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誤殺僧侶事件:軍政府與緬甸僧伽「若即若離」的關係考驗
2024年6月19日,緬甸發生一起僧侶被軍政府殺害的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憤怒。當天清晨,一群來自不同寺院的住持從仰光飛往曼德勒,參加緬甸第二大修道院Shwegyin Nikaya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這其中包括78歲受害僧侶穆寧德拉(Ashin Munindra,又名Sayadaw Bhaddanta Munindabhivamsa),他是Win Neinmitayon寺廟的住持,曾在緬甸國家僧伽委員會擔任國家戒律監督一職,該委員會是緬甸最高佛教機構。
穆寧德拉抵達曼德勒後,在駛離機場不遠處,便被附近的軍政府部隊以疑似載有反抗軍人士為由開槍射殺。由於子彈射入他的頭部,當場死亡。事件發生後,軍政府的官方媒體宣稱,這位僧侶是被反對派人民防衛力量(PDF)殺害,並聲稱人民防衛力量打算發動聖戰,因此有預謀地向僧侶開槍。軍方試圖將責任推卸給反抗軍,掩蓋實際上是軍隊射殺僧侶的事實,同時希望能降低反抗軍的地方影響力。
但是,為數不多的目擊者之一古尼卡(Ashin Gunikar,又名Sayadaw Bhaddanta Gunikabhivamsa)在網路上詳細描述了當時情況。他指出,當時他的車輛在穆寧德拉後方,當軍方部隊人員意識到失誤時,便停止開槍,他因此逃過一劫。部隊人員表示,他們不知道車內乘客是僧侶,因為車窗是關著的,誤以為是敵方車輛。
自從3年多前奪取政權以來,緬甸軍方對人民實施了無數新規則,其中一條便是無論天氣狀況如何,駕駛時必須打開車窗,以便於軍政府排查。
古尼卡的澄清揭穿了軍方的謊言、削弱了軍方的信譽,軍政府因此面臨巨大輿論壓力。6月21日,軍方發言人佐敏吞少將(Zaw Min Tun)聲明,承認殺害穆寧德拉的兇手確實是來自軍政府。6月24日,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委派宗教事務與文化部部長Tin Oo Lwin前往已故僧侶的寺院宣讀了領導人的道歉函,可見軍政府對此事件高度重視並迅速道歉。
儘管有這些道歉和承諾,公眾對軍政府的信任並未恢復,然而這起事件是否會成為緬甸僧伽(Sangha,意指僧侶團體)上街抗議的轉折點?相比於1988年的民主運動和2007年的番紅花革命,2021年緬甸政變以來,僧伽並未有過大規模抗議行動。隨著2023年緬甸內戰進一步升級,軍政府與反抗軍之間的衝突愈發激烈,而在這個緊張時刻,僧侶被誤殺是否會使多數僧伽與軍政府的疏遠關係進一步惡化,或者樂觀而言,誤殺事件是否會成為僧伽積極參與政治的契機?
▌緬甸國家與佛教的交織
在主流佛教派別中,緬甸延續了上座部佛教(舊稱小乘佛教)的傳統教義。上座部佛教起源於佛陀涅槃後,被視為早期佛教的正統延續,尊奉巴利語經典三藏,當中包含佛陀的言教、僧伽戒律和教義深入分析,為佛教徒提供了完整的修行和理解佛法的指引,被認為是最接近佛陀原始教義的文本。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等地。
與大乘佛教相比,上座部佛教更專注於個人修行以達到解脫,強調修行者自身的修持和覺悟,而非如大乘佛教般,除了個人修行,也重視幫助眾生共同達到解脫。上部座佛教認為,即使其他眾生仍處於苦難中,只要信徒自身修成阿羅漢,便能徹底解脫人間煩惱與輪迴的束縛。此外,上座部佛教極為強調僧伽的角色,視其為修行的楷模和佛教修行的重要支柱,因此緬甸僧伽在該國佛教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
上座部佛教在緬甸的發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左右,在蒲甘王朝(11至13世紀)達到興盛。隨著時間推移,上座部佛教逐漸滲透到緬甸社會和文化中,成為主要宗教信仰體系。緬甸佛教的政治化進程落在貢榜王朝(18至19世紀),當時,民眾以佛教為宗教生活的主要信條,統治者深諳利用佛教教義來強調其領導地位的神聖性,以此鞏固統治權威。
對僧伽而言,他們也樂於讓統治者賦予世俗政治更多的佛教意涵,並願意與君主合作,參與治國的討論。僧伽清楚認識到,儘管他們在宗教上保持獨立,但如果長期不與國家互動,且未獲得國家支持,將難以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也難以保護信徒免受政治暴力的侵害。
這種互惠關係存在於緬甸歷史的不同時期,無論是英殖民時期、後殖民時期,還是軍政府統治期間,掌權者都無法忽視佛教僧侶在緬甸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僧伽與國家始終保持緊密聯繫。
▌僧伽的社會角色與抵抗力量
其他地區的大眾可能會認為,佛教信徒不應該參與世俗事務、特別是政治活動,但這樣的觀點實際與上座部佛教的教義並不一致。上座部佛教教義包含 Dullabha 的概念,意指「人的生命」或「人身難得」,強調每個生命的稀有性和寶貴價值。更重要的是,教義允許對侵犯人權和尊嚴的行為進行反擊,以抵制任何對人性不公正的力量。正因如此,Dullabha 激發了信徒對社會變革和正義的追求,並成為緬甸僧伽參與社會行動和推動改革的重要依據。
