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陳秉楠

8則書評

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37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折騰到底
讀者評分
4.0
|
2018/09/08

美國籍華裔作家 哈金的《折騰到底》中,男主角的性能力,舉與不舉,好好做愛於美國女人,之於當大爺於(男主角的)祖國女人而遭其拋棄;且當男主角質疑說:國家可以肏個人時,個人為什麼不能幹回去?性能力就不只性能力而己。這都與政治、認同有關係,也就隱喻著這二者。

性在文本中隱喻政治,或性就是政治,中、西文化,皆有悠久的傳統。如晚明江南出版批評武則天牝雞司晨的《如意君傳》,近的,如法國莒哈斯(Marguerite Duras)的《情人》、郁達夫〈沉淪〉、施淑青「香港三部曲」,都以「性」隱喻殖民與被殖民者的複雜關係。

《折騰到底》中有棟房子的起建與完工,當然是個象徵。男主角木工作為記者之外的謀生能力,作為被封殺的破口,而他又毅然決然,想變成一位真正的知識份子。那棟房子當然也訴說著什麼。

作為一本以政治、認同為主題的小說,我欽佩於哈金處理這主題時,把各種認同話語、新聞、傳聞、政治見解,整燙地那麼妥貼,並以生動譬喻,傳達洞見。例如:他透過男主角,批評中國政府其實是掠奪的倉庫守衛,把從人民身上掠奪來到的東西,由他們來分配,於是人民得搖首乞憐於倉庫守衛,感謝他們手上賜予他們,從他們身上獲得的東西。這就是「治理」的奧義。

這本政治小說的許多洞見,都來自於男主角的思考,以及生涯遊歷所及,所遇人物的對談。問題出在這:我個人很少,也很難相信,華人可以那麼坦誠佈公,那麼清晰沉穩,那麼的具對話意義,道出自己的政治思考與認同政治。(這本小說連反派,都具對話性得不可思議!)

沒有。我們的教育中缺少這種訓練,也缺少這種討論的環境(或許臺灣這30年,漸漸有了)。

這個敘事的假設基底,是小說最「科幻」之處。官字二口一言堂內講幹話,草民自我思想言論檢查,才是真實。小說太具對話性,真真烏托邦。

回到「認同政治」。哈金出身於中國,中國是他的祖國,他在北美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寫作小說,獲得某些肯定。他的小說處理歷史記憶(《南京安魂曲》);處理權力、利益、認同纏身的刀痕與吻痕(《背叛指南》);這些小說通通不離政治,審視政治,批判中國當權者的治理。

《折騰到底》描寫男主角參加北美臺灣獨派的聚會,寫了一段關於「獨立」的認同差異。同段,還寫了西藏分離主義,但沒有寫到新疆伊斯蘭教分離主義。911之後,美國華府與中共攜手合作,中共在新疆牽制伊斯蘭教恐怖份子串連阿富汗,截斷後援。《折騰到底》的理想對話烏托邦,男主角孤獨而令讀者反思,不無欽佩的身影,拉回到現實政治中,仍有所趨避,其實並不折騰到底。

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有人在美國,也以臺灣的出身,如哈金一般,甚至超越哈金,好好嘲諷一下臺灣的認同與政治的正確性、表演性、游移性,以得清醒。

這一切,仍未逃離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總觀察:第三世界小說,不脫國族寓言。

這徵兆,其中當然有更大的結構使然。

因為,長遠來看,21世紀來個「台美共同防禦條約」,也不過就是宣告,如果又發生了RCA美商桃園廠所遺留工殤與污染,我們難道又要花半個世紀遺忘與埋單?或者,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從上到下,各行各業,垂涎美金的嘴臉,看到美國人就拜,在現實中再次真實上演,以致於《夜行貨車》、〈華盛頓大樓〉,不再是文本,而是冷戰格局的臺北政商利益結構,再次復活……這樣宿命的輪迴,是因為我們四百年被壓得太慘?不然,這麼低的標準,到底有什麼好雀躍的?
展開
日本異文化中的魯迅──從弘文學院入學到「退學」事件,青年魯迅的東瀛啟蒙
讀者評分
4.0
|
2018/06/27

