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還是從一個老掉牙的問題說起吧!——有關國文的爭議。
好些年來,高中端國文教材的「文白比例」爭議,一直到大學端「國文課應廢必修,改為選修」的問題,就像被設定好的鬧鈴,隔段日子便鈴聲大作、嚷嚷辯辯一番。主張降低文言文比例與廢除必修者,其中一個理由是:「現代社會早已用不上文言文,花費那麼多時間學它幹嘛?」、「國文占據太多修課時數、必修資源」。有時,戰場甚至擴大為整個「文學」,文學無用?有用?依舊是眾聲喧譁。
在這些古文無用、國文該廢的聲浪中,出身中文系的我很是尷尬。好像我花費了大把光陰,去學了一門於世無用的科目;身為國文老師,簡直要感到抱歉,彷彿我在講臺的賣力演出,終歸只是浪費學生的寶貴青春。
面對國文這些大哉問,即便個人有萬分肯定的定見與立場,也不可能說服所有人為本題定案;只怕再怎麼大聲疾呼:「文學有大美大用」、「好文不分文、白」,也被視為是閉鎖於同溫層的抱團取暖。
然而,無妨,這不就是思想自由的可貴與可愛嗎?
那麼,姑且擱置爭議,就只談這本小書吧!
幾年前,為南一書局高中國文教科書的備課用書,寫作了幾篇「超越觀點」文章,該單元的設計是在文本解讀之外,延伸出超越文本的多元思考,既可作為教師的授課補充,也可以是派給學生的討論作業。既然是「課後」補充、「多元」思考,不以提供標準答案為寫作目的,自然就海闊天空、恣縱想像了。就這樣,搜索著連結脈絡,寫著寫著,越發覺著趣味。想說這種似隨意又刻意的跨領域連結,也許能讓閱讀多點樂趣;如果能夠再帶出點因人而異的、些許的實用性就更好了。因而重新調整架構,以說書的方式擴大編寫。
這本從高中教材選文出發的跨領域多元思考讀本,想要帶給讀者/你什麼?
幾座跨界連結的橋梁
這本小書不是針對文言文做形音義的解讀,因此,無法增進讀者對文言文的識讀能力。這本書的寫作初衷,是想嘗試搭幾座橋、銜接幾個端點:
1.語文能力與思考批判的銜接
國高中國文強調,以文章的精深解讀建立國語文能力,涵養文學與文化素質。由於考試導向,需要詳解補充的語文文化知識太多了,塞爆青少年的小腦袋。本書偏向思考批判與社會參與,以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說說觀點、醒醒腦。如讀〈桃花源記〉時,除了羨慕這烏托邦的存在,進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之外,可以深究漁人的寡信通報,是否會為桃花源帶來毀滅性的災害?而這平凡漁人不思考的行為,與漢娜˙鄂蘭所提出的「平庸的邪惡」概念,是不是有八十七分像?讀〈草船借箭〉對比到三國正史改編故事時,會不會擴大聯想到歷史書寫的客觀性問題?並思考歷史寫作涉及哪些因人而異的變項?
2.華文文學與世界的銜接
本書不只是國文篇章的延伸閱讀,更是跨時代、跨國、跨領域等,亂七八糟跨的胡思亂想、思考延伸、知識連結。如從〈項脊軒志〉的書房故事連結空間理論、再飛越到位於荷蘭的安妮的密室,認識猶太那一段痛史。從遠古的〈大同與小康〉一舉跨越到未來世界,了解未來世界的可能走向,先驅者或許可以在元宇宙搶占先機。從張李德合「琳瑯山閣主人」的稱號,及其〈畫菊自序〉一文,連結到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深化性別議題,讀一讀女權經典《自己的房間》,看看西方的女性,是否也受縛於性別不平等的框架。
3.文學與生命的銜接
不論古今中外,寫作者是人,文學所處理的也總是人世。扣除時代與體制的差異外,人的成長經歷總有共通性,人性更有普同之處。如讀〈鴻門宴〉時,從兩位王者的表現,理解爭戰致勝的要素。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代心理諮商則教你從「冰山理論」分析兩人心識底層,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朋友與對手,成為溝通與談判能手。再如,你是否有過「人生好難、不想努力了」的念頭?那就先看看陶淵明,他會告訴你躺平所要付出的代價。積極一點的話,還可以從劉姥姥的經歷跨越到商業領域,現在就開始學理財,往致富的道路走。可以說,文學,訴說了「人」的所有,所有生命的難題都可以在文學裡找到答案。
這麼漫遊串聯的目標是什麼?讓閱讀變得好玩、讓思考廣攬深掘、讓書本知識活化成處世的智慧。思考的開展、知識的連結、應世的智慧,便是這幾座橋梁所嘗試達成的。
走過上面幾座橋之後,希望你可以發現:
文學不古,文學的核心議題就是人,書寫人所遇到的種種生命課題,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文學不遠,文學一直都在你看得到、摸得著的地方,與你並存著。
文學不廢,經由上面兩個論點,你是否也可以小小認同一下——文學沒那麼廢啦!
