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有日式基因的台南建築:林百貨、臺文館、南美館等10大歷史古蹟與推薦餐飲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旅讀or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旅讀or

文_張慧萱/旅讀
圖_陳育陞/旅讀、麥翔雲/旅讀、Cheerimages

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就在建立了現代城市雛形。無論是筆直暢通的道路、新穎時髦的圓環,還是都市之肺公園的誕生,都讓府城面貌煥發新生。彼時傳入的新式電影院、和洋混合建築、和風洋食文化,至今仍舊深深影響著這塊土地。

基因拼圖3現代化 重整台南市街的野望

每次有朋友來台南玩,他們總會在圓環迷失方向。為數眾多的圓環是台南正字標記之一,這樣的城市面貌與日治時期台南市街改正計畫息息相關……

1920年8月下旬,日本文豪佐藤春夫抵達台南城,他在日後創作的小說〈女誡扇綺譚〉中這麼形容禿頭港(即佛頭港,今海安路景福祠前)周遭:「土著台灣人的矮小簡陋的房子,雜亂而且擁擠地連接著。」這對於1895年進入府城的日本人來說或許會有種既視感。傳統閩南民居鱗次櫛比,小巷深深,若非當地人一下子就會迷失其中。日人在接管台灣過程中,日軍因為霍亂、傷寒與瘧疾等各種傳染疾病損傷慘重,重整城市的公共衛生、改善錯雜的城市景觀成了當務之急。

於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開始積極推行「市街改正」計畫,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於1899年成立,開啟了台南通往近代都市的歷程。

圓環是台南正字標記。

台南也是東方小

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成立後,參考了三種歐美城市嶄新的街衢樣式:雛形式、放線狀式與參差狀式,並派遣委員會技師長野純藏遠赴巴黎考察。巴黎為了因應工業革命帶來的生活型態轉變,自1850年開始進行都市改造工程奧斯曼計畫,使得巴黎成為現代都市楷模。長野純藏在旅程中除了探勘凱旋門前街道規劃,同時也一併學習現代公共衛生知識、前往巴黎萬國博覽會參訪。回到台南後,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決定擷取放線狀式與雛形式設計台南市貌。這樣的構想不僅便於統治,更讓救災效率大大提升。於是,台南市內一個個圓環相繼誕生。

城市積極更新原有面貌同時,許多建築面臨被拆除的挑戰,像是祀典武廟也被捲入了這場革新抉擇中。如今距離西門圓環不遠的祀典武廟,在日本政府原先為了圓環而進行的道路拓寬方案中,新路將會橫穿祀典武廟後殿破壞廟宇格局。計畫一公布旋即引發軒然大波,這已經觸碰到漢人的信仰禁區,因此1925年日本政府派遣台灣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前來勘查,確認祀典武廟是座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物。這使得西門綠園週邊道路規劃更改,新道路向北挪移完整保留廟宇結構,由此可見彼時新舊觀念的衝撞與包容。

現代建築創造摩登生活

隨著街道改正、公園誕生,台南市逐漸奠基現代都市雛形。同時新型態建築建成,也為台南生活方式帶來新氣象。生活在日治時期的台南文青醫生吳新榮,便在日記中呈現時人生活面貌。無論是看戲與看電影的台南公會堂、宮古座、世界館,或是品味和洋甜食的天國咖啡、沙卡里巴,還是台南銀座最時髦的林百貨等,這些現代化建築連接著通往未來城市的鑰匙,現代化生活方式與觀念也在此時根植。

現在走入台南巷弄間,仍能從僻靜一隅發現日治時期的都市紋理。許多建築從近百年前便屹立城內,靜看這座城市的時移事改。

古都尋和風記憶

日本人在府城駐留時光不過五十年,卻在此地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一棟棟日治古蹟建築悄悄述說著往昔點滴。

1 吳園藝文中心
巴洛克式的建築屹立在民權路二段上已經超過百年時光。1911年建成的台南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台南市民重要的集會場所,台灣文化協會成員蔡培火便曾於此演講。其前身為道光年間當地士紳吳尚新的吳園,因此現今被稱為吳園藝文中心。

吳園藝文中心。圖 ©Top Photo/Cheerimages

吳園藝文中心。圖 ©麥翔雲/旅讀

吳園藝文中心

2 台南測候所
被老台南人稱為胡椒罐的台南測候所,是1898年建於台南老城區最高點鷲嶺的近代測候所。建築中央的圓柱形風力塔高約12公尺,底下則環繞著十八邊形的建築本體,當時便導入先進現代氣象科技。

台南測候所

3 台南美術館一館
1931年落成的台南警察署,呈現20世紀日本人美學風格。就算只是一間警察署,建造過程卻一點都不馬虎。外觀以裝飾藝術風格設計,正面突出的山牆裝飾著7個八角形龜甲紋飾,館內磨石子階梯則展現台式美學。現今建築作為台南市美術館使用,林志玲與夫婿AKIRA結婚時便在二樓露台與民眾揮手致意。

