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強迫英檢?打亂學校行事曆 教師團體籲暫緩強制抽測

棒球/王建民親自指導帛琉棒球隊 前大聯盟投手還為全隊簽名

持有2845部未成年性影像...黃子佼沒出席 委由律師和5被害人成立調解

劍指美國?學者分析共軍對台軍演目的 演練「區域拒止與反介入」

解放軍今(1)日組織陸海空軍及火箭軍於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搭配大陸海警局在台灣周邊海域開展執法巡查。圖/取自中國海警微信公眾號
解放軍今(1)日組織陸海空軍及火箭軍於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搭配大陸海警局在台灣周邊海域開展執法巡查。圖/取自中國海警微信公眾號

中共解放軍今(1)日宣布組織陸海空軍及火箭軍於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此次軍演是北京意在「川習會」前試探川普對台海的態度,「要看川普會為了台海和平付出多少代價」。他並指,這次演習的特色是演練「區域拒止與反介入」(A2/AD),假想敵就是美軍。

林穎佑目前在美國華府進行智庫訪問,他接受本報採訪表示,這次中共軍演的目標對象是美國,用意在試探川普對台海的態度,在「川習會」之前瞭解美國的態度跟底線。

他指出,在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才剛舉行會晤,關切台海和平之後,「他(中共)就立刻有這樣大的軍演打臉川普,就是要看川普會為了台海和平付出多少代價。現在就看美國怎麼出招。」他提到,川普比起拜登是更會運用武力展示國家實力的總統。

相較「聯合利劍—2024B」演習科目包含「要港要域封控」,此次軍演演習科目為「要域要道封控」。林穎佑認為,上次演習比較針對特殊港口,這次則更側重區域性的海域封鎖。

他進一步指出,這次解放軍對台軍演要連著解放軍軍艦2月曾到西太平洋,甚至到南太平洋、到澳洲,3月曾在北印度洋進行軍演等一同觀察,「我認為這就是『區域拒止與反介入』(A2/AD)的演訓」,希望把美軍拒止在外面,然後用海警船對台灣進行謀術。

林穎佑觀察,這一次解放軍轟炸機搭載了「鷹擊21」反艦飛彈,另外,航母山東號可能會如「聯合利劍2023」或「聯合利劍—2024B」一樣到台灣東南方巡弋,除了意在攻打台灣東部之外,也是扮演成假想敵,即介入台海的美軍,演練如何運用海空軍力量對付美軍。

此次環台軍演再次搭配海警於台島周邊海域執法巡查。林穎佑認為,大陸海警越來越扮演著隔離、封鎖台海第一線的兵力。他解釋,因為海警擁有執法權,不管是在金廈海域或者日前大陸海警船在東沙島海域的「圍困」,這些行動都是在展示其對於台海的能力,「解放軍是對付美軍,海警是用來封控」。此外,大陸也可藉由執法權來行使管轄權,屬於對台法律戰。

中共解放軍今(1)日在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此次軍演是北京意在「川習會」前試探川普對台海的態度,他並指,這次演習的特色是演練「區域拒止與反介入」(A2/AD),假想敵就是美軍。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中共解放軍今(1)日在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此次軍演是北京意在「川習會」前試探川普對台海的態度,他並指,這次演習的特色是演練「區域拒止與反介入」(A2/AD),假想敵就是美軍。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川普 川習會 美國 解放軍 軍演

延伸閱讀

歐盟3策略因應川普關稅 主席范德賴恩:有實力協商反擊

川普熱愛關稅38年來沒變過 直言「字典裡最美麗的詞彙」

不玩了?川普不捨喊馬斯克「即將回去」 最快這時間離開白宮

【即時短評】USTR報告無新意 川普磨刀霍霍才是真命題

相關新聞

「海峽雷霆」軍演 陸模擬打擊我天然氣接收站

共軍連兩日對台軍演,昨公布演練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在共軍東部戰區發布的影片中,可看到共軍首度公開以我天然氣接...

共軍宣布軍演「圓滿完成」 強調堅決挫敗台獨

在昨、今日持續對台軍演下,共軍東部戰區2日晚間宣布,「圓滿完成聯合演訓各項任務,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共軍...

回應賴17條 共軍演訓「多向抵近台島」

共軍東部戰區昨天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聯合演訓,首度納入「要域要道封控」,提升封鎖台海能力。大陸海警艦艇編隊昨同...

中共軍演!海警船航近馬祖東引海域 海巡驅離成立應變中心

中共東部戰區於今上午7時許發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執行聯合演訓,中國海警接續表示海警編隊將在我國周邊海域進行執法巡查。海巡...

外媒:共軍正強調台灣能源弱點

中共解放軍二日在台海軍演,網路社群一日傍晚流出一張中油LNG船航行路線圖顯示「在海上排徊」,網友質疑LNG船受解放軍軍演...

歐盟報告批北京對台立場 陸使團:「台灣問題」是紅線

歐洲議會於4月2日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及「共同安全暨防衛政策」兩項去年度執行報告的決議文,當中批評北京對台灣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