地上拔草,原來在土城、樹林及三重的河濱公園草地,生長著珍貴的一葉草,該植物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痛功效,市售價一斤至少2500元。新北高灘處則表示,拔一葉草只要不破壞環境,歡迎民眾到河濱公園活動。
印花樂的「陪跑」哲學:用設計串聯環境、 紡織與社區媽媽的巧手
台灣的紡織產業,曾以石化纖維外銷寫下經濟奇蹟,在永續轉型的浪潮中,也持續以研發力投入開發循環紡織材質,當國際品牌紛紛擁抱回收聚酯纖維,除了倡導「友善環境」的原料,大量倚賴人力的紡織產業,如何回歸關照產業中的「人」,更是讓循環紡織進化的關鍵。
PFAS有解?研究發現「活性碳」竟能分解水中90%的PFAS!
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PFAS,因為極高的穩定性與難以分解的特性,早已普遍存在於環境、食物鏈甚至人體中,對健康與生態造成嚴重威脅。不過,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研究團隊近期發現一項簡單且低成本的技術,能有效分解高達90%的PFAS,為淨化水資源帶來新的希望。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上周發生芮氏規模8.2的驚天巨震,災情慘重,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鄰國「泰國」首都曼谷,竟也出現多處建物損壞,甚至有1座興建中已「建物封頂」主結構完工的大樓因此坍塌,淪為廢墟,更讓泰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對於這次災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緬甸出現大地震,但泰國卻出現災情,對台灣有3大重要啟示,相當值得台灣加以重視。
新品種馬鈴薯「台農4號」開賣!能適應極端氣候、極適合食品加工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經多年研究,成功培育兼具加工與鮮食特性的新品種「台農4號」,2022年4月取得品種權,授權2家種苗業,經2年健康種薯繁殖,擴大量產,3月上市販售,25日在新港鄉台農4號馬鈴薯田區舉行成果發表推廣觀摩會。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編按:廚餘只能丟棄嗎?日本一位農林水產省官員,看見機場沒天產生大量廚餘,靈機一動,研發出劃時代的「河內式黑麴液體飼料」,還親自飼養1200頭豬,以實驗數據證實「麴」帶來的驚人效果!山元正博、山元文晴在《驚人的發酵力》書中,分享這項創新技術不僅解決食品廢棄物的處理難題,更為養豬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太陽能板能跟生態共存?從2個案例看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面對氣候變遷和能源需求的雙重挑戰,如何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護?在美國的聯邦土地上正展開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生態光電與農電共生,找到能源與環境、能源與農業彼此的平衡,不讓任何一個角色成為能源發展的犧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