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挤爆医院新开的学习困难门诊(组图)
新闻来源: 谷雨星球 于2024-10-23 20:43:3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大家好,我是Icey,从业多年的心理人。
没想到吧,如果成绩不好,可以去医院挂号看门诊了!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还以为是恶搞的梗图,没想到有人还真去挂到了号。
北京前脚有了「拒绝上学门诊」,上海后脚还推出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专门针对数学、物理、化学不好的孩子,每个号316元,一推出马上被约满,火爆程度堪比抢春运车票。
这个新闻出来后,几十万篇帖子瞬间涌了出来,每个评论区都吵翻了天。
有人嘲讽满满:学习不好就反思孩子是不是不够努力,这种小问题还专门开个门诊去治,是家长和孩子太过娇气,也是社会的退步。
有人却说,国外早有了关于学习障碍的门诊,如今中国也有了,是社会认知的开放和进步。
「如果从医学角度确认孩子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学习困难,也是给家长的焦虑松了绑,至少不用过于逼孩子」。
还有一大批成年人发出呼吁:开个「上班困难门诊」吧,我已经病入膏肓!
事实上,对于研究心理和教育多年的人来说,学习障碍从来是值得成年人认真重视的问题。来自温州医科大和华师大的一次流调数据也发现,小学生大概8%有学习困难的苦恼。
而如今这个话题受到空前关注的同时,我又翻阅了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了些许更加令人意外的结论。
孩子学习困难,背后的真实成因过去,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通常被认为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开小差,不认真,态度不好,从老师到家长都极少会认为这是一种病症。
那么,为什么现在为什么又突然成为了可以在医院治疗的病?
事实上,关于「学习困难」的界定,目前为止医学界都尚未达成一致。最早「学习困难」的术语来源于教育学领域,成因被认为相对复杂,可能是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也可能是家庭因素、情绪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主任医师、儿童心理治疗师于得澧曾在采访中说:从学习困难门诊开诊的前10个月数据看,共接诊2792人次,其中精神发育迟缓、注意缺陷与多动患儿比较集中。
在诊断中,医生通过多方面检查评估,尽可能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综合干预。比如: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就分诊到对应科室干预。
学习困难门诊仿佛一个大漏斗,筛出具体导致困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令人痛心的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不仅仅是生理,还有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早在1985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的忻仁娥和唐慧琴医生就做了一个研究,想探究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困难。她们联合全国15个省市,对全国5284名儿童进行相关研究。
其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有3084名,成绩优良的对照组孩子为2200名。
研究者先让家长详细填写一个问卷,包括:儿童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家庭及父母情况,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等31个问题。还有从美国引进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共113个条目,9个调查维度。
所有儿童也需要完成注意力检查量表、智力量表(韦式&比内)、以及由教育学院的命题教师采用机械抽样法,编成的适合各年级语数外的混合试卷,进行水平测试。另外还测量了模仿作图、朗读等非标准化考试。
结果发现:学习困难的症状,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检出率是48.9%,男生的适应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 年龄分布方面,8-10岁三组最高,占比达51.8%,超过一半。而父母最关心的学习困难问题,一个意料中的原因来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是否和睦、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态度是否一致、是否严厉管教责打等。
从家庭环境到学习困难,是一个环环相扣、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
比如,家庭气氛紧张和各种不良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的发挥;不良环境导致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继而出现学习困难。家庭与学校等采用不适当的方法进行管教,导致或加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 尤其是说谎逃学等行为问题。
这也进一步说明,更多的时候,需要改进教育方式的是家长,而不是那些被认为「学习困难」的孩子。
美国全国儿童健康的调查,曾发现有过四次或四次以上不良经历的学生,被诊断为学习或行为障碍的可能性是其他学生的32倍。而这些不良经历可能是下面这些,大家不妨对号入座一下,提前预防:
经济困难
父母离婚或分居
父母去世
父母在监狱服刑
目睹成人、家庭暴力
邻里暴力的受害者或目击者
与患有精神疾病或有自杀倾向的人住在一起
与有酒精或毒品问题的人住在一起
因种族/民族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评判
国外学习障碍者的现状
让我们把视野拉到别的国家看看,情况是否会不同呢?
