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於 2017 年推出的科普媒體。研之有物,取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編輯群穿梭在中研院各角落,尋找有趣的研究案例、探訪真實的研究員生活,轉化成一篇篇圖文並茂的科普報導與你分享。一起永保好奇心,探索這世界! 研之有物官網:http://research.sinica.edu.tw/

作家好文

中研院南院「南方.島嶼.人文」特展 以30年研究史料感受台灣南方的人文風采

走入南院,來趟跨時空歷史巡禮 大家有逛過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南院)嗎?新開幕的南院位於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內,特別開設「人文社會研究基地」及「數位人文圖書檔案室」,供大眾閱覽人文及社會科學

古人寫字整齊秘訣、如何靠AI解密古文?挖掘漢代簡牘的秘密—專訪中研院史語所邢義田院士

感受知識的重量,解開簡牘的祕密 你正看著的這篇文章,有 4 千多字,在網頁上閱讀,你不會感覺到「重量」,但對古人來說,這可有多奢侈啊!在紙張發明前,古人主要的書寫載體是以竹子、木頭辛苦製成的「簡牘」

科學迷注意!中研院南部院區11月9日啟動 打造專屬科普之旅

近 400 場活動、3 個週六 OPEN! 臺灣最盛大的科學嘉年華—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即將登場!今年首度開箱臺南沙崙的「中研院南部院區」,擴大於 3 個週六舉辦。在臺北有

媽祖繞境湧人潮的原因?「物質」如何聯繫的儀式宇宙?

創造屬於你的儀式宇宙 俗話說「農曆三月瘋媽祖」,每年的白沙屯拱天宮、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都吸引數十萬人參與,當中有虔誠跟隨的香燈腳,也有因各種故事而來的「非信徒」,他們的參與讓原本的地方進香,躍入公

走過「非驢非馬」中醫年代!從常山實驗看中、西醫之爭

掀起時代波瀾的中、西醫之爭 你有看中醫、吃中藥的經驗嗎?不論是青春期的轉骨湯、生理期的四物湯或盛夏的三伏貼,身在臺灣的我們通常有透過中醫藥補氣強身的觀念,但你知道嗎?曾經中醫被視為落後、應廢止的舊習

M痘新病毒株擴散中!解密痘病毒進入細胞的機制

痘病毒如何感染人類? 2022 年的猴痘(以下均改稱M痘)病毒大概是除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外,最被社會關注的病毒之一,在這波的全球感染趨勢下,臺灣疾病管制署 2022 年 10 月 9 日公布,國內出現

中研院以AI和數據分析 揭秘海賊團的犯罪祕辛

一窺海賊團的犯罪祕辛 「夥伴們,一起航向偉大的航道吧!」這是漫畫《海賊王(航海王)》的經典台詞,漫畫中未知多變的海洋世界吸引廣大冒險者,但你可曾想過,在現實世界中的「海賊」,他們的犯罪網絡又是怎樣的

日治時期出國必備「旅券」?求學求職、環遊世界不可少

出國行李清單絕不能忘記的東西是護照,你知道日治時期臺灣人也有一張絕對要帶的東西才能出境嗎?1897 年至 1907 年凡是由臺灣出境,無論日本人、韓國人、臺灣華僑、臺灣籍民,皆須申請「旅券」......

全球獨家典藏!臺史所揭露《臺灣民報》百年前的熱血歷史

採訪撰文│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臺灣民報 aka 臺灣新民報的故事 還記得上次翻報紙是什麼時候嗎?在人手一機的時代,網路是我們獲取新知的慣用管道,但在日治時期,報紙才是最夯的主流媒體。為

解密400年身世之謎!從牛津大學圖書館「古地圖」看東亞海洋史觀

在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深處,躺著一幅沉睡四百多年的古地圖,上頭以中國山水畫風格描繪東亞地區。無人知曉繪圖者是誰?何時何地所繪?英國法學家 John Selden 的收藏品普遍以「Selden Map(塞爾登地圖)」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