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孩社群世界宣戰? 父母「備戰不求戰」
▎屬於家長的煩惱
一次美術課,需以台北街景為主題繪製明信片,為了能取得授權順利寄出,昕妤鼓起勇氣在Instagram上與一位街頭攝影師取得聯繫。且因當時對方的讚許,讓平時喜歡看插畫家社群的她回憶起當下心情,仍笑道「那真的是超開心」。
這次經歷堪稱昕妤在社群上做過「最瘋狂的事」。家長知道嗎?她坦言,「好像有跟他們講過,但他們其實也沒表現出怎樣」,自己平時會和父母大概聊些社群上發生的事,當她問爸媽:你有看過這個嗎?聽到的回答卻可能如同許多家長的直覺反應——「知道,但我不想看」。
問卷結果顯示,男中學生和女中學生曾在使用手機時,與家長產生過衝突的比例,分別有34%、30%,探究其衝突的原因,除了因家長對於小孩社群使用上的不熟悉,小孩本身難以控制使用時間也是關鍵。
米媽談到家中兩個小孩,相較高中生姊姊,目前仍就讀國中的弟弟更早碰觸到3C產品,平時沒有補習,只要一放學就會開始玩遊戲,米媽會用手機或平板內建的功能,限制小孩使用APP的時間。「弟弟常常反彈,他會叫我開密碼,我當然也不會很開心地解」,米媽會先給予一些任務、條件,例如先去把功課寫完、洗好便當盒、洗好澡,待小孩真的完成後,再放寬讓他有更多使用時間。
不少家長可能會困惑,該如何定義小孩「過度使用社群」?時間長度或許不再是衡量的標準,張甯舉自己一位手機玩得很瘋狂的學生,一天可能玩5個小時,但他卻可以考班上的前三名。因此以更為客觀的標準來看,當發現自己的小孩使用手機,已經影響到「該做的事情」,例如學業、正常的生活、身體OK......等等就叫做「過度」;相反的,如果孩子確實都有做到這些、也能夠玩手機,父母應該要對「孩子是時間管理大師」感到驕傲。
▎家長對戰3C、社群 信任是解決之道
Miya回憶自己國小三年級時,曾因玩抖音(TikTok)導致課業成績下降,「我每天都會看抖音,然後考試考不好,媽媽會去看我手機平均使用時間,結果一天平均17小時」,更曾有一次被媽媽發現使用時間過長,卻因說謊被抓到,媽媽一氣之下便將她的手機沒收了。
「什麼事情都可以,但妳不能夠騙我」,這是Miya媽媽對子女教育的大前提,也希望為小孩日後接觸紛亂的網路世界立下「相互信任」的根基。「我覺得(多媒體、3C產品)是她們這個世代的人,必須要會的工具」,媽媽解釋,Miya早在幼稚園時期就有手機,自己不會去阻止她用,但在給她的同時也有跟她講解手機的用途,包括如何求救、聯絡家人?Google如何搜尋資料?然而最大的原則是必須謹守學生身分,首要工作就是念書,「只要妳在這個規範之內,妳擁有絕對的自由」。
如今Miya在學校現在也會用到很多軟體,上手的速度也很快,因為她已經建立起對3C的邏輯,「當然我就很慢、因為不會去摸3C嘛,這就是一個差別」,Miya媽媽說道。
張甯也有感,從MSN、Yahoo奇摩、Facebook,一路到現在的Instagram,為了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嘗試跟上現代的社群腳步,卻發現已和自己所處世代的習慣、思考邏輯截然不同,「像我這個用臉書的世代,已經變成老世代了,這也是我這五年親身感覺到的」。張甯直言,每個世代的父母跟老師都要做同樣的事,就是去理解「時代的脈絡是什麼」,這個時代正在長出什麼新的東西?如果父母無法理解孩子處在如何快速進步的社會背景,那個距離一定馬上隔出來。
▎洗刷家長三觀:需接受的兩大現實
「當能夠理解社會的成長後,父母要願意坐下來和孩子說話」,張甯點出這群正值青少年的「數位原生世代」,他們的階段任務就是追求自我認同、長出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容易陷入一種「迷霧中的混亂」,此時社群超越年齡、禮儀甚至是規範的特性,就顯得更具吸引力。
張甯開玩笑道,自己看似都在打臉父母,但也提醒許多家長可能陷入的「錯誤認知」,像是發現小孩和國小不同,不只變得不愛講話,也漸漸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原因就在於父母停留在「子女小時候天真浪漫、可愛又黏人的模樣」,這時候父母就要能夠坐下來和孩子說話。所謂坐下來談,基本上就有很多的準備,像是理解社會的脈動、丟掉腦海中小孩曾經可愛的樣子。