实际情况是,在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存在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问题。
所以,2017年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NCLD)出版了《学习障碍状况:了解五分之一的学习障碍》,其中使用了2015-2016学年的数据来研究和阐述学习障碍和注意力障碍儿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 2019 年的人口,五分之一代表了20%,而这代表着美国有 6560 万名学习和注意力问题的人(美国人口普查局)。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小数字。
美国中小学学生人数约为5660万,20%即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学习和注意力问题,这意味着有1120万名学生。
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辍学率几乎是所有学生的三倍。而未解决的学习和注意力问题,导致了从学校到监狱的过渡。
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一半患有学习障碍或相关问题的年轻学生曾一度卷入司法系统,大学入学率和毕业率低于同龄其他学生。
这些障碍不仅仅指的是教育方面。
NCLD报告指出,与没有学习障碍的成年人相比,只有46%的适龄学习障碍成年人就业。有学习和注意力问题的成年人失业的可能性,是没有学习障碍的同龄人的两倍。
在我们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班里可能总有几个同学,无论如何都学不好,天天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讽,所有人都认为是他们不努力,但没人思考过,或许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存在自身无法跨越的障碍。
毫无悬念地,在每一次的教育分流中,他们都成了第一批被筛下去的人。他们后来去了哪里?如今在做什么工作?很少有人知道。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有了学习困难门诊,家长们都趋之若鹜的原因——如果真能治好学习差的病,倾家荡产也要给孩子治,绝不能让他们因为学习障碍而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人。
■摘自NCLD 2017 年《学习障碍状况:了解五分之一的学习障碍》
病耻感的消退作为心理工作者, 我看到学习困难门诊被开设出来、被更多人看见,心里是很高兴的。
正如最近B站大火纪录片《没关系,是坏情绪啊》中讲述的,那些患上抑郁、焦虑的孩子,和他们身后一起并肩奋战的家长和医生,过去那些病耻感极强的病,如今正在越来越被大众接纳和正视。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量的医疗从业者、教育从业者也都在努力推进着精神卫生疾病的科普,不断洗礼着大家对于精神卫生疾病的态度。
我也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再谈到抑郁症、学习障碍,就如同讲到感冒、发烧一样自然。
■从里面的孩子和家长身上,有时候也仿佛看到了自己
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点,或许我们能从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NCLD)得到启发。
他们一直在做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完全无法胜任K12学习,其实是因为患有特定学习障碍(SLD),一种基于大脑的疾病,会影响个人的阅读、写作和做数学的能力(例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
根据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被认定为SLD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服务,以及免费和适当的公共教育。在2020-2021学年接受IDEA残疾服务的13%的美国学龄人口中,34%的人接受了SLD作为主要残疾服务。
同时,医疗体系也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比如莫里斯中心是美国仅有的完成并公布了三项为期5年政府资助的研究结果的诊所之一。他们的研究发现,进入该计划的个人通过为期9周的课程,在阅读表现上快速增长,并具有长期的好处。
干预后,每个儿童的左颞顶区域(主要是上颞回的后部)的激活急剧增加,这种激活特征与正常阅读的儿童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在大脑神经网络中建立新的桥梁。
他们甚至帮助学习障碍的成年人提高语言/学习技能(阅读、写作、拼写、理解、口语/表达、记忆和批判性思维)、感官处理、感官处理、注意力和行为技能,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进入职场,获得工作。
当然,在我们的身边,真正患有生理上重度学习障碍的孩子,或许只是少数。
更多的孩子,其实只是因为在这个焦虑、内卷、超前学习的当下,被各种高分牛娃映衬成了爸妈眼里的「学习困难者」。
而孩子最近是不是有进步,他是否拥有独特的爱好,以及他是否因为性格好而受别人欢迎,统统不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学习困难门诊一开门就涌进了数千名家长的原因。
■《纽约时报》曾写过一篇报道,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达不到预期就是「病」,于是通过其他渠道弄到了多动症的诊断,给孩子开了所谓「聪明药」,走上滥用处方兴奋剂的道路
没想到吧,如果成绩不好,可以去医院挂号看门诊了!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还以为是恶搞的梗图,没想到有人还真去挂到了号。
北京前脚有了「拒绝上学门诊」,上海后脚还推出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专门针对数学、物理、化学不好的孩子,每个号316元,一推出马上被约满,火爆程度堪比抢春运车票。
这个新闻出来后,几十万篇帖子瞬间涌了出来,每个评论区都吵翻了天。
有人嘲讽满满:学习不好就反思孩子是不是不够努力,这种小问题还专门开个门诊去治,是家长和孩子太过娇气,也是社会的退步。
有人却说,国外早有了关于学习障碍的门诊,如今中国也有了,是社会认知的开放和进步。
「如果从医学角度确认孩子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学习困难,也是给家长的焦虑松了绑,至少不用过于逼孩子」。
还有一大批成年人发出呼吁:开个「上班困难门诊」吧,我已经病入膏肓!
