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生、簡媜等7位作家在「臺北午後‧漫步調」 思索閱讀臺北的多元可能性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2024年10月,臺北館籌備處成立於嘉禾新村之拾光屋,進行臺北文學館籌備之規劃。同月中,蔣萬安市長於記者會宣告「臺北文學館」預計 2027 年起營運,佔地 517 坪,將落腳於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的「公館大樓」,接鄰臺北好水故事館,期望結合城南風貌,打造文學新地標。

10月起臺北文學館籌備處陸續舉辦多項活動,包含「讀臺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展覽,邀請民眾一同回顧臺北的身世,從消逝的文學地景中重新共同想像出新的可能;接續於10月26日至27日以「臺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邀請多位文學名家對談,並辦理微型市集,一起思索閱讀臺北的多元可能。臺北文學館籌備處活動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規劃執行,本文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提供活動側記,歡迎閱讀。(編按)

圖/取自臺北文學館籌備處臉書

紀錄:瘋木聖上
文字整理:洪啟軒

➤鴻鴻✕侯季然✕蕭詒徽——多聲道的臺北:影像、音樂與

鴻鴻✕侯季然✕蕭詒徽——多聲道的臺北:影像、音樂與劇場

侯季然、蕭詒徽與鴻鴻分別從影像、音樂與劇場三個面向出發,分享彼此對臺北的連結與城市感受。在侯季然的記憶裡,臺北不僅是攝影機前的場景。他曾在距離嘉禾新村不遠的寶藏巖後山服兵役,任務是為遠在金門駐守的將軍們採購生活物資。「為了這張每晚出現的紙條,我就得跑很多地方。」基隆漁場、中央市場、柑仔店——零散的採買路線,構築了他對臺北的獨特印象。侯季然家裡開設皮箱店,許多導演、明星都常光顧——電影《就是溜溜的她》裡,曾捕捉到他家皮箱店的影像,《光陰的故事》出現的愛群大廈,就在皮箱店的後方。「這就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在電影裡看到還是會滿激動的。」

鴻鴻

蕭詒徽從《暗戀桃花源》的魔幻臺詞開始說起:「在那個大時代裡,人在裡頭好小。哪像現在這種小時代裡,人更小了。」由此引入了他對臺北的想像。到臺北求學前,他心中的臺北是「小小、密集、可以迅速連結」的。然而,他卻發現始終與這裡存在著一層隔閡:要學習適應、讀懂暗語、佯裝屬於這個場域——「在臺北的經驗,全部都是練習。」他說,大學畢業後,他真正踏入了生活,有所承擔,甚至打磨成適應臺北的模樣。他表示,工作雖順利,但日子仍帶著無形的壓迫:「留在臺北需要的手段太過巨大。」付出的代價遠超理想,大學組的樂團在現實中消散,夢逐漸模糊。

蕭詒徽

鴻鴻則說:「臺北每週至少都有一場針對不同議題的街頭遊行。」八○年代初,劇場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成為反映臺灣政治環境的象徵性事件——如1983年陳界仁「機能喪失第三號」 在西門町武昌街組織一場游擊式的行為展演;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通過集體夜宿忠孝東路譴責房價高漲的現象;同年「零場121.25實驗劇團」與「環墟劇場」合作推出作品《武貳凌》以紀念「五二○農民運動」。劇場空間逐漸多元,不再侷限於傳統舞臺,而是走入街頭、商場、公寓等非典型場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曾在百貨公司內演出,「再拒劇團」則將公寓轉化劇場,讓日常空間滲入戲劇的張力……鴻鴻眼中的劇場運動,見證並參與了臺北的變遷,也以一種獨特的城市行動姿態,映照出臺北人民的集體記憶。318太陽花學運期間,抗爭者將立法院變為臨時舞臺,以行動劇場形式展示民眾的集體聲音。鴻鴻指出,這些行動無所不在,媒體和鏡頭將公共空間轉化為協商與抗爭的場域,展現出臺北開放的特色。