我讀魯迅的作品,大概是高中(1995.9~1998.6)的暑期閱讀書目,第一本是《阿Q正傳》,當時「實在太聰明了」,自以為讀懂了,其實當然「呵呵」。

大學時又讀了一些,併著讀李歐梵的《鐵屋中的吶喊》、王德威的魯迅研究,以及一點點周作人。後來讀最多,常重讀的是《中國小說史略》與《古本小說鉤沉》,神入魯迅當時擘劃「古代小說研究」的準備工作、學術目的,以及建構的知識型態,並與一干學人攜手建構的學術場域,慢慢變成學術史視野的讀法了(但這路徑也有人研究了)。

翻找資料時,常讀到魯迅的雜文,看似隨意信手拈來的筆墨,其實譏諷甚深。譬如說談「官兵」、「強盜」常常混淆難辨的一篇雜文,對照嘉慶皇帝被剿匪雇傭軍坑騙的研究,實在看得啼笑皆非。今古互鑑,我覺得魯迅從沒過時。

近來,臺灣翻譯了一本著作,探究「魯迅」還沒成為「魯迅」之前,還是周樹人,留學日本速成班的他。

北岡正子《日本異文化中的魯迅──從弘文學院入學到「退學」事件,青年魯迅的東瀛啟蒙》

北岡正子研究周樹人在日本讀書的種種,例如到底「砍頭寓言」的真實性如何?

魯迅《吶喊‧自序》:「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魯迅1906年在日本仙台觀看幻燈片, 播映日人在東北對中國人行刑砍頭,刺激了他的覺醒和意識到影片裡那些麻木的「看客」才是問題所在。這個「砍頭寓言」變成魯迅棄醫從文,大病文人醫的敘事基石。

可是,這是真的嗎?

李歐梵指出這個幻燈片尚未找到,引起魯迅這段在《吶喊‧自序》中的追憶,可能是虛構的猜測。王德威則提醒我們注意魯迅「無中生有,以幻代真的能力」。

北岡正子以考證對此做出回應。除此之外,北岡正子著力於重回當時的語境:那股「速成班」的留日風潮,是在怎麼樣的教育脈絡下,影響了青年魯迅?

翻這本書,我想起了《到芬蘭車站》裡的那位青年馬克思。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的雙螺懸舞,又再次在研究的後見之明中,扎扎實實感受。

希望累積「後見之明」,能幫我們看清如今千絲萬縷的因果,淬煉出一點先見之明。
展開
龍床上的中國:是的,就是你想像中的歷代皇室荒淫實錄
讀者評分
2.0
|
2018/06/27

歷史科普—龍床上的中國

是說,看這本,就不用看馬克夢(Keith McMahon)那二本漢到遼、宋到清的后妃研究?(被毆飛)

本書是歷史科普,筆調詼諧調侃,但每篇多留有徵引文獻,可供有心讀者,回到文獻脈絡中驗證所言。

看這本歷史科普的生花妙筆,《左傳》諸國部分貴族,實在亂倫到不行。

有人說,不用看這本啦,廿四史的后妃傳記拿出來讀就是了。

是厚,我只看了左傳中南子的相關內容、趙飛燕、趙合德、賈南風、武則天、隋煬帝,都是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及拿明代后妃的研究對讀《明史》相關篇章,其餘真是時間不夠、力有不逮。

譬如唐太宗從秦王時期,就性好漁色,喜歡接收兄弟、屬下老婆(也許是胡人傳統)。他是服食丹藥,壯年而歿的。

這些丹藥,荷蘭高羅佩《中國古代房內考》認為固然是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但通過「壯陽固本」、「還精補腦」的手段來達成,在古代養生論述中,亦時有所見。

看這本書前,我還真的不知道唐太宗是這樣死的,滿是洗腦的「天可汗」、「貞觀之治」。這篇引了《舊唐書》〈太宗紀〉、〈郝處俊傳〉、〈憲宗紀〉、趙翼《廿二史劄記》的評論。
展開
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
讀者評分
4.0
|
2018/06/27

