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星國創投老董問他:用AI技術直接賺錢有搞頭嗎?程世嘉:「這種公司」幾乎全數會失敗

AI示意圖。 路透
AI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3347字

經濟日報 天下文化

作者: 程世嘉, 蕭玉品

在生成式AI出現之前,我曾經和一位新加坡創投的董事長單獨餐敘,席間對方問我,許多人看到魔法般的AI技術、股市一片AI淘金熱,會立刻去開公司,想要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他直言,想這樣用AI技術來直接賺錢的模式,真的有搞頭嗎?

想喝牛奶,並不需要養一頭牛

當時我很直白地跟對方說,那些最近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生成式AI新創,幾乎全數會失敗。先不說新創公司通常手上沒什麼資料拿來做為AI訓練的素材,而且公開資料集大家都拿得到這幾個既成事實;更重要的是,「AI創新」本質上就是「數位創新」,數位商務的關鍵思維是「贏家全拿」。除非你能想出辦法掌握市場的需求方經濟,讓你的創新規模化,否則想用AI創造出新價值很困難。

大部分AI應用的場域都是做為一種「加值服務」,優化既有的核心業務,AI無中生有的新價值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我們來看看一些顯而易見的例子。以亞馬遜來說,相較於你自己真心想買的10本書,它會因為額外推薦了你一、兩本好看的書,就賺到超級多錢嗎?肯定不會。因為你本來就有自己的選擇,AI只是做為一個小小的加值服務,推薦了一本你剛好有興趣的書給你,假設你真的因為很喜歡而買了,營業額又占多少?更別說你搞不好根本不會買。

生成式AI雖掀起熱潮,但多數商業模式未變

Netflix 也一樣,它會因為推薦影片的精準度從90%增加到95%,而大發利市嗎?好像沒有。Netflix大部分的營收還是來自於每個月的訂閱,再加上現在AI技術愈來愈便宜,想要從AI技術本身獲利是非常困難的。

那麼,生成式AI現在來了,這件事情有沒有改變呢?答案是沒有。雖然生成式AI已經在全球掀起這麼大的熱潮,但大部分的商業模式是沒有被顛覆的,大家仍然是運用AI加強既有的服務,提升客戶對自家產品的黏著度。例如金融業升級AI 智能助理,做到理財與信用卡諮詢,相較先前的客服機器人更聰明、更有溫度。

與其跟科技巨頭廝殺,不如發揮自己的強項

所以iKala在輔導很多企業數位轉型,不斷被問到AI可以創造什麼商業模式時,我通常是直接說「沒有」,然後建議領導者應該具備「AI對我的既有商業模式可以如何加值」的心態,而不是「我可以無中生有創造出什麼商業模式」的思維。比方說品牌原本對消費者的分析沒有那麼明確,但加上AI後,可以將分析範圍擴大到十倍、把消費者細分成十種類型,並且精準地去預測他們未來的行為,最終將行銷成本降低到原先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這樣的「+AI」才是正確的策略,畢竟AI本身是分析、預測的技術,就算ChatGPT在跟你聊天、交談,你被它的表現驚豔,覺得這是好強的技術,但它其實也是在預測你下一步想要做什麼,你想要看到什麼回答,這是目前AI技術的本質,生成式AI從此以後並不會變成你的生活重心,它只是一個輔助和價值服務。

你可能會說:「可是矽谷有很多『AI+』的企業啊!」

沒錯,有人在玩「AI+」的遊戲,但那通常要Google、微軟等科技巨頭才拿得到入場券,而且還得要有矽谷那樣相應的環境才行。

矽谷因為有完善的創業環境、豐沛的資源和資金、強大的關注度,企業能在做出一個很厲害的技術後,再讓全世界幫忙擴散,看看能產出哪些應用,等於從技術去塑造消費者的行為。比方說在AI+、+AI都有投入的Google,用大量資金、算力資源和數據訓練出的Google Gemini、文字轉圖像AI 工具。Imagen 2、醫療照護領域專用的MedLM等大型語言模型,屬於「AI+」的範疇;Google Maps、YouTube、Android 作業系統等產品,則是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提供「+AI」的精準個人化服務。

這是一種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市場運作模式。

相較之下以台灣為例,企業以B2B居多,商業環境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主,很多企業是看顧客需要些什麼,才回過頭來做出產品。所以台灣主要適合做+AI,要做到AI+,還是得去矽谷,以及如同被微軟、亞馬遜等巨頭投資的OpenAI 和 Anthropic 一樣,取得龐大的資本後,才有機會改變和形塑整個市場的需求。