僧伽作為反對政治暴力的重要力量,在1988年民主運動和2007年番紅花革命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兩次關鍵的抗議活動中,僧侶們都採用了非暴力抵抗的策略來對抗軍政府,其中一項行動是將缽倒置,象徵著拒絕接受軍方的施捨。對於上部座佛教徒來說,向僧侶施捨是積德行善的重要方式,而倒缽的行為意味著剝奪了人們積德的機會,無法完成修行,這無疑是對軍政府的強烈譴責。
此外,寺廟已成為緬甸鄉村和城市生活中的核心社會機構,提供教育機會、主持宗教儀式,亦是民眾的精神支柱。這種深厚的社會聯繫賦予了僧伽在政治動員中強大的號召力。一旦傳出僧侶被軍方暴力對待或拘禁的消息,民眾便會強烈譴責軍方。譴責行為不僅出於對教義的捍衛,更因為民眾心中對僧侶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依賴。
僧伽在緬甸社會中不僅擔任宗教領袖的角色,還肩負著政治先鋒的責任,而佛教則成為凝聚和團結民眾的力量,並且是權力博弈和抗爭的重要舞台。因此,國家與僧伽之間的衝突在於:宗教的影響力阻礙了當權者實現其政治願景的步伐。
▌2021年政變後的佛教立場轉變與分裂
緬甸僧伽與佛教看似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但實際上,他們對政權的影響力卻可能不如預期。當前能夠與軍政府抗衡的力量,反而是遍布境內崛起的反抗軍。這也引發了疑問:為何在2021年軍事政變時,僧伽的表現比以往抗議行動更為沉默?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僧伽內部比以往更加分裂。
軍政府在歷次抗議的經驗教訓促使其不斷調整策略。自2007年番紅花革命以來,軍政府對寺院的監控越來越嚴密,特別針對曾參與或涉嫌煽動抗議的僧侶。2021年政變後,軍政府不僅延續這種監控,還透過經濟獎勵和寺廟翻修等手段拉攏僧伽的支持,尤其是向高僧捐款、授予頭銜,或提供良好醫療服務,這些策略成功削弱了僧伽的凝聚力。
此外,教義中的「佛教秩序觀」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佛教對混亂和無政府狀態的恐懼,使得僧伽更傾向於維護社會秩序,他們認為佛教在緬甸的地位需要穩固,處於有序的環境中,佛教才能持續繁榮。
敏昂萊將軍曾強調,軍政府是一個親佛教的政權,致力於保護上座部佛教,確保緬甸繼續成為上部座佛教實踐的核心地帶。軍方還透過多種公共行動表達對佛教的支持,例如在內比都建造一尊巨大坐佛雕像,其高度約24.7公尺,重達5000噸,佔地面積約92公頃。
反觀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則無法給予僧伽相同保證。民族團結政府推行更加多元、包容和民主的政策,試圖將宗教與政治分離,實現「不以宗教為基礎的政治制度」,意味著國家可能會削弱對佛教的保護。因此,僧伽更傾向於支持承諾保護佛教地位的軍政府統治。
緬甸國家僧伽委員會(State Sangha Maha Nayaka Committee,MaHaNa)作為國家的工具,是僧伽內部分裂的典型例子。MaHaNa由緬甸宗教事務和文化部任命,負責監督僧伽事務,並維護佛教的純潔性和正統性。MaHaNa在體制內擁有一定的影響力,自然與軍政府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高僧也因此得到相應的保障和利益。
然而,MaHaNa在實務操作中成效有限,其力量主要集中於佛法和佛教哲學的探討,而對實際的宗教生活影響甚微。由於這些高僧與軍政府的合作,使得MaHaNa與民眾之間的聯繫日益疏遠。導致無法有效影響地方寺廟與社會之間的日常互動,也難以動員民眾參與社會行動。更為嚴重的是,僧伽內部分裂的加劇導致一些僧侶選擇還俗,並參與到反抗軍的武裝鬥爭中。
儘管如此,MaHaNa仍曾試圖抵抗軍政府。2021年政變後的幾天內,MaHaNa首次公開反對軍政府,主席Bhaddanta Kumarabhivamsa以佛教寓言的方式批評軍政府的政變,以及對抗議者的暴力行為。然而Bhaddanta Kumarabhivamsa很快就遭到政治報復,被軍方軟禁,直至兩個月後才獲釋。
因此,儘管MaHaNa高層有意挑戰軍政府,但在強大政治壓力和僧伽內部分裂加劇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也無法有效統一立場或動員僧伽團結抵抗軍事政權,最終顯得無能為力。
僧侶穆寧德拉被軍政府誤殺的事件,無疑對僧伽與軍政府之間的關係造成了嚴重打擊,但要激起僧侶們強烈譴責,甚至發動大規模抗議,仍然十分困難。2021年後,僧伽在緬甸社會中的角色變得越發複雜且充滿挑戰。部分僧侶選擇與軍政府合作,利用這種關係來保護自身利益;另一些僧侶則積極反抗政權,追求民主和正義;還有些僧侶為了維持穩定,或避免被軍政府對付,選擇了不表態。
僧伽內部分裂令僧侶面對軍政府時更加沉默和被動,他們的傳統影響力在信徒面前也受到考驗。因此,儘管誤殺事件對僧伽造成衝擊,僧伽若是難以團結起來,或者找到可依靠的政權力量,對抗軍政府高壓統治的行動恐怕仍將難以實現。
責任編輯/王穎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