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節漏刻不容緩 中央地方要同心
台灣今年再度面臨旱象考驗,當高屏兩地為搶水而起鑿井紛爭,當新竹、高雄都啟用海水淡化設備開源產製救命水,政府卻眼睜睜看著老舊管線破漏,一年流掉至少兩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且按照目前的速度,更換全數老舊管線恐要花上百年,如此效率怎能因應難測的氣候變遷?
台灣的年降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因地形獨特,多數雨水都留不住,而能開發水庫的地理位置幾乎都已用盡,就算想蓋水庫,造價之高、民意反彈都讓此舉變得不太可能。台灣人對外要面對氣候變遷、旱澇更加極端的殘酷現實,對內則有人均用水量不減反增、產業回流帶動的用水量大增,水資源的挑戰更加嚴峻,節流這門功課已刻不容緩。
鄰近的日本,漏水率只有百分之五,大多先進國家的漏水率也都控制在一成以內,這個目標,台灣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而面對各地老舊自來水管線多已超齡使用,加上台灣車輛超載現象普遍、地震頻傳,造成漏水、破管機率只增不減。
以桃園為例,近十年中央已在桃園投入五十五億、更換約四三九公里管線,讓漏水率減少百分之六以上,但還有三七二一公里長的管線超過年限,等於尚有八成九的管線待換。換言之,以每年僅汰換百分之一的速度估算,全部更新管線恐怕要花上百年。
汰換管線快不起來,關鍵原因之一是縣市政府能否與自來水事業單位充分配合,這涉及科技管理和行政整合,唯有中央、地方一條心才能畢其功於一役。另外,如何健全汰換管線的產業鏈,讓更有韌性的管線與配件在地自給自足,同時培養更多能投入相關工程的管線職人,都賴政府及早部署。
至於節節高升的用水量和需水量,則是更換管線之外的節流政策必須治理的重點,這方面國際早有經驗可以參考,出國考察的官員也曾絡繹於途,拿出專業與決心來做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