台南市美術館1館

台南市美術館1館

台南市美術館1館

4 國立台灣文學館
湯德章大道上,一棟採用馬薩式屋頂、洋溢歐日混合風格的紅白建築靜靜佇立。1916年建成的台南州廳,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如今搖身一變為。館內細緻呈現自史前、荷治、明清、日治與民國後至今的台灣文學面貌,並收藏諸多台灣文人手稿本,如楊逵《模範村》手稿、《臺灣新民報》等。

國立臺灣文學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

5 司法博物館
雄偉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同樣出自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手筆。1914年落成的第二代台南地方法院,門廳中心12根柱子令人印象深刻,細膩設計使得建築比起法院更像美術館。曾經是西來庵事件審判地點的司法院改為司法博物館,見證著昔年一樁樁轟動社會的司法案件。

司法博物館

圖 ©麥翔雲/旅讀

6 武德殿
木劍碰撞聲、木地板摩擦聲,從古色古香的宏偉建築中傳出。大日本武德會台灣支部為了推廣武道,於1936年建立台南武德殿。建築設計為日本傳統社殿建築,並採用新式材料鋼筋混凝土與洗石子建造。如今武德殿成為忠義國小一部分,仍維持著當初練習劍道的場域功能。

武德殿

7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平滑的台南天際線中,突然岔出一道不和諧景緻。這座突出的建築,便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合同廳舍,現在的台南消防局。高塔於1930年落成,當時可以俯瞰全台南市何處發生火警,因此又被稱為火見樓。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8 台南中西區圖書館
闃寂無聲的中西區圖書館,其實曾是政要們激辯政策的台南州會。作為台南州廳的附屬建築,台南州會同樣位於湯德章大道上。古蹟在1935年左右建成,至2022年重新對外迎客。圖書館也是二二八紀念館,於此將能與一眾歷史先賢們相遇。

台南中西區圖書館

9 南門電影書院
枝葉扶疏的南門公園中,日治時期建造的南門電影書院坐落其中。南門電影書院前身為1932年落成的台南放送局,為日治時期廣播電台。和洋結合建築外觀既古典又雅緻,裡頭展示著影視產業相關歷史。南門電影書院斜對角聳立著台灣府城大南門,不同時代的建築豐富著台南面貌。

南門電影書院

南門電影書院

10 林百貨

日治時期最時髦的假日行程,就是去末廣町二丁目俗稱五層樓仔的林百貨搭電梯。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盛大開幕,其為南台灣第一間百貨公司,相較傳統日式木屋,林百貨以先進鋼筋混泥土技術建設,同時室內配有電梯、洋風餐廳與現代化照明,堪稱為台南最摩登標誌。

林百貨

林百貨

皇太子的極上饗宴 台南知事官邸
地址_台南市東區衛民街1號
營業時間_11:00~24:00
聯絡電話_06-2097579
注意事項_皇太子宴 10人起訂
FB_T-Bar茶薈知事官邸

1923年4月20日下午3點40分,御泊所庭院內,聲勢浩大的宋江陣於此上演。這場熱鬧盛宴,是為了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浩浩蕩蕩的台灣行啟隊伍。在〈大正十二年皇太子殿下奉迎事務要攬〉記錄中,後人能看到隱藏其中的台南知事官邸身影。

1900年建成的台南知事官邸,採用巴洛克式半圓形山牆牌樓形式,從正面看,四面拱廊、中間與兩側突起的八角形模樣型塑出波浪般的外牆。和洋結合的時髦模樣,反映出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築吸納西洋建築元素的特點。官邸中間凸出形似時鐘面貌,因此當地人暱稱此地為時鐘樓。

124年歲月轉瞬即逝,這座古老建築躲過戰爭轟炸,經過整修後重新回到大眾視野。晚間時,細緻燈光映照在建築上,雅緻面貌令人回想起貴族蒞臨時的風采。打開門步入室內,來自台日各地的特色選品陳列架上,除此之外,更有午茶餐酒等待旅人一探究竟。

重返1923

時光荏苒,建築中不見前人蹤影,取而代之是一道道香味誘人的和風佳餚。如今台南晶英酒店旗下的T-BAR茶薈知事官邸進駐此地,持續述說著古蹟往日風華。早在幾年前,台南晶英酒店便曾與台南知事官邸攜手合作,推出以1923年日本皇族訪台國宴料理為主的官邸皇太子宴。菜單復刻彼時皇太子曾品嘗過的13道台菜料理,讓旅人們穿梭時空,品味一場百年前的極上饗宴。

T-BAR茶薈知事官邸秉持著食藝復興精神,在百年古蹟中提供一系列充滿濃濃日式風情的美味。如特色調酒西元1923、皇太子的微醺咖啡,讓旅人透過味蕾懷想官邸往昔故事,其他日式風味料理:和風鐵板漢堡排、咖哩吐司、禾乃川豆漿奶油鍋與微醺麝香葡萄聖代等,每嘗一口,似乎都與歷史交相呼應。

特色調酒西元一九二三、皇太子的微醺咖啡

皇太子的極上饗宴 台南知事官邸。

●文章授權轉載自《旅讀or》雜誌第153期:台南DNA,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旅讀 第153期
出版頻率:月刊
出版日期:2024-11-0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旅讀Or 台南 歷史建築 巴黎 日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藏有日式基因的台南建築:林百貨、臺文館、南美館等10大歷史古蹟與推薦餐飲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