事实上,对于研究心理和教育多年的人来说,学习障碍从来是值得成年人认真重视的问题。来自温州医科大和华师大的一次流调数据也发现,小学生大概8%有学习困难的苦恼。
而如今这个话题受到空前关注的同时,我又翻阅了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了些许更加令人意外的结论。
孩子学习困难,背后的真实成因过去,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通常被认为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开小差,不认真,态度不好,从老师到家长都极少会认为这是一种病症。
那么,为什么现在为什么又突然成为了可以在医院治疗的病?
事实上,关于「学习困难」的界定,目前为止医学界都尚未达成一致。最早「学习困难」的术语来源于教育学领域,成因被认为相对复杂,可能是智力问题、视听感知觉异常、神经功能损害,也可能是家庭因素、情绪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主任医师、儿童心理治疗师于得澧曾在采访中说:从学习困难门诊开诊的前10个月数据看,共接诊2792人次,其中精神发育迟缓、注意缺陷与多动患儿比较集中。
在诊断中,医生通过多方面检查评估,尽可能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综合干预。比如: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就分诊到对应科室干预。
学习困难门诊仿佛一个大漏斗,筛出具体导致困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令人痛心的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不仅仅是生理,还有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早在1985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的忻仁娥和唐慧琴医生就做了一个研究,想探究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困难。她们联合全国15个省市,对全国5284名儿童进行相关研究。
其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有3084名,成绩优良的对照组孩子为2200名。
研究者先让家长详细填写一个问卷,包括:儿童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家庭及父母情况,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等31个问题。还有从美国引进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共113个条目,9个调查维度。
所有儿童也需要完成注意力检查量表、智力量表(韦式&比内)、以及由教育学院的命题教师采用机械抽样法,编成的适合各年级语数外的混合试卷,进行水平测试。另外还测量了模仿作图、朗读等非标准化考试。
结果发现:学习困难的症状,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检出率是48.9%,男生的适应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 年龄分布方面,8-10岁三组最高,占比达51.8%,超过一半。而父母最关心的学习困难问题,一个意料中的原因来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是否和睦、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态度是否一致、是否严厉管教责打等。
从家庭环境到学习困难,是一个环环相扣、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
比如,家庭气氛紧张和各种不良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的发挥;不良环境导致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继而出现学习困难。家庭与学校等采用不适当的方法进行管教,导致或加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 尤其是说谎逃学等行为问题。
这也进一步说明,更多的时候,需要改进教育方式的是家长,而不是那些被认为「学习困难」的孩子。
美国全国儿童健康的调查,曾发现有过四次或四次以上不良经历的学生,被诊断为学习或行为障碍的可能性是其他学生的32倍。而这些不良经历可能是下面这些,大家不妨对号入座一下,提前预防:
经济困难
父母离婚或分居
父母去世
父母在监狱服刑
目睹成人、家庭暴力
邻里暴力的受害者或目击者
与患有精神疾病或有自杀倾向的人住在一起
与有酒精或毒品问题的人住在一起
因种族/民族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评判
国外学习障碍者的现状
让我们把视野拉到别的国家看看,情况是否会不同呢?