正如同米媽笑稱高中生女兒是「神秘姊姊」,相較弟弟的「開誠布公」,自己完全沒有姊姊的任何社群帳號。被問到是否會擔心「社群上的女兒」?米媽選擇換種說法,她認為正如同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或許女兒在媽媽、朋友面前會展現不同的面貌,「那我覺得社群就是她的另外一張臉」,若女兒不想展露「那張臉」,自己便不會去強求,因為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張甯鼓勵,當父母願意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這會產生正向的效果。父母能夠靜下心來坐在那邊,去聆聽小孩10句裡面7句不懂、3句懂,對青少年來講,有著非常大的魅力,是釋出「在我們家這樣是OK的」的訊號,同時給孩子安心、被尊重的感覺,「孩子學習被尊重,他就可以把這個尊重放在心裡,即便他進去社群裡面,這個尊重也會成為他的教養」。
▎小孩躲進社群 大人忽略的「心理警訊」
為何青少年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社群上?張甯表示,這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生活沒有重心。生活重心有很多種,例如有沒有自己的興趣?有沒有想要發展、追求的東西?小孩可能失去了成績、夢想,隨即而來一種消極的價值觀:一切都不重要。
「不是說混在社群不好,而是混在社群裡,我們很難評估會帶來什麼樣『社會的資本』」,張甯強調,「其實每個小孩做的每件事,應該都是閃閃發光的」,小孩是不是在成長的過程裡成就感不多、沒有太多被肯定的地方、好像做什麼都不出色?父母也該省思,是不是工作太忙、很快的給孩子手機、甚至沒有在關心孩子的生活,看到問題了才會緊張?
張甯表示,如果父母沒有去盤點,就會用錯誤的態度、價值觀、角度,自動視為「問題行為」,然而那不是「問題行為」,不過是「行為」反映了他的「問題」。「我們有沒有準備好?不懂我們能不能夠去問孩子們?」他也將這個問題留給家長,家長除了期許自己成為小孩的朋友外,更須身兼「顧問」,運用更為豐富的人生經驗、智慧引導孩子——這個前提是,你要成為孩子願意來問你的「顧問」。
▎數位原生世代的領悟
宥捷回顧社群帶給自己的影響,讓她跨越國界的藩籬、開拓眼界,看到更多有趣或創意的可能;身為學生社群KOL的俞真,即便只能運用難能可貴的假日時光經營頻道,卻不認為是種「犧牲」,除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專長,與粉絲甚至是家長切磋升學難題,來自遠方的「謝謝」二字,讓她獲得了更不平凡的收穫。
「你可能也會開始羨慕或忌妒......羨慕他們為什麼能成為那樣的人,或是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那些事情」,昕妤並不諱言,在社群一窺他人日常的同時,自己不免會懷有這樣的想法。不過就在某次轉念,突然意識到或許世界上的某處,也有人正默默地在羨慕自己的生活,她告訴自己,「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妳也不用想太多」。
Miya坦言網路上不乏酸民,到了去年才開始能夠不去在意,不過實際生活中,可能同學在背後講什麼或一個眼神,都還是讓她很在意。然而製作影片的過中,Miya漸漸跳脫過去文靜形象的設定,在鏡頭前展露自己「鬼靈精怪」的樣貌,反而使她在不斷修正的過程中慢慢成長,直到今年自己也能夠接受他人的「不喜歡」,「我覺得我比較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社群儼然成為「數位原生世代」接觸世界的方法,像是背後一對無形的翅膀,帶領著孩子生活、學習、更是一種成長。張甯提醒所有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好好「認識自己」,家長則別忘了給予孩子一個強而有力的依靠,「我覺得這是父母應該要做的」。
延伸閱讀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不傷感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外一張臉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