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揚光大的小吃「馬來糕」 竟與英國殖民史有關

探源馬來糕,可看出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相互的影響。
探源馬來糕,可看出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相互的影響。

文字╱攝影 陳靜宜,取自《》2024年11月號

吃港點時,你會來上一籠馬來糕嗎?我很愛,只是想吃到極品不容易,比較常踩雷,吃到外型膨鬆、入口乾黏的版本。

美食家梁文韜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採訪時表示,一顆好的馬來糕,需要掌握三個要點:鬆軟有彈性、不黏上顎、整體質地一致。會把不黏上顎當重點,想必有被黏過的經歷,看來大家都踩過雷,這樣想想,我就比較釋懷了。

在廣式點心裡,常見「馬拉糕」或「馬來糕」,兩者發音相近,因此都有店家使用。《指南》(MICHELIN Guide)官網上有篇文章的標題寫著「飲茶不能缺少的點心:馬拉糕」,並請香港唐人館點心部總廚黃耀波,示範該款點心的作法。

CNN在二○二三年選出全球最好吃的十七款蛋糕,包括義大利提拉米蘇、德國黑森林蛋糕,香港則以馬來糕(Ma Lai Go)入榜。文中並說明:「馬拉糕以香港蓮香樓最具代表,剛蒸好推出時,總會引起賓客騷動。」另外,香港知名點心鋪「添好運」的「四大天王」(四大招牌菜)之一,就有馬來糕。

香港知名點心鋪添好運的「四大天王(四大招牌菜)」之一,就有馬來糕。

為什麼香港會有一款以馬來族群為名的點心呢?事實上,不一定源自馬來族,香港人習慣簡稱「」為「馬來」。有多種未經證實的說法,以目前香港公開的資料,多認同它來自馬新,且是受到英影響而來的一款變種蛋糕。

這些資訊透露著兩件事:一是馬來糕被香港人視為重要的點心,同時也被外媒視為香港的代表。二是若如推測所說,馬來糕源於馬新,則可以觀察到曾同樣是英殖民地的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三地彼此往來所產生相互的影響性,從食物上便得到了印證。

這引起我的好奇,既取名「馬來糕」,那在馬來西亞是否有馬來糕呢?馬來人也有馬來糕嗎?當地華人伍國明,年輕時曾在彭亨州人的公司工作,也常在茶樓飲茶,談起這段記憶:「大約在一九七○年代前,華人與馬來人生活中就存在這款糕點,在茶樓稱為鬆糕,在早市(菜市場)裡馬來人攤子也賣,只是顏色偏米色。一九七○年代後,慢慢出現加了椰糖或黑糖,深褐色版本,在茶樓裡被起了新名字,叫馬來鬆糕,再後來,就直接簡稱馬來糕了。」

他補充,馬來人版本甜很多,糕體比較扎實;華人版本甜度低,也講究蓬鬆不黏口,質地可能跟使用的麵粉差異有關。

本文作者簡介

作者 陳靜宜

臺南人,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熱愛飲食文化,從事美食報導二十年。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出版《喔,臺味原來如此》、《啊,這味道》、《臺味》等書,媒體曾評為臺灣九大餐飲影響力人物之一。

●本文節錄自《鄉間小路》雜誌2024年11月號:酒鄉酩旅,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鄉間小路 2024年11月號
出刊頻率:月刊
出版時間:2024-11-0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鄉間小路 米其林 香港 馬來西亞 閱讀藝文 殖民 英國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看膩阿里山雲海、小火車?達人級賞玩攻略一次看

國資圖「銀力繪本花園」迎台灣超高齡社會 打造0-100歲都能閱讀的空間

使水彩點綴人生的臺灣蛇博士:山口謹爾──名單之後#146

楊牧詩獎詩人扈嘉仁首部詩集《食言犬》:在記憶的模糊地帶,試圖接受我正在遺忘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