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金融獨角獸難產1/這家台灣新創被空轉六年 國外同業都上路了台灣還是不准做

這幾年,不少部會施政都打出了鼓勵創新創業旗號,但是只要政府管理思維不轉,彈性沒給,新創業者感受到只會是重重限制。 圖片來源:Freepik
這幾年,不少部會施政都打出了鼓勵創新創業旗號,但是只要政府管理思維不轉,彈性沒給,新創業者感受到只會是重重限制。 圖片來源:Freepik

本文共247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從剛認識老婆創業,到現在小孩都要上學了,六年了,還沒有辦法落地』,」湊伙共同創辦人林蔚在金管會與金融科技新創團隊的交流中,當面跟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大吐苦水,一位與會者轉述,林蔚本人對此則不願多談,周遭有不少知道情況的人,都很同情、也替林蔚抱不平。

湊伙是國內新創團隊之一,2018年5月跟金管會申請「債券團購平台」的沙盒實驗,他的創意發想,是要以股票的「零股」概念來做債券版的「碎債」,讓民眾只花10美元就能買到境外債券。這種揪散戶團購買債券的方式,可打破投資海外債多要一、二十萬美元起跳,只有富人才玩得起,林蔚的構想,有機會實現名副其實的普惠金融。

目前債券團購平台已成功出沙盒了,但還無法落地、正式開辦。知情人士感慨說:「本來可做全球首創,現在美國業者也推出相似業務了,台灣還是沒有。」

回顧彭金隆上任不到兩個月,就提出金融科技發展五大策略,當時他發下豪語,希望能孵育出台灣的獨角獸。但是對照湊伙的真實案例,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困住了台灣潛在的獨角獸?

獨角獸(Unicorn),一般是指成立不到10年,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卻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國發會先前曾「認證」,台灣已孵出兩隻獨角獸,一家是電動機車大廠睿能公司(Gogoro),另一家是在日本發展,專精人工智慧(AI)的沛星互動科技(Appier )。

這兩隻台灣獨角獸做的都不是金融業務,那麼在台灣,可以孵出金融獨角獸嗎?台灣想催生金融獨角獸,到底碰到了哪些障礙跟挑戰?

台灣新創獨角獸Appier已在日本掛牌上市,業務量、人才延攬跟著倍增。 圖/Ap...
台灣新創獨角獸Appier已在日本掛牌上市,業務量、人才延攬跟著倍增。 圖/Appier提供

障礙1、主管機關保守 改改改只剩平庸

以湊伙為例,最早這家公司規劃做證券自營商及經紀商,但主管機關認為它的規模太小,不適合直接面對投資人,後來改成只做自營商,並找銀行合作。過程中,商模跟計畫不知被迫改了多少次,改到後來,都有人擔心,「湊伙會不會沒有底氣再去爭了」。

被改的,不只這個。金管會今年6月宣布成立推動「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小組」,而六年前湊伙申請進沙盒時的概念就是要做RWA,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置債券團購平台,也就是讓每一塊虛擬幣,能表彰真實世界的債券資產。

不過,當時主管機關卻說:「不希望以『發幣』來表彰價值,」原本的發幣計畫只好繼續改,改成弱化區塊鏈角色,只用來記帳、信任機器,不變成交易。千金難買早知道,知情人士說,「只能感嘆新創推太早了!」

回顧六年來的新創路,林蔚說:「我不想放棄,但錢快燒光了,」他直言,政府鼓勵創新,卻給金融新創諸多不確定性及限制,也讓投資人卻步,「若新創戰死在商場上,也算心甘情願,但未踏上戰場就讓新創先餓死,國家如何進步?」

這幾年,不少部會施政都打出了鼓勵創新創業旗號,但為何政府不斷強調挺創新,新創業者感受到的卻是各種限制?

一位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多年的業者觀察,關鍵在於,政務官有宏大理想,但第一線執行的事務官,在立法院、監察院等各種壓力下,總擔心「多做多錯」。

「況且,監理沙盒跟新創有多少案件,都無關金管會各業務局的KPI,那是負責創新中心的綜規處的KPI,」這位業者說,官員很聰明,但原本監理金融機構業務都做不完了,實在沒有多餘時間跟人力去做創新的事。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障礙2、欠缺專責單位 人力不足也沒餘力

這也點出了第二個障礙,主管機關組織問題,沒有專責單位、人力也不足。

新創業者表示,我們創新中心都是各單位兼任或支援,才十多人,人家新加坡、英國都是上百人在做創新的事,每次補件光審查就要好幾個月,「排下次會議時,連主持會議的長官也都忘了上次談了什麼」。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執行總監洪杉源認同說,金管會要當糾察隊、促進金融發展,又要做消費者保護,三者有時難免衝突,不像國外有專責組織做金融創新發展。

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日前在台灣盛大舉行,政商雲集...
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日前在台灣盛大舉行,政商雲集,卻也凸顯台灣催生金融獨角獸要更加把勁。圖中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左二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FinTech Taipei 2024/提供

障礙3、要當獨角獸,先拿全執照

第三,國內缺乏多元執照制度。新創團隊推出的創新服務,涉及金融業務,必須申請金融機構執照。

以銀行為例,國外有不少只做匯款的金融科技公司,只要拿匯款執照就可以,在台灣,大部分都得申請全執照(fulllicense)。

澳洲蒙納許大學法學院教授臧正運表示,很多國家都有差異化的執照,台灣只有極少數案例,像移工匯款,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新創如果拿不到執照,最後可能只能賣給金融業,很難想自己長成獨角獸。」

第一線接觸新創團隊的洪杉源也說,台灣金融科技業者光摸索複雜的金融法規就很辛苦了,要取得執照難度更高。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障礙4、金融新創欠缺資金奧援

第四,資本面的挑戰。臧正運表示,業務面及資本面條件都具備,才有機會養成獨角獸,業務面需要市場差異化的執照制度去實現,而資本面則是另一個挑戰。

新創團隊要能獲得投資人的青睞,才能推動業務,臧正運說,在國內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創投跟金融機構,但台灣的創投對科技、製造業較有興趣,金融業不是創投關注的焦點。

金融機構雖有誘因投資,但也只投跟自己供應鏈有關、有助提升效能的業者,所以新創很難在國內取得資金。新創業者如果把技術服務轉到國外市場,又須克服金融市場有時非常在地化的問題,否則外國資本也沒有太大興趣。

「尤其這幾年因利率升高,投資者資金成本變高,要求變現的急迫性更強」,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說,投資人已無法容許資金在繼續「追夢」。

障礙5、金融新創淪只能幫金融機構打工?

第五,台灣的金融市場過度飽和,新創得面對金融業的挑戰。

洪杉源說,對新創業者來,如果是有利可圖的創新技術,金融機構很快就跟上來了,以台灣市場為主體的很辛苦。

以國外經驗來看,要做獨角獸,直接面對消費者最快,像跨境支付等,但國內現況大多是金融科技是去服務金融業,對於直接服務消費者的沒那麼開放,台灣要養出純本土的金融獨角獸真的很不容易。

延伸閱讀 》

金融獨角獸難產2/英國獨角獸二度來台碰壁 政府寧要乖乖牌不要殺手級創新?

金融獨角獸難產3/光有執照還不夠 台灣想孵化出金融獨角獸 得做好這3件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白宮新主人1/中共出兵台灣 川普將祭200%關稅 誰當選美國總統對台最有利?
下一篇
有錢人想去哪2/台北有錢人專門搭高鐵南下找理專聊天? 高雄專區的5大盲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