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心血管,可以预防风险?(组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4-09-05 19:35:38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心血管疾病,不仅会危害全身多个器官,还是全球最主要的死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坚持“年检”,防止心脑病变。然而,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的研究发现,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各有最佳筛查间隔。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刚
不同风险人群,各有最佳筛查间隔
目前,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指导心血管疾病筛查间隔的相关临床指南,主要基于医生经验和专家共识,且国内外指南对非高危人群的筛查时间间隔有着不同建议。
比如,美国指南推荐20岁及以上人群每4~6年筛查一次;欧洲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每5年筛查一次;中国指南推荐35岁以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每2~3年筛查一次。
这些建议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心血管疾病低风险人群来说,频繁筛查不仅增加医疗资源消耗,还可能给个人带来心理、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对较高风险人群来说,过长的筛查间隔可能导致错过早期干预机会。
低风险人群:每6年进行一次心血管风险评估;
中低风险人群:每3年进行一次心血管风险评估;
中高风险人群:每2年全面检查一次。
本次新研究纳入28624名参与者数据,以上3类风险人群的划分依据是,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低于5%、5%~7.4%和7.5%~9.9%。
结果还显示,估计在10年内,新筛查策略可预防约11.3万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
新筛查策略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低风险人群进展到高风险状态的概率较低。研究发现,低风险人群平均需要10.5年才会进展到下一个风险类别,而中风险人群需要5.3年。
对风险较低人群延长筛查间隔,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将更多资源集中在高风险人群管理上。
研究估算,采取新筛查策略可在10年内为我国节省医疗费约82亿元。
3类风险人群,分别查什么?
低风险人群通常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较少的个体,一般年龄偏低,血压、血脂正常且无糖尿病,没有吸烟习惯等。
中低风险人群可能有少量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轻度升高、处于糖尿病前期等。
中高风险人群则存在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血脂明显升高、糖尿病、长期吸烟等。
1
低风险人群
推荐筛查项目包括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以及心电图等。
建议平时通过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比如采取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措施。
2
中低风险人群
除了上述低风险人群的基础评估项目外,中低风险人群还可视情况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等。
平时建议积极控制已知危险因素,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必要时遵医嘱开展药物干预。
3
中高风险人群
防控重点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及时通过药物强化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并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启动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女性心血管病,晚发但严重
多数女性不吸烟、不酗酒、没有不良生活嗜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人群。
事实上,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年龄高峰虽然比男性晚10年,在45~54岁后显著增加,一旦发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通常高于男性。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女性激素发生改变所致。
此外,女性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多表现为心慌、心悸、气短、胸闷等,可能与更年期症状混淆。这些非典型症状会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
尽管女性在早期可能因相关激素而受到保护,但如果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就可能减弱激素的保护效果,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尤其是年轻女性,如果有家族史,患病年龄可能更早。
2023年,当代杰出心脏病学大师尤金·布劳恩瓦尔德教授在《欧洲心脏杂志》发文指出,要想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具体来说应做到7点:
“坏胆固醇”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少吃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
血压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以内
减少钠盐摄入、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
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尔/升
饮食方面多选择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也有助降血糖。
坚持健康饮食习惯
尽量选择低脂、低盐、低糖、高膳食纤维食物,少吃饮料、罐头等加工食品。
从不吸烟或戒烟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炎症反应,促进斑块形成,同时加重心肌缺血。吸烟还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
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使心率达130次/分钟左右。
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
肥胖者常合并血脂、血糖、血压异常,共同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心血管疾病预防管理指南指出,体重指数在25及以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刚
不同风险人群,各有最佳筛查间隔
目前,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指导心血管疾病筛查间隔的相关临床指南,主要基于医生经验和专家共识,且国内外指南对非高危人群的筛查时间间隔有着不同建议。
比如,美国指南推荐20岁及以上人群每4~6年筛查一次;欧洲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每5年筛查一次;中国指南推荐35岁以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每2~3年筛查一次。
这些建议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心血管疾病低风险人群来说,频繁筛查不仅增加医疗资源消耗,还可能给个人带来心理、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对较高风险人群来说,过长的筛查间隔可能导致错过早期干预机会。
低风险人群:每6年进行一次心血管风险评估;
中低风险人群:每3年进行一次心血管风险评估;
中高风险人群:每2年全面检查一次。
本次新研究纳入28624名参与者数据,以上3类风险人群的划分依据是,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低于5%、5%~7.4%和7.5%~9.9%。
结果还显示,估计在10年内,新筛查策略可预防约11.3万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
新筛查策略的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低风险人群进展到高风险状态的概率较低。研究发现,低风险人群平均需要10.5年才会进展到下一个风险类别,而中风险人群需要5.3年。
对风险较低人群延长筛查间隔,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将更多资源集中在高风险人群管理上。
研究估算,采取新筛查策略可在10年内为我国节省医疗费约82亿元。
3类风险人群,分别查什么?
低风险人群通常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较少的个体,一般年龄偏低,血压、血脂正常且无糖尿病,没有吸烟习惯等。
中低风险人群可能有少量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轻度升高、处于糖尿病前期等。
中高风险人群则存在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血脂明显升高、糖尿病、长期吸烟等。
1
低风险人群
推荐筛查项目包括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以及心电图等。
建议平时通过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比如采取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措施。
2
中低风险人群
除了上述低风险人群的基础评估项目外,中低风险人群还可视情况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等。
平时建议积极控制已知危险因素,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必要时遵医嘱开展药物干预。
3
中高风险人群
防控重点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及时通过药物强化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并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启动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女性心血管病,晚发但严重
多数女性不吸烟、不酗酒、没有不良生活嗜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人群。
事实上,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年龄高峰虽然比男性晚10年,在45~54岁后显著增加,一旦发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通常高于男性。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女性激素发生改变所致。
此外,女性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多表现为心慌、心悸、气短、胸闷等,可能与更年期症状混淆。这些非典型症状会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
尽管女性在早期可能因相关激素而受到保护,但如果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就可能减弱激素的保护效果,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尤其是年轻女性,如果有家族史,患病年龄可能更早。
2023年,当代杰出心脏病学大师尤金·布劳恩瓦尔德教授在《欧洲心脏杂志》发文指出,要想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具体来说应做到7点:
“坏胆固醇”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少吃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
血压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以内
减少钠盐摄入、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
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尔/升
饮食方面多选择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也有助降血糖。
坚持健康饮食习惯
尽量选择低脂、低盐、低糖、高膳食纤维食物,少吃饮料、罐头等加工食品。
从不吸烟或戒烟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炎症反应,促进斑块形成,同时加重心肌缺血。吸烟还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
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使心率达130次/分钟左右。
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
肥胖者常合并血脂、血糖、血压异常,共同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心血管疾病预防管理指南指出,体重指数在25及以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
|
来聊聊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