本書一瓣瓣掰開「 櫻花」在語言網絡中,能指、所指交會編織的蕊心,挹芬流淌螢火蟲之墓,築戰後大廈—裡外皆是風景,奪目然不忍逼視。

本書屬於歷史人類學領域,關注「櫻花」象徵體系的內涵與影響力。但可借鏡為 物質文化研究 的方法論、觀點,重回語境脈絡化的功夫,找出切入對象與逼近的路徑,而惠我良多。

其中一章,可見作者取徑歐美歷史學的影子。

第五章 天皇的兩個身體──主權、神政、軍國主義化
對照
[德] 恩斯特·康托洛维茨 《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
這章與後書,也讓我想到黃金麟的國體、身體與戰爭研究。
展開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第7冊)
讀者評分
5.0
|
2018/06/27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大版

看了羅威廉(William Rowe)《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大版,初步感想,以譬喻來說,如果清政府是一間公司,這本書可以讓你清楚理解,這間公司面臨什麼問題?(英國與荷蘭也曾有東印度公司,所以這種類比,不全然不倫不類),管理階層如何因應?有沒有效?看歷史對我而言,一直都是在學管理學。只是觀念、工具、問題,以及「人」不一樣——其實,細究下,有「一樣」之處。

與一般推崇所謂「國父」不同,本書綜合他人研究成果,指出孫逸仙所面臨的競爭對手、研究者對他的定位,以及其後追認的建構歷程。

對於清朝滅亡後的走向共和,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循環」中,城市菁英所扮演的角色,有某種解釋效力(最後一章與結論,把這股動力追溯到1911前50年到100年的變化軌跡)。因此,某些觀察晚清的指標,也可以拿來觀察現在的中國。

難怪西方某些有歷史學背景的學者,可以坐上國家治理高位。對局勢與演變,分析得這麼透徹,真是不簡單,也可作為人文經世致用的觀察面向。

對照這本書,深深感嘆那些腦海中,到目前仍只裝國編本中國歷史、臺灣史(而缺少400年以上東亞史、全球史框架),那些資料彙編與歷史敘事,除了建構或這個、或那個「國族認同」、「民族主義」之外,幾乎沒有別的東西。

對,我是在反思1998年前的我。昔我往矣,對話以及,告別。
展開
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
讀者評分
5.0
|
2018/06/27

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1947年11月21日-)有三本書,在臺灣翻譯出版,《未知的海峽》(原文出版年份2012)、《臺灣的未來》(2005)與研究中日關係的《一山二虎》(2010)。

卜睿哲雖然沒有預見2014年的「318」事件,但他的論述框架,卻包含了假如有了318事件與其影響,將會如何的觀點。

例如他在 《臺灣的未來》中認為:
中國領導人或許有其他理由覺得邦聯制太缺乏吸引力,因此基於原則、而非基於實用的考量逕自拒絕了它。其中一個理由是連戰公布其方案不久就出現了,那就是滑坡問題。中國一個不具名的官員告訴臺灣一份報紙說:「如果臺灣試圖建立『邦聯』,中過境內少數民族居住的自治區,如新疆、西藏、內蒙古都會跟進,有樣學樣,中國將會偏離統一的方向,甚至在『邦聯』還沒建立之前就分裂了。」(頁320)
卜睿哲評論道:
這個說法可能提供線索,讓我們理解北京為何從根本就排斥臺北的統一方案。中國領導人可能認為,追求一種臺灣具有主權的政治結合—或許就是邦聯—會傷害到他們對其管轄領土之根本權威。對他們而言,接受政治結合之內有另一個平等的主權單元,尤其這個單元還是以民主方式組成,會傷害到中國政府獨具主權的地位,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先鋒角色。因此,北京可能覺得別無選擇,只能提議臺灣依一國兩制原則自治,因為北京已經把它和國內的統治牽扯在一起思索了。(頁320)
所以,卜睿哲這樣建議兩岸領導人與人民這樣思考(摘自《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頁336):
假設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向北京讓步,中國從本區域霸主的意圖學到教訓,絕不會是鼓勵在其他議題如朝鮮或東亞海上等方面溫和、寬容;在這方面,美國的友人和盟邦就對了。美國對臺政策持續不變並不保證中國在其他地區的行動會支持維持現狀,但它會增加北京如此做的可能性。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有創意地處理臺灣問題,適當尊重臺灣的意見,會讓人對中國會是怎麼樣的大國有正面評價。如果北京採取比較侵略性的做法,依賴施壓和恫嚇,會讓人有理由關切它的意圖。在這方面,臺灣就成為東亞礦井中的金絲雀。
權力過渡的動態牽涉到兩岸如何處理他們歧異。維持相互說服的典範會有益於區域的穩定以及臺灣的利益。如果臺灣的領導人和人民選擇透過此一過程解決基本爭議,美國沒有理由反對,因為它符合美國長期以來宣告的政策。說服的責任是落在中國肩上,它必須說服臺灣,讓臺灣相信它的做法符合臺灣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雙方陷入力量不對稱的典範,中國不顧臺灣的觀點施加壓力,臺灣和東亞都不會容忍。這時候,基於區域穩定與臺海和平,華府會傾向於替臺灣出面—尤其是臺灣努力自強的話。

