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經50.特別企劃
多元視角閱讀清史,我們也能照見自身:葉高樹教授談《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
2024年初,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主編的《聯經中國史》系列陸續面世,全套書涵蓋了從上古到近代的廣博時空,在流行「一分鐘讀完xx史」的速食年代,可謂是逆流而上的重要出版事件。其中,《清史》一部請來了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葉高樹執筆;而他也自言,多年來專事的政治與制度史研究,如今在歷史學門中亦已是「夕陽工業」。
如此看來,這絕對是本「不合時宜」的書。然而翻開書頁,卻會瞭然它出現的必要性——看完浮華絢爛的清宮劇之後,我們是不是可以走得更深些?從清代的政治核心、歷年清史研究的視角變換中,似乎還能挖掘出更多被忽略的問題。
意外踏入清史研究的人
一切從葉高樹的清史研究開端說起。
「做夢也沒想到。」回想與清史的緣分,短短六字足以盡述。「我原本對清史完全沒有興趣。我們從小念到的清史,就是『腐敗的滿清政府』,那種東西誰喜歡念?」戒嚴年代,在臺灣的主流歷史論述中,「滿清」常常被蒙上一層負面陰影。因此,直到讀上碩士班,葉高樹才第一次修讀明清史課程;而因緣際會之下,他師從任教本科的王家儉教授,開始了清史研究之途。
「我最開始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降將』,是指像吳三桂這些從明朝投降到清朝的將領。起初,我關注的是以漢人為主的歷史,但也稍有涉及關外時期的滿洲。當時,莊吉發老師在政大邊政研究所(現在的民族系)開滿文課,我就跑去旁聽。」從零開始研究清史,葉高樹聽說「如果想研究清史,要學滿文才比較像」,也毫不猶豫開始學習一門陌生語言。「後來我念到博士班,王家儉老師退休了,莊吉發老師指導我,他就帶我進入到滿洲人的世界裡面,所以我後來就做以滿洲為主的研究。」
這條研究之路從意外開始,一做就三十多年。
突破「官方」史觀、發現新的清朝
「在讀史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滿洲的統治者有著很特別的政治智慧。」談起清史研究中的趣味,葉高樹如數家珍。
他舉《清太宗實錄》中的一段為例,原文載述:「自古國家文武並用,以武功戡禍亂,以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興文治。」讓葉高樹不禁讚嘆:「那時候他(皇太極)大汗的位子都還沒坐穩,就為國家提出一個非常遠大的理想藍圖,我覺得這樣一個政治人物真的不簡單。」
此外,葉高樹也從滿洲皇帝與漢人的交鋒之中,看到了前者的殊異辯才。「當然我們在念清朝歷史的時候,都說他們會忌諱『夷狄』;事實上,在雍正朝的時候,他們(滿人)就會用你(漢人)的邏輯來跟你辯論。」雍正帝親自頒行的《大義覺迷錄》,記載其與反清人士曾靜的對話。葉高樹就從中看出,在回應曾靜的「夷夏之防」論調時,雍正提出的「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的說法,在邏輯上是完全無法反駁的——「你可以認為他(雍正)是個狡辯、好辯的人,可是就拿他沒辦法。這也跟我過去的認知完全不一樣。」
能夠從更多元、能動的視角來看清史,與葉高樹的治學年代背景有關。2001年獲取博士學位的他,在寫博論過程中,恰逢美國學界出現「滿洲中心史觀」,這一觀點深刻影響了他的學思歷程。從此,「漢化」與「八旗」成為了葉高樹的研究重心,也為他打開了新的思考路徑:
「當我開始接觸到清史研究之後,我就一直不知道漢人在自信什麼、在驕傲什麼。」葉高樹說出了多年來的反思,「當然我不是滿洲人,我也是漢人,可是我站在他們的立場,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族群時,會反問『為什麼你那麼自信、那麼驕傲?』所以看這本書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檢視一下自身。」
他們在臺灣追尋清史
在臺灣做清史研究,一直以來都面對各種困境。除前文提及戒嚴年代官方對清朝的負面敘述之外,臺灣現存的清史資料數量也遠遠無法與中國相比。
然而,葉高樹卻認為臺灣是非常適合進行清史研究的環境——「真正關鍵的是選題。」他強調道。「過去,在對抗的時代裡,我們清史研究也一度是蓬勃的。當時的研究者們從來沒有去中國看過材料,他們一樣可以做研究。」此外,葉高樹也指出,在臺灣能以滿文從事研究者的比例非常高,這也是無可取代的優勢。
