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6年成美墨供應鏈主力 遇「川普風險」怎應對?
![川普威脅上任首日就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和大陸的進口商品額外加徵關稅。圖為洛杉磯港1號貨櫃碼頭。路透](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2/06/realtime/31039617.jpeg&s=Y&x=0&y=0&sw=6000&sh=4000&exp=3600&w=800)
2018年,中美貿易戰猝然打響,全球供應鏈掀起劇烈震盪。華府對北京加徵關稅的措施,使企業紛紛重新審視生產和供應策略,亞洲製造業中心的格局也悄然改變。6年後的2024年,隨著「關稅俠」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這場供應鏈重構的故事進入新篇章。從伺服器到電子零件,台灣的角色從幕後走到台前,成為美墨市場的關鍵供應者,但此次,又遇上新的「川普風險」亂流。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