鴻鴻

臺北給三位都蘊含著不同的意義和衝擊。侯季然的臺北是迷人且神秘的。西門町的萬年大樓讓他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色彩,「那裡有一種很色的感覺。」蔡明亮的作品如《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則為侯季然揭示了一個多層次的臺北,使他在創作中找到更豐富的城市樣貌。「我不知道是我受到蔡明亮的影響,還是我本來的感覺被他觸發。」侯季然的第一部實驗短片《星塵15749001》以單純的空房影像訴說記憶。他表示自己的影像裡,總會捕捉到小時候的臺北,「但現在它們都舊了。」

侯季然

蕭詒徽則在音樂創作對「臺北的疏離感」中尋找靈感。許多描寫大臺北的歌曲,如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店〉、紀曉君的〈流浪記〉,都喜歡將這城市比作情人:不回應,遙不可及,有時辜負人心。蕭詒徽曾寫過單曲〈MRT〉,特意加入捷運的警示音作為其中元素,讓音效襯托歌曲情緒。然而,作品完成後僅兩個月,臺北捷運系統替換警示音——這就是臺北瞬息萬變的特質,也是創作與現實間的詩意摩擦。

蕭詒徽

鴻鴻的臺北則是劇場中城市的變遷。他的作品《人間喜劇》捕捉了2001年臺北的都市景觀和生活百態,而他在「黑眼睛跨劇團」策劃的「對幹戲劇節」,以「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幹起來」為口號,展現了小劇場的生命力與反抗精神。劇場成為鴻鴻對臺北的另類詮釋空間,讓城市在舞台上蘊生出多層次的文化意涵。

侯季然、蕭詒徽與鴻鴻,讓我們聽/看見他們如何通過不同的媒介,承載、折射出臺北/文學的變動與韌性,成為這座城發聲的載體。

➤陳栢青✕——在臺北鑿出自己的文學窟窿

陳栢青✕朱天文✕郭強生——在臺北鑿出自己的文學窟窿

陳栢青開場便喊:「這次我們是為了(即將到來的)臺北文學館,我們終於有一個自己的地方,可以講自己的話!」現場氣氛顯得輕鬆而熱烈。由此開始回顧寫作之旅,郭強生提及他的第一本作品《作伴》出版契機:當時剛大學畢業的他,將書稿交給一家出版社後,便前往偏鄉教學。「我非常悲壯,覺得文學是個不切實際的東西。」未料回來時,出版社以事務繁忙為由,將版權退還給他。郭強生因而將作品轉交「三三書坊」,朱天文爽快地答應出版,這給了郭強生繼續寫作的動力。「天文當時說,相信我們會成為很久的朋友。」友誼在臺北萌芽,文學成為他們以文會友的紐帶。

陳栢青

陳栢青也憶述了自己與朱天文在臺北的多次巧遇——那是在轉角的咖啡廳、在前男友住所的巷子間。「臺北是一座因緣流轉的城市,它不僅讓文學得以發生,也會發生許多奇怪的事。」 這座城市讓生活與文學交織如絲,陳栢青感到幸運且滿足,「活在臺北那一刻,我也活進了想像的文學裡面,可以靠近喜歡的老師!」

1990年以劇本《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的郭強生,接著分享2003年自美國留學歸來之際,他滿懷雄心壯志地回到臺北,期待戲劇能長出不同的可能——更因此成立了劇團「有戲製作館」、推出劇作《慾可慾,非常慾》(The Desired)。未料 SARS 疫情突襲迫使演出可能中斷,但他仍堅持不願撤演,最終反在逆勢下開出全滿的票房。這份運氣使他滿抱信心,未想過會被下一波的寒流衝擊,導致票房慘淡,他苦笑著說:「所以我的臺北戲劇夢就死掉了。」戲劇對郭強生而言,始終是夢想:「我覺得對臺北一直有夢,我嘗試過、貢獻過,我還是希望看到屬於文學的。」他深信文學不僅限於閱讀、出版,而應在劇場、電影等多元場域中,延續與綻放。

朱天文

「我覺得一個城市,它要能夠『走路』。北京是無法走路的——但上海是可以走路的,臺北也是。」當陳栢青談及朱天文是否將鄉愁從紐約帶回了臺北,朱天文直言:「臺北沒有什麼鄉愁。把那個鄉愁帶來的,是臺北本身。」她引用李維史陀,形容紐約如同一座海綿城市,擁有無數小窟窿,讓人在其中找到自我、抵禦城市的壓迫。臺北也有無數窟窿,或說,就如愛麗絲的鏡子。只要打開,便進入另一個空間。

