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就踏上戲劇之路 《波特小姐》露西波頓用時尚實驗帶來的樂趣
【photographs_PAUL FARNHAM/text_CHRISTINE LEE/creative director_JOEY LIN/styling_LEITH CLARK/hair_HALLEY BRISKER/makeup_JOEY CHOY/manicure_SABRINA GAYLE/digital operation_JOE WHITMORE/lighting_RUBY GRIFFITH/special thanks_CHRIS HOLLIS, CHIARA FERRACUTI, THE CHURCH STUDIOS】
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Harper’s BAZAAR 6月號封面之星Lucy Boynton,童年時期的波特小姐、迷幻藥成癮的伯爵夫人、搖滾之神的繆思未婚妻等,Lucy Boynton跟著一個又一個複雜的角色一起成長,且從來沒有忘記成為演員的初衷:「啟動好奇心,勇於探索世界的種種未知。」
在眾多令人矚目的新生代女演員中,說起話來輕柔卻堅定,充滿濃濃藝文氣息的Lucy Boynton,就像是一陣拂過田野的微風,每每登場大銀幕都令人驚喜,卻能展現驚人的內斂演技,並支撐起整部電影。在這賣緋聞、賣外貌、賣爭議、賣野心才能勉強出頭的好萊塢電影圈裡,她和同輩的不同之處,在於儘管其裡外都具備了一位優秀女演員該有的條件,但Boynton沒選擇隨眾起舞,而是善用這些條件,目標明確、穩扎穩打地走在自己從12歲就選擇的戲劇之路。
電影《波特小姐:比得兔的誕生》是Boynton踏入演藝圈的定錨之作,那年她僅12歲,卻早早就已立定決心要當演員──不是為了出名、金錢或華服,而是因為想盡可能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即使小小年紀,她就知道自己對探索世界無比嚮往,雖然在她之前,家裡從沒出過明星,但爸媽卻是促使她成為演員的幕後推手。
第一次走進片場就找到志業
原來,Boynton的爸媽都是記者,因工作的關係從小帶著她到處遊歷,鼓勵她體驗生活。「因為記者的天性是對世界保持好奇與開放之心,這影響我很深。我很小就知道,經驗和處境其實都靠自己創造和汲取而來,在這過程中,你會逐漸培養出對世界的理解與包容心,也明白自己終究是這廣袤世界中渺小的一塊拼圖。你必須啟動內心的好奇心,才能了解更多未知事物。」
爸媽教給她的隨遇而安和探索之心,驅使她點亮內心的好奇,勇於走出自己的小圈圈。她甚至把十歲那年遇到的演戲老師說的一句話謹記在心:「演戲不是把自己假裝成別人,而是去理解人類意識與行為的運作。」
Boynton在《波特小姐:比得兔的誕生》中飾演幼年波特小姐,小小年紀展露的大將之風,為她奠定事業的基礎,「從踏入劇組的那天起,我就被這個圈子徹底吸引住,決定再也不回頭了。」
隨後,她陸續飾演《搖滾青春戀習曲》中的小清新校花、《東方快車謀殺案》裡沉迷巴比妥以對抗喪親之痛的伯爵夫人,當然還有超級傳記鉅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皇后合唱團主唱Freddie Murcury的前未婚妻與繆思Mary Austin。
每個角色都像一塊拼圖,放在一起拼湊出Boynton個人成長的生命軌跡,也展現她驚人又多元的演戲天份。說到如何為每個角色做準備,Boynton的答案很「文青」──「絕對是大量閱讀,不管小說或非小說都讀。當你在為角色做準備時,雖然劇組已經準備好很多資料,但我會再盡可能額外蒐集關於這個角色的相關事實與環境;然後再放入自己的情緒,去了解她之所以會有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閱讀能夠了解作者如何用文字剖析角色的內心世界,再從中擷取可以幫助我入戲的元素。」