當老師講完〈桃花源記〉、〈師說〉、〈赤壁賦〉之後,在課程間下課的十分鐘,以想像搭橋,理解人的處境與思考生命的議題;更更更重要的,從古人、古文開展到華文世界之外,拓寬知識廣度,寫作文時,便可以多一些言之有物的內容可以談,或許可以解救一些總在稿紙上被賜死的阿公、阿嬤、貓咪、狗兒。
自由思考,纏織知識網絡
這本小書其實呈現的是自由想像的文學閱讀歷程,帶點私密性質。
寫作尚未完成,國文鬧鈴又響了,又有議題炸鍋了——是否該「一字不漏背註釋」開戰了。往日文壇曾經發生多場文學論戰,討論的是文學該怎麼寫?該為誰而寫?甚或臺灣文學的定位等等。而今日古文註釋這個話題,戰的則是該怎麼學古文?該怎麼考古文?最終牽涉到該怎麼批改註釋?
支持方認為,一字不漏背註釋是要求絕對的準確,不容意義雷同的替換詞語,以精準的理解、建構堅固的古文基礎;就考試的需求來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批閱上絕對公平之外,也免除了爭論的空間。
也許我們做個切割/提醒——形音義需要標準答案,文學閱讀以及思考則另當別論。
當代作家勞倫斯.卜洛克曾說:「小說有八百萬種寫法。」同理,一篇文章也應該有八百萬種讀法、引起八百萬種思緒。也就是說,閱讀以及思考,有其普世共鳴之處,也有私人感觸的獨特性。文本是獨立的,思想是自由的。讓我泫然落淚的故事,也許在你看來無聊至極;引發我深思生命的文章,也許你覺得膚淺幼稚。如同朱自清的〈背影〉,有人因為那黑布馬褂、蹣跚攀爬月臺的背影而感覺父愛;也有人終究只記得那袋朱紅黃澄的橘子。更有甚者,北宋詞人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纏綿情愁,王國維可以引來詮釋成大事業、大學問的過程中,全力拚搏、無悔無怨的階段。相思情愁與事業拚搏,有點反差萌呢!
本書便是一本跳脫標準答案框架、跨領域思考的私人閱讀歷程。
從十二篇古文/古人出發,連結十二個知識概念,拋磚引玉地「玩」一種自由思考讀書法。就像蜘蛛網般,展開書單、連結知識,運用專屬於你自己、獨特的思考將古文開展。別再將古文禁錮在與你無關的遠古洪荒,乾枯枯又苦哈哈的啃著、背著、恨著。腦袋多開幾個窗洞,把它引流到與你有關的地方,在知識填鴨的土壤上灑下思考的種子,中西串聯、古今亂鬥,纏織成密密的閱讀網絡。真的,你會發現——古文不古,古文可用。不只可以帶你透視生命,還可以航行世界。
推薦序
文言文對學生來說,往往欠缺親和力和學習動力,一切都是只為了成績。所以,早期的學生看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會直覺反「n.n.v.n.」,因為考試要考四個「恥」的詞性;看到蘇東坡會直覺想到「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還要順便記得跟他一樣活了六十四歲的有哪些人。
國文課背題解、背作者、背注釋、背翻譯,背成索然無味的無用之學,而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現實下,國文老師似乎也不得不要求學生背,就這樣被貼上「食古不化」的標籤。但命題方式已經改變了呀!照說,國文課應當跟著鬆綁了才是?國文教學在文字、文學、文化的比重間,要怎麼調配才能讓國文課活起來?如果可以給老師一些切角,為學生搭起閱讀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橋梁,是不是國文課會變得不一樣呢?
英雪這本書,挑了十二篇高中國文常見的文人和文本,透過不同的視角,嘗試讓教與學都更貼近現代與生活,提供了很精彩的教學示例。這本書文字輕盈,引導讀者在各種不同的場域思考流轉,不論是教學參考,或是閒暇閱讀,都是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南一書局公關處處長
黃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