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貓入住人工「產仔巢穴」 種群保護新突破
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德陽管理分局日前公布,在剛剛收取的紅外監測相機資料中,首次提取到人工搭建「大熊貓產仔巢穴」裡的成年野生大熊貓影像。這是大熊貓小種群保護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大熊貓保護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野生大熊貓分割為若干種群,彼此難以往來,基因得不到交流,有的小種群面臨退化風險。如大熊貓九頂山小種群,其棲息地主要位於德陽,野外繁育所依賴的樹洞、石洞等庇護所在汶川大地震中損毀嚴重,已威脅到種群繁衍。去年以來,保護者們開始有計畫地搭建大熊貓野外產仔巢穴。
在該局所轄的綿竹、什邡適宜地點,保護者就地使用樹幹、竹枝、苔蘚等構築巢穴,放入紅外監測相機,用泥土塗抹遮蓋人類氣味,挖出小水潭供大熊貓取水。10個人工巢穴分布在海拔1700米至3000米的區域,每年收取一次資料。近期取回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有一隻野生大熊貓前來「驗房」,是成年個體,體格健壯。
「這處房源在海拔1700米的山脊緩坡,周邊竹林茂盛食物充足。」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副站長林麗紅說,「雖然它停留時間不長,但驗證了我們原真性保護措施、保護的方向是正確的。」從監測結果來看,大熊貓對人工巢穴沒有不適反應,是否會進一步選擇此處繁育產仔,還需持續監測、評估大熊貓對人工巢穴的利用情況。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