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現代化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焦慮,擔憂未來,鬱鬱寡歡。實際上,焦慮本身沒有好壞,適當的焦慮,是身體自身的一種防禦功能,可以促使我們脫離危險,解決困境。但如果你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透支身體,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就要特別注意了。
本書試圖通過淺顯的文字與圖畫,對焦慮與焦慮症的表現進行科普,同時去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輕鬆地閱讀。本書從發現焦慮症,到對焦慮症的治療都有涉及,最大的作用,是幫助讀者朋友們進行焦慮情緒的自我修復,文中所提及的每一項練習,都是筆者親自體驗並有效後,推薦給大家的。
神奇的是,在研究不斷深入後,我發現其實身邊的很多朋友甚至親人都陷入了焦慮之中,雖無需就醫,卻苦惱、煩惱不斷。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他們清掃附著在表面的塵土,成為引線,幫助他們點亮屬於自己的那一盞明燈,照亮生活。
佛陀說:「若是琴弦鬆弛則彈奏不出美妙的音樂, 若是琴弦繫得過緊,彈奏時就會斷裂。系弦應不鬆不緊為宜,各弦相互協調,方能奏出如是妙音。」
生活亦是如此。「安住當下」,願每個人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推薦序1
與焦慮相伴,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勝美地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我的核心情緒是焦慮。
注意力總是落在今日與未來尚未發生的事。
在外縣市的演講行程移動中,來回交通轉乘十趟已是工作日常。
時間與時間之間,像是排排站立的骨牌,稍一不慎,錯過時間,骨牌全倒。
生活中,焦慮感瀰漫著。唯如同其他情緒一樣,焦慮也有它存在的必要與意義。
適度的焦慮,讓自己保持警覺,維持安全,讓自己警慎,表現更臻理想。
然而,當焦慮超出每個人可以負荷的界限,將宛如海水潰堤般,頓時讓人動彈不得,生活停滯,工作停擺。
焦慮性疾患,透過不同的症狀呈現,總是令人深感束手無策,無人知曉的苦楚,只能獨自默默承受。
《焦慮來了,怎麼辦?》透過河馬先生與動物朋友們的互助聯盟與自救之旅,讓人們不再感到孤單。原來,深陷焦慮的巢臼,不是只有自己這般。
由於,焦慮無所不在,如何與焦慮和平共處,成了自己每日的練習課題。
覺察、轉念、行動,無時無刻運作著。
很是欣慰,如此的勤練習,逐漸地讓焦慮成為了自己的好知己。
《焦慮來了,怎麼辦?》透過平易近人的圖文,將焦慮性疾患相關議題,親切地讓讀者理解、吸收。讓人對於焦慮有煥然一新的想法,不再對於焦慮感到莫名的抗拒。
讓我們欣然接受,當下的每個情緒。學習如何與焦慮相伴,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勝美地。
推薦序2
正確認識並接納焦慮,是緩解焦慮的開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現任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為焦慮所苦。一開始,是為生活中的某事感到焦慮,後來,因為過度焦慮而引發身體不適、睡眠失調、無法專注,甚至影響工作及人際關係,焦慮本身就變成了困擾。
嚴重一點,還可能會被專科醫師診斷為焦慮症。
一開始,大部分的人會希望自己「不要焦慮」,身邊的人也會告訴你:「不要擔心這麼多嘛!」然而,這麼做對於擺脫焦慮,根本無濟於事。
在《焦慮來了,怎麼辦?河馬先生與動物朋友們的互助聯盟與自救之旅》這本書中,作者用淺顯易懂的圖文讓我們知道,緩解焦慮的先決條件是:(一)認識焦慮的本質;(二)接納而非對抗焦慮。
大象醫師在治療團體中,引導大家思考,「面對」和「對抗」的不同,態度不同,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此外,被焦慮所困的人,常會出現許多災難性的思考,腦中突然浮現「萬一……怎麼辦?」的念頭,一般人會說這是「想太多」。但光是要求自己「不去想」,反而會「想更多」。
比較好的做法,是改變想法,把不合邏輯的思考內容,調整成較符合現實的想法,這是認知療法常見的治療方式。
這本書除了帶領讀者認識處理焦慮情緒的方法外,還讓讀者知道,有一種治療途徑叫做「團體諮商」。
河馬先生、兔子太太、豬先生、蜥蜴奶奶、鴨小弟等為焦慮所苦的動物們,齊聚一堂,在大象醫師的帶領下,一同討論與面對焦慮。
在團體諮商中,成員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痛苦,聆聽他人的煩惱;不僅感受到自己並非孤單一人,更能互相支持、彼此打氣。人際支持通常是療癒心理困擾的關鍵要素。
欣見有這麼一本輕薄易讀卻精彩的圖文書問世,肯定能為被焦慮所苦的人帶來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