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緯/化石露頭

化石露頭。圖/Emily Chan
化石露頭。圖/Emily Chan

採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少學生是先喜歡採集而後走上研究之路的。採集有一個淺顯易懂又詩情畫意的規則:你什麼時候、在哪裡遇見目標物,下一次,在同樣下過雨的午後、同樣的砂質淺灘、同樣的菱角田中,你遇到同樣目標物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採集就是要到目標物會出現的地方,但研究性質的採集不一定都要把物件帶回來,可以是記錄鳥類的出沒、觀察黑猩猩的行為,或者是探勘枯水期湖泊的藻類濃度。採集最迷人之處在於,你不會一趟只看到想研究的昆蟲或正在追蹤的鳥種,你會看到「旅途的全部」。在正事之外,你會發現各種採集工作的酸甜苦辣,因此特別適合那些興趣廣泛的人。

化石不會跑,但它們藏得很好。採集化石的難易與有趣,我想都跟藏得很好有關。對比一隻昆蟲、山豬、獼猴……這些行動能力佳的對象,儘管牠們可能跑得讓人追不上,但只要時機正確,等待終能得嘗所願。化石則不然,它深埋某處,安靜、沒有動作、完全不顯眼,唯一的辦法就只剩下主動的化石獵人們,而第一步就是找尋它們有可能存在的岩床。

處於原始狀態且裸露出來的岩床,被化石獵人稱為「露頭」,這些岩床是地質人的最愛,所有第一手的證據都是從這裡採集而來。相對於其他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露頭是稀少的--你很難找到一大片像月球表面一樣光禿禿的地表,畢竟連大沙漠上面都還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沙子。為什麼地球表面不像其他星球一樣處處都是露頭(月球、土星、木星等,看上去就是直接裸露的岩床)?追根究柢,還是因為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星球,裸露的岩床擋不過生命的侵襲。

首先,可能是細菌苔蘚類,漸漸地,上面覆蓋了土壤。什麼是土壤?土壤其實是細沙、水與微生物的混合體,是可以提供生命生存的小環境。接下來,它可以發展成草地,甚至林地。綠意盎然的大地有益地球,可或許不那麼受化石採集者的喜愛,因為只要覆蓋了植被(或建築物),找到化石的機率就趨近於零了。

幸運的是,地表仍會有源源不斷的新鮮岩床裸露出來,那些不曾停止的地質作用,不停地刮除岩床表面。舉例來說,由於水流無間斷地刮除覆蓋河床上的土壤,新的岩床一直跑出來;又或者地震造成山體坍塌,塌下來的地方自然就是裸露的岩床;甚至於人為的大型工程,像是早期開通隧道或開採水泥原料等,它們都曾經伴隨了大量化石的出土。

化石很多,只是大部分埋藏在岩石深處;不過,光是裸露出來的一點點,就足以令研究人員忙上半天了。說古生物愛好者是在縫隙中看整個宇宙也說得過去,就是從這些破裂的邊緣、殘存的脆片中,我們得到一些生命的故事。大概因為如此,研究古生物總讓我覺得身為人很渺小,相對於地球與它漫長的時間尺度。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古生物大小事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施昇輝/與林福地導演的琉球之戀

曾詩琴/捕鳥人

陳芸英/鐮倉的山茶花文具店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