实际情况是,在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存在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问题。
所以,2017年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NCLD)出版了《学习障碍状况:了解五分之一的学习障碍》,其中使用了2015-2016学年的数据来研究和阐述学习障碍和注意力障碍儿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 2019 年的人口,五分之一代表了20%,而这代表着美国有 6560 万名学习和注意力问题的人(美国人口普查局)。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小数字。
美国中小学学生人数约为5660万,20%即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学习和注意力问题,这意味着有1120万名学生。
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辍学率几乎是所有学生的三倍。而未解决的学习和注意力问题,导致了从学校到监狱的过渡。
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一半患有学习障碍或相关问题的年轻学生曾一度卷入司法系统,大学入学率和毕业率低于同龄其他学生。
这些障碍不仅仅指的是教育方面。
NCLD报告指出,与没有学习障碍的成年人相比,只有46%的适龄学习障碍成年人就业。有学习和注意力问题的成年人失业的可能性,是没有学习障碍的同龄人的两倍。
在我们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班里可能总有几个同学,无论如何都学不好,天天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讽,所有人都认为是他们不努力,但没人思考过,或许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存在自身无法跨越的障碍。
毫无悬念地,在每一次的教育分流中,他们都成了第一批被筛下去的人。他们后来去了哪里?如今在做什么工作?很少有人知道。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有了学习困难门诊,家长们都趋之若鹜的原因——如果真能治好学习差的病,倾家荡产也要给孩子治,绝不能让他们因为学习障碍而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人。
■摘自NCLD 2017 年《学习障碍状况:了解五分之一的学习障碍》
病耻感的消退作为心理工作者, 我看到学习困难门诊被开设出来、被更多人看见,心里是很高兴的。
正如最近B站大火纪录片《没关系,是坏情绪啊》中讲述的,那些患上抑郁、焦虑的孩子,和他们身后一起并肩奋战的家长和医生,过去那些病耻感极强的病,如今正在越来越被大众接纳和正视。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量的医疗从业者、教育从业者也都在努力推进着精神卫生疾病的科普,不断洗礼着大家对于精神卫生疾病的态度。
我也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再谈到抑郁症、学习障碍,就如同讲到感冒、发烧一样自然。
■从里面的孩子和家长身上,有时候也仿佛看到了自己
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点,或许我们能从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NCLD)得到启发。
他们一直在做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完全无法胜任K12学习,其实是因为患有特定学习障碍(SLD),一种基于大脑的疾病,会影响个人的阅读、写作和做数学的能力(例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
根据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被认定为SLD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服务,以及免费和适当的公共教育。在2020-2021学年接受IDEA残疾服务的13%的美国学龄人口中,34%的人接受了SLD作为主要残疾服务。
同时,医疗体系也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比如莫里斯中心是美国仅有的完成并公布了三项为期5年政府资助的研究结果的诊所之一。他们的研究发现,进入该计划的个人通过为期9周的课程,在阅读表现上快速增长,并具有长期的好处。
干预后,每个儿童的左颞顶区域(主要是上颞回的后部)的激活急剧增加,这种激活特征与正常阅读的儿童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在大脑神经网络中建立新的桥梁。
他们甚至帮助学习障碍的成年人提高语言/学习技能(阅读、写作、拼写、理解、口语/表达、记忆和批判性思维)、感官处理、感官处理、注意力和行为技能,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进入职场,获得工作。
当然,在我们的身边,真正患有生理上重度学习障碍的孩子,或许只是少数。
更多的孩子,其实只是因为在这个焦虑、内卷、超前学习的当下,被各种高分牛娃映衬成了爸妈眼里的「学习困难者」。
而孩子最近是不是有进步,他是否拥有独特的爱好,以及他是否因为性格好而受别人欢迎,统统不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学习困难门诊一开门就涌进了数千名家长的原因。
■《纽约时报》曾写过一篇报道,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达不到预期就是「病」,于是通过其他渠道弄到了多动症的诊断,给孩子开了所谓「聪明药」,走上滥用处方兴奋剂的道路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
|
12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学习园地】【爱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