好的政治與國際關係著作,不在於耍弄巫術與預言水晶球,而在於論述、論證出可能的方向,給予全方位的觀點,並且予以準備。儘管準備的方案,不是塵封在檔案裡,就是當紅炸子雞。

唐耐心曾經在《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關係大揭秘》(原書哈佛大學2011出版)描述卡特政府手忙腳亂於準備起草《臺灣關係法》的情形,以因應美華府與中華民國正式斷交所需。即使如美國之強,準備仍很重要。

卜睿哲早不在其位,但著作的理論框架,仍值得一讀。事實上,我更喜歡用「後見之明」檢驗這些書籍,讓我更清楚知道學術研究之所以可貴,而知所致用,後而知所侷限。

所以,對我而言,重點在於學習建立這樣的論述框架,這樣的準備,以及訓練這樣人才的教育,而不在於追求「精準預測」。
展開
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
讀者評分
4.0
|
2018/06/27

論殺戮

「殺死敵人那一刻,我自己的一部份也被殺死了。」

因為研究需要,而看這本書。這本書同時也是美國國防部推薦給士兵的作戰指南。

它研究士兵殺人的心理狀態,本書有道德矛盾:它很可能增進了戰場上的殺戮,但也揭示了即使是士兵,多數人類其實厭惡殺死同類(如果你認為相反,應該好好看這本書),近距離殺死敵人很容易產生心理創傷。反之,距離越遠,殺人的創傷就越能避免。

由於我們充斥在模擬血腥、殺戮的視覺環境,它容易混淆我們的感官與減敏—事實上,美國國防部對遙控無人機的投彈,有戰爭倫理的研究。因為操控者根本不在戰場的現場,親歷殺戮的創傷反餽,降得很低。許多人認為「戰爭倫理研究」很矯情,但看完這本書,大概會改觀。

這裡頭提到刺刀殺敵—多數已經發生的戰爭,經過研究與統計,士兵都很厭惡刺刀殺敵。這裡頭又有個矛盾:
1.刺刀很難有效殺死敵人(不是每個人身手都如《殺破狼》的吳京與甄子丹)。士兵寧願用槍托砸或者劈,而不願用刺刀。
2.刺刀會產生親密的創傷,對殺人者。眼睜睜看著對方被殺人者刺入致命一刀,血水噴濺或肚破腸流,會造成殺人者的創傷症候群,難以發揮作戰能力。

殺人與厭惡殺人,銘刻在我們的基因裡,我們同時有侵略與互助的遺傳(《科學人》有篇文章談過,待補)。除了基因,本書也談到文化、社會的因素,研究這看似矛盾的情況。

近三、四百年來,中外由於印刷普及,留下很多戰爭親歷文字,不妨以此形成新框架檢視。
展開
童年人類學(上下冊)
讀者評分
4.0
|
2018/06/27

如果妳/你飽讀各派育兒書、各派教養理論,說得一口好教育,也帶得一手好小孩與好學生,同時,你又隱約知道這些理論學科的基礎假設,如果被質疑,即使在「現場有用」,也不代表因果關係建立得起來。觀察現象裡,某些做法「有用」,不代表背後道理是我們假設的那回事(這在量子物理學很常見)。