陳栢青接續著說,他認為臺北文學館是「窟窿的誕生」,讓文學人有一方立足之地。朱天文則分享自己時常捨棄在家,轉而選擇親民的地方,如丹堤咖啡或者7-11超商進行創作,這些場所成為她的「臺北窟窿」。更提到自己的新作《尋找河神》已完成,強調創作需要心、眼,有所本,才能與城市對話,建立獨特的心靈空間。

郭強生則偏愛深夜的臺北。他認為夜晚的臺北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靈感豐沛。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讓他在深夜寫作肚子餓之際,能隨時充飢。紐約生活十年,讓他深刻理解城市的多面貌,對他而言,夜晚的臺北是一種情緒與記憶的交融,他的作品《用青春換一場相逢》也記錄了他對臺北的深厚情感;然而談及臺北的新舊樣貌,郭強生建議新生代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專注觀察身邊的人事物。「臺北沒把人當人,一切都在吸引年輕人。」他懷念二十歲的生活,那時人們能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郭強生

朱天文則坦言自己如「沙漏倒過來的人」,時間有限,還有很多事未完成,她更進一步引用胡蘭成的話:「我不可能老,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最後更以此勉勵年輕一代,抓緊時間、實現理想。

──臺北,我們的聚寶盆——散文家的漫遊錄

簡媜

簡媜是首次來到嘉禾新村。在她眼中,臺北是一座擁抱萬象的聚寶盆,既魔幻又包容,像個小小的盆地,溫柔地接納四方來客。她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臺北。」而簡媜的臺北,是夢想啟程的土地,是每場文學聚會中讓她倍感珍惜的場所。

在臺北生活了48年的簡媜,形容臺北有時像個陌生人,有時像位耆老。這座城市接納了各地的移民——無論是從1949年來的外省人,或者是從鄉村奔赴城市的本省族群。眾人攜著各自的記憶,在臺北共同生活、彼此交融,構築出豐富的文化景觀。

她亦談起許多臺北的歷史記憶,如祖輩們在戰亂中的遷徙、六○年代母親和姑姑在工廠生活的故事,而這些經歷令簡媜更深刻地理解了臺北的韌性,她因此感性地說:「每次聽到陳芬蘭唱《孤女的願望》,我都會哽咽,會哭。」那歌詞唱的是從鄉村輾轉來到臺北的女孩大軍,反映了臺灣由農業轉向製造業時代的「女工潮」,歌曲令她想起母親與姑姑的夢想——僅僅只是賺取一份薪水,雖不浪漫,卻承載著翻身與擔起家族的渴望。「那個年代的臺北,接納了多少女孩的夢!」

簡媜──臺北,我們的聚寶盆——散文家的漫遊錄

簡媜也有自己的臺北夢。她說:「我第一個很清楚的夢,就是成為作家。」1976年從宜蘭來到臺北的她,深信此地擁有一種內在的力量,能激勵人們在這生生不息的城市中燃燒潛力,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文學是編織時光與記憶的藝術,而這城市,讓文學充滿對話。」簡媜認為臺北無處不充滿著驚喜與溫暖,而這往往觸動她的心靈,例如曾在貓空纜車上見證情侶求婚的浪漫;也在整理家公遺物時,發現了關於他生命的珍貴故事。這些經歷令簡媜感受到臺北的人情味,也成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

臺北賦予簡媜夢想的滋養。在此,她找到了歸屬,找到了屬於這座城的漫步。

●文章授權轉載自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北 文學 朱天文 郭強生 簡媜 閱讀藝文 文創 劇場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看膩阿里山雲海、小火車?達人級賞玩攻略一次看

國資圖「銀力繪本花園」迎台灣超高齡社會 打造0-100歲都能閱讀的空間

使水彩點綴人生的臺灣蛇博士:山口謹爾──名單之後#146

楊牧詩獎詩人扈嘉仁首部詩集《食言犬》:在記憶的模糊地帶,試圖接受我正在遺忘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