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荷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荷馬
Ὅμηρος
荷馬的理想化描述可追溯到希臘化時期。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出生約公元前8世紀
民族古希臘人
代表作荷馬史詩
受影響於古希臘的敘事詩吟遊者的口頭詩歌
施影響於古典文學 (西方經典)

荷馬古希臘語Ὅμηρος,約前9世紀—前8世紀)[1],相傳為古希臘吟遊詩人,生於小亞細亞失明,創作了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者統稱《荷馬史詩》。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荷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認為他是傳說中被構造出來的人物。而關於《荷馬史詩》,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當時經過幾個世紀口頭流傳的詩作的結晶。

生平及傳說

[編輯]

關於荷馬的資料很少,所以對其生平有很多說法,但都無確鑿證據。荷馬的出生日期與出生地不詳,其史詩時間亦不詳。關於他的生活年代,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認為荷馬生活在自己的時代之前至多不超過四百年,即大約公元前850年左右。[2]除了這個廣為接受的說法,也有人(比如修昔底德)認為荷馬的年代離特洛伊戰爭的年代不遠,大約是公元前12世紀早期。[3][2][4]荷馬年代大約是公元前十世紀。[5]

關於荷馬的出生地,也有很多說法。曾經就至少有七個地方或城市競相爭奪荷馬的「所有權」。[2]最為接受的說法是他來自伊奧尼亞,因為他的詩中有很多伊奧尼亞的方言。[6]

作品

[編輯]

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謹,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學作品,荷馬也被稱為歐洲四大史詩詩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為維吉爾但丁米爾頓),維克多·雨果在《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寫道:「世界誕生,荷馬高歌。他是迎來這曙光的鳥。(Le monde naî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de cette aurore).」荷馬史詩不但文學價值極高,也是古希臘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九世紀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邁錫尼文明,所以這一時期也被稱為「荷馬時代」或「英雄時代」。

被發現於18世紀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長15,693行,敘述希臘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猛將阿基里斯的爭吵為中心,集中描寫了戰爭結束前五十天發生的事情。《奧德賽》共12,105行,敘述伊塔卡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寫的是這十年中最後一年零幾十天的事情。

荷馬問題

[編輯]
荷馬和他的嚮導,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古希臘人一直將荷馬史詩視作希臘文化的精華將荷馬視作民族的驕傲,但丁更稱荷馬為「詩人之王」。[7]但自17世紀末以來,漸漸開始有學者對於荷馬是否確有其人,以及他的籍貫、生活年代、史詩是否他一人所作等一系列問題都有不同看法,形成「荷馬問題」。

古代曾留下多篇荷馬傳記,但內容矛盾,難作參考。荷馬的生存年代約為公元前十二世紀到公元前七世紀,關於他的籍貫問題,古代流傳下來兩行詩,都提到七座城邦,或說他的家鄉就在這七座城邦之中。根據史詩的內容和語言特點,荷馬可能是小亞細亞西部的伊奧尼亞人,最後死在愛琴海的伊奧斯島。也有古代作家指荷馬從巴比倫被擄到希臘,「荷馬」一字在古希臘文正作「人質」解。

另外,或說荷馬是個女人,或認為「荷馬」只是某詩人團體的名稱。至於荷馬的失明問題,一者古代的樂師常為瞽者,二者古希臘人相信眼睛失明,會使內心更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可比較提瑞西阿斯的情況)。

對於史詩本身的爭論,自十七世紀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人們就史詩的形成過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真正的爭論是出現在十八世紀後期的,1788年發現的《伊利亞特》威尼斯抄本中的一些注釋使荷馬史詩成為許多人爭論的熱點,對民間詩歌創作的研究促進了這一爭論的深入。

各家的觀點基本可分為三類:以德國學者沃爾夫為代表的「短歌說」認為史詩形成與公元前十三世紀至公元前九世紀,各部份由不同的詩人創作,代代口頭相傳,後來經過加工,整理成文字,基本部份屬於荷馬[8];以義大利學者詹巴蒂斯塔·維柯為代表的「統一說」認為荷馬利用前人的資料創作了統一的詩歌[9];「核心說」實際是對上述兩種觀點的折衷,認為兩部史詩形成之前荷馬創作了兩部篇幅不同的史詩,後經過他人加工整理,逐漸形成長篇,因此史詩既有統一布局,又包含矛盾。[7][10]

美國學者米爾曼·帕里的研究,是「荷馬問題」的研究史上一個轉捩點。實地研究過南斯拉夫遊吟詩人的傳統後,帕里指出荷馬史詩正屬這類遊吟傳統,最大的證明就是荷馬史詩裏充斥的所謂「荷馬式套語」。凡是遊吟詩人,都備有大量那類套語,以便湊合格律,即興演出。荷馬史詩很多看來矛盾的地方,正是出於湊合格律的需要。[11][12][13]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荷馬(Homer). [201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4) (中文(繁體)). 荷馬(Homer) 人名。約生於西元前9世紀,是古希臘的吟遊詩人,也是歐洲詩人的鼻祖。相傳著有伊利亞德、奧德賽二大敘事詩,描敘特洛伊戰爭及戰後的故事,流傳至今。 
  2. ^ 2.0 2.1 2.2 陳中梅(1994),《伊利亞特》,前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Graziosi, Barbara. Inventing Homer. Cambridge: 98–101. 2002. 
  4.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 (編). 荷马. 中国大百科全书 09.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83–385. 2009 [2012-12-12]. ISBN 978750007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5. ^ 《Masterpiece of Eloquence 》第一卷第一章第一頁,共二十五卷。出版社「New York P.F.Collier &Son MCMV」1905年。王小松。
  6. ^ Home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2 [201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7. ^ 7.0 7.1 王煥生 譯(2003),《荷馬史詩·奧德賽》,前言
  8. ^ August Wolf: Prolegomena ad Homerum, 1795
  9. ^ Giambattista Vico, 1730
  10. ^ 高中甫 譯(2011),《古希臘神話與傳說》,前言
  11. ^ 林崗. 荷马问题:一个西方学术史的故事. 文化遺產. 2009, 04: 68–73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12. ^ 朝戈金. 从“荷马问题”到“荷马诸问题”. 光明網(轉載自《中華讀書報》). 2009-03-11 [2012-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4). 
  13. ^ 程志敏(2007),《荷馬史詩導讀》,p112-113

參考書籍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Buck, Carl Darling. The Greek Dialect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 Graziosi, Barbara. Inventing Homer: The Early Perception of Epic. Cambridge Classical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Murray, Gilbert. The Rise of the Greek Epic Galaxy Book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Smith, William (編). A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Vol. I, II & III. London: John Murray. 187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