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傳承二十四節氣的價值與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
11月30日下午,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通過委員會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申請的、最具有歷史意義與普遍代表性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時間知識體系,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僅是黃河中游農業地區的時序指南,同時也是中國多民族、多地區的時間座標,是中國人的自然哲學觀念的生動體現,甚至還是海外華人與故鄉國度、歷史文化發生聯繫並強化文化認同的文化時間。
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國人對自然時序的理解有關。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一套思維方式,如陰陽五行的觀念,主要用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來理解時間的流轉。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期,陰氣處於最高點,但陽氣開始發生,即所謂的「冬至一陽生」。中國人對事物關係從來沒有固定的看法,習慣在運動流轉中理解世界、理解時間。最寒冷的時期,人們看到陽氣發生所帶來的溫暖的氣息,在近似絕望的環境中營造希望的心境。這也是節氣帶給我們的生活服務價值的特殊體現。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價值。傳統時間制度與觀念,代表一種文化歸屬,在每個節氣點,通過共同的儀式活動以及共用食物,帶來一種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文化認同感。馬來西亞華人的「二十四節令鼓」的發明,就代表著他們意識到了二十四節氣作為華人族群的文化標誌意義,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認同的精神價值。此外,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農事活動與養生方面,仍然持續地發揮著生活服務價值。其帶給人們的尊重、順應自然的價值觀,也尤為重要。因為人類最終逃不出自然的時間秩序,違背這些客觀規律,就會釀成災難,比如今天人們對自然環境過度利用所帶來的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氣候災難等。
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給我們祖國傳統文化以很高的榮譽與地位,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既是驕傲也是責任,如何進一步保護與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值得我們認思考。借助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成功的契機,全社會需要進行二十四節氣知識的普及與價值功能認識的再動員,實現其在社區、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節氣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人們直接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它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瞭解。節氣不僅與農時、養生相關,也不僅是一般飲食,還與許多花花草草,與生活中審美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大家共同參與,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而是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產的文化資產,成為我們生活中天道與人道互相感應的周而復始、循環不絕、永保生機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