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穀物研討會聚焦健康雜糧 營養機能受關注
國際穀物科學與技術研討會今、明兩天在台舉辦,農糧署表示,共14國交流穀物雜糧產業的健康趨勢,台灣2項技術獲ICC審認為國際標準方法,也將參酌日本研發保健特性產品作法。
農業部農糧署輔導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11月26、27日與國際穀物科學與技術學會(ICC)攜手合辦「2024 ICC國際研討會」,共14國、160名專家學者,聚焦穀物雜糧產業「大健康」主題,交流發展趨勢。
研討會並鎖定米食多元應用、全穀食品、安全與追溯性、創新加工、健康與營養及機能性、農業淨零等6大範疇,分享各國產業做法。
農糧署科長宋鴻宜告訴中央社記者,以研發力強的日本為例,就有開發出保健特性的產品,包含混合超硬米、紫米等數種米後,運用酵素、後殺菌、加熱等處理技術,生產出有益穩定血糖、降低蛋白質等保健特性的新產品,這是國內會關注、參酌的產業發展趨勢。
她也說,農糧署輔導產、學、研代表組成會員主體,以團體會員身份於2005年加入ICC,2010年升格為公協會會員,參與大會年會、研討會接軌國際,多年前農糧署的科研計畫誕生的2項研發成果,包含「稻米新鮮度檢測」與「產地鑑定技術」,已獲ICC認證,成為國際標準檢驗方法,提供貢獻。
農糧署補充,台灣每4年與ICC合作辦理國際研討會,這次第5次合作,邀請到日本、加拿大、印度、西班牙、希臘、法國、美國、泰國、奧地利、 瑞典、義大利、德國及澳洲等國專家與會交流,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執行長陳剛毅、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林裕彬也都與會。
胡忠一致詞時說,研討會不僅是台灣米穀產業的國際展示舞台,更是技術創新與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機,期望透過跨國專家學者的交流,共同應對全球糧食挑戰、減少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對產業的衝擊,以及創造出更多消費商機,並讓國際市場認識台灣稻米產業的軟實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