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04字
據日媒報導,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考慮與聯電(2303)合併,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台灣的聯電,會不會變成「美聯電」?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1日表示,這部分對台灣半導體業整體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劉佩真指出,如果購併方是聯電的話,這部分可能美方主導的力量還是比較大,畢竟美方還是希望自家能有代表成熟製程的美系晶圓代工業者,因為目前除了英特爾,美方仍是極力想要讓美國重回先進製程的領先族群當中,此外也希望在成熟製程上,美方也能夠有一定角色的扮演。
因此,劉佩真研判,這樁合併案若為真,未來由聯電主導格芯的機率並不大,若以聯電來收購格芯,則市場上可能也會有一些疑慮。
劉佩真指出,畢竟目前聯電的規模比起格芯來得稍微大一些,且聯電在台灣整個晶圓代工史上,營運也相當長久,聯電在市場上也累積相當多成熟製程和特殊製程的客戶,某種程度上,聯電對於台灣在成熟製程的貢獻度是有一定的地位。
至於未來聯電如果真的被格芯收購,這部分對台灣半導體業整體的影響為何?劉佩真認為,仍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