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无关

送交者: lawyu[♂品衔R2☆♂] 于 2024-11-12 21:12 已读 1325 次 2赞  

lawyu的个人频道

+关注


             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无关

         罗玉

我们应该知道,所谓女性主义理论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所谓“第二波女性主义”,也叫“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而在二战前兴起的,旨在争取妇女各方面平等权利的女权运动,则是自由主义的;在思想谱系上,通过民主手段达到的社会主义是中左,试图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是极左,而自由主义则是中右。“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又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其理论来源则主要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断言在原始时代,有一个普遍而漫长的群婚制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里,原始人没有私有财产,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随心所以地交合。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单个男子占有了这些剩余产品,于是私有制也产生了,为了避免把个人的财产与他人共享,又要繁衍能继承私有财产的后代,于是这些占有剩余产品的男人,就占有了单个女人,人类从此产生了专偶制婚姻,进而产生了血亲和姻亲伦理。恩格斯把专偶制婚姻定义为私有制男权压迫的结果。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试图通过否定私有财产,消解她们认为强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制】伦理枷锁,重新回到共产主义和群婚制社会,完成对妇女的全面解放。

自由主义的女权运动,则把妇女解放建立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基础上,自由主义认为,如果消灭了私有财产,连带妇女本身的自由也就没有了。

自由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妇女解放,主要体现在为妇女争取到与男人一样的政治权利:比如争取到女性普选权和女性从政的公平机会;争取到妇女平等的受教育权;争取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及婚后丈夫分担家务的权利;争取到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和法律上的平等权利;争取到妇女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权利等等。

自由主义为争取女性这些平等权利,目的是要建立一种起点平等,但不保证每个人的结果平等,自由主义也不会处心积虑地要消灭婚姻家庭,因为自由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和自发秩序根基上,没有这些自发秩序,人类社会就会被人为地推向崩溃。

由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本着唯物史观,否定私有制对妇女的压迫而产生的,其最终目的当然也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婚姻家庭,并进一步消灭伦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结果平等。

由此可以分辨:二战前西方自由主义的女权运动,和二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近200年来,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处于竞争甚至是敌对状态。

由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前提是否定私有制,认为在原始群婚制阶段,女人是在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下是完全自由的,自从被单个男子占有后,才失去了分享公共财产和享受所有男人的权利。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这些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领袖,同时也是共产党人或倾向于共产主义的活跃人物。

这些精神领袖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西蒙·波伏娃,美国的安吉拉·戴维斯,日本的上野千鹤子,中国的代表则是李银河。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个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法国共产党员让·萨特的情人,著有标志着所谓“第二波女性主义”起点的《第二性》,波伏娃以和萨特的“开放式婚姻”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和萨特组织各种性party活动,通过引诱女学生为萨特拉皮条;作为社会主义者,她和萨特一样崇拜斯大林、毛主席和卡斯特罗等共产主义领袖,更是毛主席的座上客,波伏娃在他们领导的著名的法国文革运动,也就是“五月风暴”中,与萨特和另外一个法国共产党员阿尔都塞,在大街上分发毛主义的报纸,鼓励学生和工人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秩序”。

美国的安吉拉·戴维斯是名黑人女性,深受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所吸引,特意去德国,投身于法兰克福学派精神领袖马尔库塞门下,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安吉拉在此期间,积极投身于西方的文革造反运动,个人性生活也极其混乱,经常参加造反派的性解放活动;她回到美国后,担任美国共产党的领袖;因在学校发表煽动性语言而遭校方解雇,并因涉嫌恐怖杀人而被逮捕入监。她出狱后,对古巴、苏联和东德进行了访问,并歌颂列宁的十月革命。安吉拉·戴维斯后来一直继续宣扬消灭【西方父权制】。冷战结束后,她成为宣扬少数性平权运动意识形态的领袖人物,并作为盟友,积极支持民主党拜登丈夫推出的LGBT+政策。

上野千鹤子在1967年上大学时,作为共产主义者,参加了日本的学生造反运动“全共斗”,在街头和新左翼分子一起与警察进行巷战。但是她没有像永田洋子领导的“联合赤军”那样走向暴力恐怖主义,而是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作为日本文革造反运动的积极分子,她深受西方波伏娃等人领导的西方文革运动的激励。上野千鹤子年轻时,也是一名积极的姓解放实践者,在日本被誉为“公共厕所”。她成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是因为看到在共产主义者内部男女同志之间的“不平等”,于是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引入家庭结构中。她把丈夫当做剥削者和奴隶主,把妻子和儿女当做被剥削者和奴隶,控诉【父权制的罪恶】,在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入推理中,不但夫妻是对立的,父母子女之间也是完全对立的,作为丈夫和父亲,男人哪怕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家里,也无法摆脱奴隶主的原罪,是被仇视和批斗的对象。

