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I即時客服竟能幫忙寫程式?網友朝聖瘋玩 北捷:勿濫用公共資源

12強賽/台灣應援響徹東京巨蛋 清宮幸太郎:聲音大到不行

煩!Windows 11桌布APP新登場 竟暗藏暗黑功能「逼你棄用Chrome」

高中學習歷程遇ChatGPT再爆代筆危機 考驗大學這件事

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熱議與風潮,不少學生也開始運用輔助撰寫作業、報告。記者侯永全/攝影
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熱議與風潮,不少學生也開始運用輔助撰寫作業、報告。記者侯永全/攝影

美國科技公司Open 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用來代寫程式、寫小說、分析大數據,讓許多人擔心工作不保,國內也有高中生實測讓ChatGPT代寫心得、自傳,看見成果直呼「比自己寫得還完整」。過去屢傳民間業者代筆撰寫學習歷程檔案,如今靠免費軟體也能完成,師生憂心,AI軟體不僅衝擊人類工作型態,連最在乎公平性的考試招生都將受衝擊,大學教授如何進行書面審查,恐比以前更費功夫。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頭戲,可取代備審資料用於升學教育部要求大學各科系個人申請階段必採學檔、占分兩成以上,卻屢傳民間業者代筆、爭議不斷。如今新科技問世,有高中生請ChatGPT「寫一篇到法院旁聽的心得」,或輸入自己個性、興趣,並請它代寫一篇富含情感的自傳短文,成果讓學生驚呼比自己動手寫還完整,學檔真實性再受挑戰。

不具名高中教務主任表示,補習班、民間業者大發學檔焦慮財仍是現在進行式,但考驗不只一樁,ChatGPT提供免費代筆服務,已不是軍備競賽、城鄉差距的議題,教育部門應反思製作備審資料的意義,若仍僅注重撰寫心得、自述,卻連最基礎的「真實性」都顧不了,根本是詐欺升學。

國立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坦言,這項新科技確實很好用,沒道理不讓學生使用,也無法完全禁止,問題在於如何善用科技。若以大學審查為例,他認為,若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只參採書審,將難驗證資料是否出自學生之手,若大學端能搭配面試,多追問幾個問題,就能辨出真偽,「它可以取代寫文字,但無法取代人的理解能力」。

高雄中學校長莊福泰近來也與學生熱烈討論ChatGPT,但他觀察,這套軟體產出的內容缺乏情感,也缺乏真實情境的場景、內容雞肋,大學教授應該很容易察覺。他認為,若學生以機器人產製的內容作為基礎範本,再套入自己的架構,「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反之學校應教導學生如何善用AI,若只靠它代筆,學生反而失去一個好的學習機會。

高中生製作學檔,大學端肩負審查責任。台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曾元顯坦言,在AI影響下,「(審查)確實會有很大負擔」。他表示,要辨識是否由AI代寫得倚賴偵測工具,否則教授一口氣要看上百份資料也來不及;台灣也可參考美國申請入學設置「審查官」,待確認資料真實性且符合學校入學標準,再由各科系進行面試、筆試,讓招生審查專業化。

教育部表示,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僅是製作申請入學備審資料的來源之一,大學校系還會與學測、筆試、面試或實作等參採項目來綜合評價,並非唯一。

教育部也說,大學招聯會將提至常委會討論,並提醒各大學注意ChatGPT等軟體的影響,強化口試或規畫防範措施,未來也將蒐集各大學因應措施,再提出相關規範。

AI ChatGPT 個人申請 升學 學測 教育部 科系 面試

延伸閱讀

頂大個申看高中校名?網「體感」不一 過來人揭面試上榜關鍵

最新民調:種族列大學招生考慮因素 62%美國人說No

星雲大師獲頒一等教育專業獎章 未領過畢業證書但發出無數文憑

馬雲正在澳洲「走親戚」 43年笑容依舊

相關新聞

學檔疑淪軍備競賽 弱勢未交率高

學習歷程檔案是大學申請入學的必採項目,不過立委指出,高中學習歷程常被質疑淪為「軍備競賽」,根據一○八課綱第一屆至第三屆高...

醫學系採計社會科 專家:推升一階門檻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昨公告一一四學年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各校系參採學測考科,其中申請入學共二一六八個學系參與,以參採學測科目...

分發入學8月中放榜太匆促 台大建議教育部提前、盼115學年調整

國立台灣大學8月起接手大學招聯會召集學校,台大今天舉行113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校長陳文章會後受訪時說,最後一個...

迴響/防私校再短報 招聯會增加招生名額回流檢核機制

文化、大葉、真理、佛光等四所大學遭教育部認定未如實提報113學年招生名額,違反大學招生規定,預計將以私校法懲處,決策者最...

明年申請入學 僅34系參採英聽

近年來願意參採英聽的大學科系愈來愈少,根據大學甄選會統計,明年、一一四學年申請入學,僅剩卅四系參採英聽檢定,其中多半是國...

短報招生缺額持續延燒 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請辭強調「認知落差」

今年大學分發入學首度發生4所大學短報招生缺額,引發各界討論,其中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已向董事會提出請辭。他強調,佛光大學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