演戲就像飆車,要拉緊安全帶
Boyton對於挑選劇本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選那些讓她最有感、腎上腺素飆升最快的,就對了。「如果你可以在眼前立刻浮現那個角色的模樣,渴望立刻站在她的處境去看世界,都是很好的徵兆!」
她並舉例《搖滾青春戀習曲》中的Raphina,是她當演員以來首次遇到如此迷人又複雜的角色,她只得「拉緊安全帶,順著自己的感覺走」。不過如今回想起來,她認為每個角色在冥冥之中都互相牽引、補足,以一種預想不到的方式豐富了她的人生。畢竟每次面對新的挑戰,都像是深潛入陌生的情感水域,是冒險也是樂趣所在。
「我承認我很有野心,對工作也非常投入,喜歡挑戰極限,但說到底,我還是想用『樂在工作』的心來看待她。我真的不是那種『把自己往死裡逼,才能感受角色深度』的用力型演員!」她笑說。
但她也承認,在拍攝年底即將上映的電視影集《殘酷的愛:露絲艾莉絲》(A Cruel Love: The Ruth Ellis Story)時,就經歷了一段黑暗低潮。劇中她飾演活躍於1950年代的應召女郎艾莉絲,因謀殺情人被判死刑,也成為英國史上最後一位受絞刑而死的女性。
聽起來,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這個帶著蛇蠍美人魅力,卻又充滿爭議性與悲劇色彩的角色,是如何讓人腎上腺飆升,卻又走不出烏雲籠罩的狀態。「在我以往的拍攝經驗裡,不管角色多沉重,你都能設法從那個情境中走出來。但這一次因為是改編真人真事,某部分的艾莉絲好像滯留在我身上太久了。」
時尚實驗帶來的樂趣
若要為戲冒險,終得面對偶爾必然的代價,或許這是戲劇之神送給Boynton的另一個禮物──學會擺脫角色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
當然,若要說當演員還有什麼其他附加紅利,大概就是時尚這件事了。若說每個上門的新角色都是學習與挑戰,那麼每個上門的時尚邀約,就是展現真實自我的機會,以及從事這一行的甜美報酬。
「不管是日常穿的衣服或是工作穿的劇服,都可以改變的我心情,改變我看待自己的方式。」Boynton說她的衣櫃裝滿了「維多利亞風格娃娃式晚禮服」以及「騎士皮革外套和其他頹廢風格單品」。「現在的我常在這兩種風格的衣服間擺盪,喜歡把玩衣服帶給我的角色塑造。我覺得,越懂得實驗不同風格,你就越能享受時尚帶來的樂趣與滿足。」聽起來,像極了在講述「演戲」之於她的重要性。
今年初受邀成為Chanel品牌大使的她,也曾親自走訪巴黎的Chanel工坊實際了解那些美麗衣服的製作過程。「看工匠們如何用手把亮片一個個縫上衣服,看他們對衣服投注這麼多的愛與關注,充滿了熱情與慎重,又是多麼以最後出來的完美衣服為傲,真的令我非常感動與尊重。」Boynton說。或許我們可以說,這種對藝術與美的全心投入,是沒有界線的。演員也好,工匠亦然,都能在這探索的過程中找到共鳴,心有靈犀。
如果能給新進後輩一些箴言,Boynton有什麼過來人的心聲可以分享?她思考了一下說:「隨著年紀增長,我學到應該要懂得釋放內心,不要讓其他人對你指手畫腳。每個人的看法,是建立在個人經驗之上,因此他們只能透過自己建構的濾鏡來看你,而你可能也會做一樣的事。眼前所見,不見得就是真實的樣貌。明白了這點以後,你就會知道沒有必要滿足誰的期望,或那些加諸於你身上的投射。」Boynton說:「只有穩住自我的核心,你才能勇往直前。而當縱身往更深的地方跳下去時,你知道自己一定會沒事的。」
【完整內容請見 《Harper’s BAZAAR》國際中文版 雜誌 2024 年 6 月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