因是,當王汎森老師來信詢問意願,葉高樹立刻接下《聯經中國史》清史篇的編纂工作;而在討論伊始,「如何呈現臺灣人的研究成果」就已成為了本書編寫的大前提。
「事實上,從量上來講,目前(研究清史的)中國學者所占比重非常高。在臺灣,大家比較關注西方的研究,很容易忽略掉自己人的研究。在這次寫作的過程中,臺灣學者有相關的研究成果,都會盡量想辦法將該觀點引介出來,這是我們討論時的第一個共同想法。」而在實際操作層面,葉高樹坦言,本書的參考資料仍大部分引用了中國學者的觀點,但也極盡搜羅目前能夠掌握、且與議題相關的臺灣學者的論述,並將之囊括於書中。
用政治史的眼光重遇清朝
在寫《清史》的過程中,葉高樹注入許多時間工夫進行梳理,其中包括認真重讀孟森的《明清史講義》。
孟森是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歷史學家,常被視為清史學科的奠基者;而《明清史講義》是其在北京大學上課所用的講義。葉高樹此次重讀,不僅在知識方面有所得著,還獲得了更深層面的激盪:「我們作為歷史研究者,很難不受到時代的影響。民族主義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影響著當時的人,甚至後來一直影響了1970、80年代的臺灣。受到民族主義影響,我們會用『異族』的角度去看清朝。可是當我再仔細讀孟森的《明清史講義》、以及他有關清史的論文,發現他影響了往後幾十年(的學術研究),大家都在他的關注底下討論問題。在那個情緒高昂的時代,他並沒有站在否定的立場去看清朝,我覺得那真的不容易。」在葉高樹看來,一個學者最難、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把問題當作知識去處理,盡量不把自己的情緒帶進去。而前人孟森在此方面的著力,確然讓後來者在不同年代重寫清史時,心中依然有所警醒。
對於葉高樹而言,撰寫本書時的堅持之一,或許就是在清宮劇盛行的今天,不從祕辛或民間日常出發,反而回頭追溯政治史。
「我是從皇帝的視角來看的。這對於『新史學』來講,是完全不符合他們『由下及上』的標準,可是我有興趣的是政治史,而且這些資料是我們比較能夠確實掌握的。」在訪問過程中,葉高樹幾番提及「政治影響一切」,那也是他在編纂本書時的關鍵視角——「我接了這個任務之後,想到的就是要從政治史角度去看清代的一些特徵。」
如今史學研究的面向與方法林立,政治史逐漸被拋於時代之後。而葉高樹卻依然認為政治是人們瞭解歷史的基礎,甚至是歷史知識的根本:「當我們要用滿洲中心這個視角的時候,基本上政治史就是主體。」
乍聽之下,政治史或許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意味,但葉高樹也為讀者們提供了一條進入本書的意趣線索——「可以來看看清朝皇帝們到底都在想什麼。」他進一步解釋道:「政治,就是皇帝的所作所為,是他講的話、做的事有何種目的;而我們能夠去解讀,看他為什麼要這樣講、為什麼這樣做。」在這一過程中,葉高樹的角色就是知識的轉化者:「我有努力想要把我從史料裡、或從研究成果裡得到的一點點心得,再用文字的方式呈現,讓願意讀的人能夠瞭解到那個時代到底有著怎樣的特徵。」
在學術與通俗之間開一條路
那麼,這部《清史》會以何種面貌出現在讀者眼前呢?「我希望能夠寫出一本讓專業讀者能夠接受我的說法、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得懂的書。」葉高樹如此答道。
「很多人會強調學術跟通俗之間的分野,可是我覺得我們沒有資格去分這個東西。身為做學術工作的人,我不能夠去限定我的讀者,不是只有學者專家才有資格來讀。每個作家寫出來的東西,都會希望有人看。歷史研究者就像作家一樣,只是我們寫的素材不一樣而已。」在多年來的學術寫作中,葉高樹沉澱出非常深厚的反思。
而他同時也看到了學術型書寫與市場之間的距離,以及學者本身的志趣或堅持,常會使得文字艱澀難懂、令讀者望而卻步。「之前我也覺得,應該要有一些基本知識,才有辦法來看我的文章。後來我又想,我們在驕傲什麼?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去要求讀者;我要做的,就是堅持我的學術原則。」
葉高樹自言無法像史景遷那樣,可以把所有歷史都寫成故事,「那是需要天賦的。」可是,這些或許無法帶來太多閱讀快感的學術型讀物,依然有著可貴的價值:「它讓我們學習分析、把事情合理化,不管在哪裡其實都一樣,就是教我們思考問題、面對人生的原理原則而已。」而這也是葉高樹在編寫本書時的內心期許——「我希望有興趣的人就來念,可以在不用發問的情況下、從這本書中得到你想知道的東西,那就是我書寫時的目標。」
➤ 閱讀上一篇:為時代留一份心——蔡素芬談《鹽田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