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最前線3/失眠商機龐大 腦波偵測、面罩閃光等產品陸續搶市

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
全球睡眠輔助用品的市場規模龐大。美聯社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失眠是現代文明病,據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美國三成以上成年人有睡眠障礙。研究顯示,全球睡眠輔助用品的市場規模今年可望成長8%至641.5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元),預料未來將每年複合成長5.98%,2030年規模將擴至891.1億美元(新台幣2.9兆元)。

龐大商機下,各界爭相研究,有業者推出腦部裝置,宣稱能加速入眠、延長就寢時間、改善睡眠品質。也有人開發睡眠面罩,指稱有助調整時差。

這並非無稽之談,西北大學醫學院專攻睡眠的副教授馬卡尼說,「科學界相信刺激腦部,確實能調節沉睡中的大腦」,但他提醒,用聲音進行治療的方式,仍在研究中。

馬卡尼在一項希望能提升記憶力的睡眠研究中,先給受試者好幾組相關詞彙,像是「汽車」和「引擎」等,之後在受試者熟睡時,透過耳機對特定受試者短暫播放聲音,結果發現這些人隔天的記憶力表現較佳。

發出刺激的時間點,是依紀錄腦部電波活動的腦電圖(EEG)而定。人們清醒時,腦波速度在8~12赫茲(Hz),在最深層睡眠、即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時,腦波會放慢至0.5~2 Hz。

腦波刺激 加速入眠

業者運用這些研究開發穿戴式產品,宣稱能讓清醒的大腦放慢速度,更快進入夢鄉。Elemind是其中之一,其穿戴裝置內有五顆EEG感應器,能讀取腦波,並有微型喇叭,能在特定時間播放特定聲音。執行長派瑞說:「若能干擾與清醒有關的腦波,人們能更快睡著 。」

Elemind睡眠輔助頭環。擷自Elemind官網

這款頭環裝置能在就寢的30分鐘,發送1.5萬個聽覺脈衝,約每秒十個,斷斷續續的節奏像是草坪灑水器,背景還有雨聲,能讓體驗更舒服,枕邊人則聽不到這些聲響,免得擾人清夢。

Elemind出資進行的研究指出,試驗的三周期間,21名受試者原本要花30分鐘以上才能進入夢鄉,但在接受聽覺刺激後,入眠時間平均減少10分鐘。然而,這些裝置問世不久,還需要長期研究,才能了解可能的副作用。

睡眠面罩 調整時差

Lumos睡眠輔助面罩。擷自Lumos官網

另一款睡眠裝置旨在徹底改變使用者的就寢時間。Lumos共同創辦人盧碧泉(音譯)說,她經常往返美國和中國大陸,每次都得花一個星期以上調時差,於是想研發產品。

研究光線對生理時鐘影響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澤爾策,用面罩閃光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幫助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提前就寢時間。方式為設定面罩發出閃光的時間,在受試者睡眠即將結束前發出閃光,促使受試者隔天想早點睡。反之,面罩會在入睡之初出現閃光,讓受試者隔天想晚點睡,。

盧碧泉以此為基礎,開發睡眠面罩,用面罩發送LED光線,以重設生理時鐘。對面罩原型產品印象深刻的美國國防,2021年授予該公司210萬美元合約,擴大用於輪班員工。盧碧泉6月完成研究,指出持續使用面罩者,更快入睡、睡得更久、值夜班時也更警醒。

儘管如此,專家強調想要一夜好眠,最簡單也最便宜的方式就是房間保持黑暗安靜,並減少壓力。


延伸閱讀

科技最前線1/想在新時代稱霸F1賽場?掌握 AI 等新技術是關鍵

科技最前線2/追蹤情緒和飲食習慣的 AI 眼鏡 成為健康監測新戰場

美國 美元 台幣

推薦文章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