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1
兒童來自何處?
人類學家的否決
美國人是全世界最講究個人主義的民族。
發展心理學這門領域充滿了種族優越感,完全受到歐美觀點的宰制。
人類學裡有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至少可追溯到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一書,這項傳統提醒了我們心理學存在著受限於特定文化的缺陷。米德的著作削弱了心理學家霍爾聲稱壓力是青年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的說法。另一個比較不為人知的例子,則是馬凌諾斯基在更早之前根據自己在特羅布里恩群島從事的田野調查以批判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理論。放諸四海皆準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例如皮亞傑的理論)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原因是跨文化比較研究,揭露了文化與學校教育的經驗具有深遠而且出人意料的影響。歐克絲與席埃芙琳對於成人與兒童間的語言互動所進行的分析,也顯示了在非西方社會所得到的民族誌研究,可以用來「打破」對主流發展心理學文獻當中的「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主張。羅伯.勒文挑戰了心理學當中最神聖不可批判的教條:母嬰依附關係。勒文從觀察非洲務農的古西人發現,母嬰之間是有可能只存在「弱依附」關係(即不是普世皆是「強依附」),而由此也是有可能導致嬰兒長大後情感能力發展不全。古西族的母親雖然對嬰兒發出的求救訊號回應迅速,對於嬰兒的其他口語發聲,例如牙牙學語,卻是置之不理。她們極少看著嬰兒或是對嬰兒說話,甚至在哺乳期間也不會。等到她們開始會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她們使用的語言也都是命令與威脅,而不是讚美或問句。儘管古西族的母親具有這些明顯可見的「病理」徵象,勒文和他的同僚(他們研究古西族村民已有數十年之久)卻未發現廣泛情感缺陷的跡證。他因此提出,過度宣稱四海皆準定律的問題來自於「兒童發展領域的雙重身分,一方面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倡議運動,宣揚以人道方式對待兒童;另一方面又是一種科學研究活動,致力於尋求知識與理解」。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