如果妳/你喜歡《背離親緣》與《自閉群像》挑戰20世某些教育學、心理學對人類的化約論,努力建立另外多種系譜,從中又各畫出光譜,那麼,《童年人類學》是你不可錯過的教育理論對話參照系。

生命有其出路,或此或彼。沒有100%照書養不會死,但焦慮會壓死父母與小孩。《童年人類學》讓你知道這世界有很多小孩,是以全然不同於我們的價值觀與教養方式,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看到宥勝撕女兒玩具受公審,我聯想到我讀《童年人類學》,以下分享一點點心得:

《童年人類學》認為:

一、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有文化缺陷,而自以為放諸四海皆準:
人類學裡有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至少可追溯到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一書,這項傳統提醒了我們心理學存在著受限於特定文化的缺陷。米德的著作削弱了心理學家霍爾聲稱壓力是青少年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說法。另一個比較不為人知的例子,則是馬凌諾斯在更早之前根據自己在特羅布里恩群島從事的田野調查,以批判弗洛伊德的伊底帕斯理論。而放諸四海皆準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例如皮亞傑的理論),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原因是跨文化比較研究,揭露了文化與學校教育的經驗具有深遠而且出人意料的影響。歐克絲與席埃芙琳對於成人與兒童間的語言互動所進行的分析,也顯示了在非西方社會所得到的民族誌研究,可以用來「打破」對主流發展心理學文獻當中的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主張。

二、挑戰母嬰依附理論
羅伯‧勒文挑戰心理學當中最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母嬰依附關係。勒文從觀察非洲務農的古西人發現,母嬰之間有可能只存在「弱依附」關係(即不是普世皆是「強依附」)。……古西族的母親雖然對嬰兒發出的求救訊號回應迅速,對於嬰兒的其他口語發聲,例如牙牙學語,卻是置之不理。……等到他們開始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她們使用的語言也都是命令與威脅,而不是讚美或問句。儘管古西族的母親具有這些明顯可見的「病理」徵象,勒文和他的同僚(他們研究古西族已有數十年之久)卻未發現廣泛情感缺陷的跡證。

三、西方發展心理學的學科「問題」
他因此提出,過度宣稱四海皆準定律的問題來自於兒童發展領域的雙重身份:一方面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倡議運動,宣揚以人道的方式對待兒童;另一方面,又是一種科學研究活動,致力於尋求知識與理解。

我的心得:
為什麼你(我)會將傅柯「知識考古」、「生命政治」、「國家權力」的觀點,拿來觀察與批判社會各面向的議題,保持敏銳的洞察與自主,而獨獨沒有檢視「發展心理學」?

你(我)要問你自己,對於小孩,對於成長,你到底在焦慮什麼?為什麼會要那麼追求所謂的「好」?為什麼要在社群媒體上演出「好」爸媽?教養出「好」子女?

為什麼會比較?為什麼要學法國媽媽,芬蘭爸爸?為什麼你會因為不夠「好」而自責?而內疚?不夠快樂、正向又高工時不在家,把親職外包的父母,再加上自責與內疚?這其實是一種教育產業心理遊戲吧?讓父母掏錢買贖罪券—只要讓父母以為「有用」,不管是否真的「有用」,也不管這個「用」是什麼樣的「用」。

為什麼那些所謂的「好」的主流,是那麼的政治正確?而同時,「兒童」的領域,卻又是一個「學科」,被納入國家衛生與發展的科層體制的一環—在此體系中挹注資源,「致力於尋求知識與理解」?

你與孩子,到底被整個體系擺在哪裡?你們又將往何處去?你知道嗎?

啊,你怎可以只讀「發展心理學」,不讀《童年人類學》?

在現代社會,無可避免得用一門學科的論述,對話與對抗另一門學科的霸權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