CloudGPT 上陣,用「+AI」創造雙贏

隨著AI高速發展並做為各個產業的轉型火車頭,拉動大數據和雲端應用,「企業上雲」已經成為這波AI浪潮下的競爭關鍵。一直以來,iKala就為客戶提供各項AI賦能的雲端服務,比方說智慧雲端維運平台iKala AIOps,能協助企業優化雲端系統效能、強化資安,保護企業資料和系統運作。

而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也曾遇到客戶打電話來抱怨,投訴平台當掉了、為什麼反應速度這麼慢。面對這些客訴,客服工程師的標準作業流程是開票,記錄客戶抱怨了哪些東西、想解決什麼問題,以及我們最後的回應、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等等一連串流程。對於這樣的過程,我是覺得非常耗費人力且缺乏效率。

生成式AI問世後,我要求團隊結合大型語言模型和過去10年累積的雲端專家經驗,開發出業界首創的雲端技術AI 架構師「CloudGPT」,說穿了就是iKala的雲端客服機器人,讓企業用戶在遇到雲端部署的疑難雜症時,能即時向AI提問。例如用戶可以詢問CloudGPT:「在虛擬化環境中,如何透過網路流量監控和分析來檢測DDoS攻擊,並實施有效的防護措施?」接著CloudGPT就會給出完整且明確的答案,還會附上參考資料網址和其他類似的常見問題,加速用戶解決技術問題。

發現了嗎?CloudGPT其實就是iKala在AI和客服經驗基礎上,創造出的加值服務。以前我們的客服只有一線,客戶打進來就是一陣狂罵,現在我們將客服分成一線跟二線,客戶會在一線先碰到CloudGPT,真的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再轉到二線的真人工程師。

有趣的是,很多人會問CloudGPT一些很無聊的事情,甚至連路人都會跑進來戳它,詢問它叫什麼名字?台北最好吃的餐廳是什麼?哪間手搖飲的飲料比較好喝?但它是雲端客服機器人,不是美食機器人,所以我們又為CloudGPT設定了帳務機器人、資安機器人和雲端機器人三個人設,並且限制它不能聊天,只要問超過這三種人設的問題,它們一律拒絕回答。

目前CloudGPT表現還不錯,我自己有事沒事就想盡辦法戳它,看看它會不會給出一些亂七八糟的答案,結果它都克盡職守,把界限守得很好(老闆表示滿意)。

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雲端客戶已經超過1,000家,但技術人員遇到問題時,已經不會第一時間就想找工程師,我們觀察後台數據,發現客戶會自己去用CloudGPT,並且很理性地詢問架構問題該怎麼解決,不會第一時間打來罵我們,或是直接就想拿到工程師的LINE,工程師也可以將時間拿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用「+AI」創造對外對內的雙贏。

小心AI產業迷思,找到商業模式最重要

最近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投入AI創業的很多人,是把AI當成「鎚子」,心裡想著我拿到一把閃亮亮的鎚子好高興,要趕緊到處去看看哪裡有「釘子」可以敲,但其實很多時候,大環境根本沒有釘子需要被釘,所以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表示創業家只有技術,但完全沒有想到商業模式。

不管創業也好、想要創造價值也好,一定要從解決問題本身出發,千萬不要把AI本身當成一個商業模式,這會讓大家落入以AI為主體來發展事業的思維,大多時候會事倍功半、浪費時間,就把它當成一個輔助工具就好。

所以我也常常呼籲,不要常常落入所謂「AI產業」的迷思。因為百工百業都可以用AI,把AI當成一個產業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也會因此讓很多創業家落入有了AI技術就可以創業的迷思。

例如比較精準的討論方式是,我們可以說某家公司是「AI技術研發公司」,這類型公司非常稀有,而且多數都只能走向被大廠人才併購的結局,例如DeepMind被Google收購(這也沒什麼不好就是了),我相信就連OpenAI也在苦苦掙扎於自己的商業模式。或是我們可以說「AI硬體的供應鏈」等等,比如台灣的晶片製造商、PC廠商等等,而這些公司本來就有自己的商業模式:製造晶片和組裝電腦。

所以,從AI技術本身創造出無中生有商業模式的公司真的是鳳毛麟角,也是一個相對辛苦的出發點。從自己既有的商業模式出發,問AI可以如何加值既有的商品和服務,才是企業主看待AI的正確視角。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的《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方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1982年成立來,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理念。出版超過4,000種書籍,發行超過3,800萬冊,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天下文化每年約出版120種新書,涵蓋翻譯書及華文作品。2015年全年發行書籍超過150萬冊,換算可推砌59座台北101的驚人高度。

上一篇
陳其宏:參考諸葛亮三道錦囊 佳世達辨識3風險訂KRI
下一篇
中小企業 ESG 永續轉型最大拼圖/優織隆減碳 鳳梨葉造衣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