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衰竭亡!梵蒂岡曝光遺囑 要求銘文只刻1行字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因應川普新政策 管中閔籲政府做好這件事

巨大、美利達、達方怎麼打E-bike賽局?有哪些電動自行車產品?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文 康瓊之】

電動自行車在台北自行車展一字排開,昔日電子代工大廠、科技巨頭早已搶進E-bike賽局,產業的未來走向哪裡?

「今年會比去年好,但要回到疫情前的榮景,恐怕還得等到2026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展前的記者會上,桂盟董事長吳盈進穿著一身印有自家品牌logo的車衣現身。

今年各家主打的E-bike(電動自行車)款式與用途,無論是運動休閒、城市通勤,甚至是越野礫石車,幾乎都加上「電動」標籤,自行車的應用場景正在擴大。

「這5年展覽的主角都是E-Bike,但今年升級更明顯,」一名長期關注自行車產業的分析師舉例,電動登山車(E-MTB)當道,不少熱血騎士都著迷電助力帶來的暢快感。

美利達看準這股趨勢,協理張振墉表示,目前E-bike主打兩個客群,戶外運動者與城市通勤族,高毛利、歐美重視戶外運動的需求量大,為E-MTB快速成長的關鍵。

達方靠「三電系統」,搶下歐日訂單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發布《自行車產業景氣趨勢報告》指出,E-bike從2011年銷售量僅71.6萬台,到2022年一舉突破549萬台,成長近7倍,這兩年受庫存風暴影響些微下滑,但歐洲市場長期需求仍在成長中。

從宏碁體系分出的IT廠商達方早在15年前跨足自行車市場,2010年時曾為鍵盤之王,為戴爾、蘋果Mac主要供應商,但思考到消費電子生命週期太短,退出蘋果供應鏈。

由於達方掌握電動自行車最重要的「三電系統」,切進電池模組、電控等關鍵零組件,加上達方董事長蘇開建熱愛運動,於是踏進自行車產業。

與傳統自行車廠不同在於,達方具電子業出身的優勢,從設計、電控、車架、組裝全數掌握,善用併購策略達到製造高階E-bike一條龍。

達方發現ODM代工難接觸到一線消費者,因此2015年推出BESV品牌,「BESV創立5年就奪下將日本高階E-bike近兩成市佔,」一名自行車產業人士指出,預期今年BESV會成長相近三成。

腳踏車與IT代工其實是成熟產業,但這兩個產業過去沒有任何交集,「自從E-bike之後,機械業跟電子業發生化學變化,這對雙方是新的嘗試,」達方總經理蔡耀坤說。

巨大、美利達陷庫存之災 劉湧昌:已見隧道盡頭的光

兩年前,自行車龍頭巨大遇創立50年來首度公告延票,因疫情紅利退潮、滿手庫存,只因美國主力客戶Trek現金流吃緊,延後付款達120天。

今年1月新任巨大董事長劉湧昌指出,歐美市場谷底已經過了,訂單陸續回籠。

自行車雙雄的另個要角美利達,於3月中旬發布重訊宣布,業外虧損認列高於本業獲利,導致20年來EPS首度為負,每股盈餘虧損2.34元,因為美利達轉投資的美系單車品牌Specialized疫後虧損所導致。

美利達董事長曾崧柱說,仍需時間消化累積庫存,但高階車款受通膨影響較小,沒有庫存壓力,今年可望迎來復甦局面。

訪問中,曾崧柱不斷強調E-bike為目前主力。國內投顧報告預估,美利達今年E-bike與傳統自行車出貨量比例已接近一比一。

【延伸閱讀】

實支險理賠爭議延燒!跌倒、運動傷害,打PRP不賠了?誰決定理賠標準?

為什麼泰國曼谷容易受到「遠距強震」衝擊?

「對等關稅」台廠躲不掉?5張圖推敲川普打擊對象,台灣如何應變?

ChatGPT-4o圖片生成功能怎麼用?製作貼圖、風格漫畫3步驟一次看

哈佛研究:中年開始健康飲食是長壽關鍵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中國不玩關稅數字遊戲 卻密謀推倒美債?

美中貿易戰的規模令許多交易員措手不及,不僅引發全球股市的拋售潮,也波及美國國債市場。

川普關稅戰背後 一場不只是經濟的貿易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價目表,對台灣的稅率高達32%,令許多人驚訝的是,即使台積電上月已宣布對美國高達1600億美元的投資,台灣得到的關稅卻仍高於日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川普權力再大 比不上全球消費者

川普政治談判宛如直播秀,素人政治家擺脫過往外交禮節,也不同於傳統的嚴謹談判,因此更增加了世局的複雜性。

巨大、美利達、達方怎麼打E-bike賽局?有哪些電動自行車產品?

電動自行車在台北自行車展一字排開,昔日電子代工大廠、科技巨頭早已搶進E-bike賽局,產業的未來走向哪裡?

10種常見行為 都可能是成人ADHD症狀

當生活中各種煩人的事情接踵而來,很容易陷入在流沙裡動彈不得的無力感。如果這種感覺還伴隨著極度混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就有可能是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表現。

教養專家示警:把孩子養成巨嬰的4大錯誤

如何給孩子滿滿寵愛的同時,避免把他們寵壞成不懂禮貌、不貼心、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社會害蟲,是許多家長的課題。教養專家表示,如果不想把孩子養成巨嬰,務必避免犯下4種錯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