作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著名领袖,1980年代的上野千鹤子,一直在批判日本和西方的资本主义,也不掩饰对中国和苏联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她曾于前几年和三个北大“女性主义”女毕业生的对话而更加闻名于中国,她的中国“女性主义者”追随者,将之描述为“一个大脑和三个子宫的对话”,认为上野千鹤子代表着进步主义哲学的至高地位,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作为中国伤痕文学作家王小波的遗孀和共产党员及全国人大代表的李银河更为国人所了解,她曾去美国就读“社会学”,但当时美国的社会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等粉色左翼在主导,这些假说早已被学术界所证伪并抛弃,所以李银河所学回来的更多是一种西方文革运动时产生的左翼意识形态。李银河一直在中国宣扬计划生育,希望“使用任何手段”,能把中国人口从14亿降低到4亿人,她坚信如果14亿人的财富归4亿人所有,我们就是发达国家了。李银河毫不掩饰地称农民生孩子是“像鲫鱼一样繁殖”;她近年还在宣扬不婚不育和丁克家庭,并赞扬是在“为减轻国家和人类的人口负担作贡献”;李银河一直在争取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已经成功实现的换妻自由、群交自由和妇女卖淫合法化,并在中国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她坦言可以和王小波进行“开放式婚姻”,也就是以波伏娃为榜样,自己夫妻和别的情侣或夫妻进行任意换偶的活动;她呼吁中国的女民工出来卖淫,以满足单身汉的性欲,还教导年轻人“要把爱和性分开来”。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李银河的偶像也是上述几个著名人物,并引马尔库塞、萨特和福柯等男性后马克思主义者为思想导师。

当然,其他著名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比如美国的舒拉米斯·费尔斯通Shulamith "Shulie" Firestone和曾任托洛斯基秘书的拉亚·杜纳耶夫斯卡娅(Raya Dunayevskaya等人,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些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基本主张,主要有:

1,比较敌视亲生父母,通过控诉原生家庭批判所谓“父权制”;

2,追求完全自由的性解放;

3,巧妙地宣传不婚不育,指出如果选择婚育,会遇到各种“男权社会的压迫”,因此失去各种自由。她们自己本身要么不婚,比如波伏娃和上野千鹤子;要么不孕不育,比如安吉拉·戴维斯和中国的李银河;

4,否定私有制下的伦理,宣扬性别对立,性别模糊和中性化;

5,宣扬现有婚姻家庭制度的不合理,认为个体婚姻终将自动消失,从而实现所有人都可以自由性交,财产公有的乌托邦。

   由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承担了带头作用,基于其中的男女对立理论,又产生了另外一个分支,那就是激进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不再纠缠于财产是否私有,而是把男女之间的两个性别完全对立起来;其中的分离主义者,甚至呼吁和男性彻底断绝往来,宁可玩女同性恋,也要让所有男性绝后;还有的主张通过中性化来消解男女之间的性别特征。这两种方法由男女分离到取代男性,都可以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和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中找到其分支的源头。波伏娃把女性从幼年一直到老年的过程,始终与男性对立起来,并预言了单性繁殖的可行性;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把几乎所有有关两性场合,都解读为男性对女性的厌恶、强权统治、蔑视和俯视。激进女性主义源自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但比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更极端,这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所始料不及的。激进女性主义的开山人物之一凯特·米勒(Kate Millett),作为一名女同性恋,甚至主张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性交合法化,宣传“孩童们的性自由是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激进女性主义之外,又诞生了一个更极端的女性主义思想,那就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灵感来自激进女性主义对男性的仇视,认为女性之所以处于“被奴役的他者地位”,正是因为传统的性别二元化。如果把每个人身上的传统性别特征抹去,不是由先天的生物学基因和后天的男权文化偏见来定义自己的性别,而是由自己来定义自己的性别,那么男女二元性别对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甚至有点接近反革命,连前二者都始料不及,竟然还有这样的玩法。于是我们看到西方的女性选美,完全可以是一个生理男性的大胖子,奥运会比赛场上,一个自称是女性的壮汉,一拳把一个生理和心理都是女性的对手击倒在地。

除了这女性主义分类外,还有其他所谓“女性主义”的分支, 如生态女性主义,跨性别女性主义和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等等,但大都可以归入上述三类女性主义中。

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二元化叙事,到激进女性主义性别的完全对立,再到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的随意转换,还远不足让大家惊掉下巴,未来还会有更极端的女性主义运动出现,到时就连今天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也会自叹不如。因为除非全盘崩溃,极端主义永无止境。

 综上所述,自由主义女权运动,和战后的社会主义女性运动,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的内容可以体现在“世界妇女大会”的各项决议中,其目的是在争取到妇女的平等权利后,能创造一个两性和谐的世界。而女性主义更多的是在宣扬对立,仇恨,完全自由的性解放和对婚姻家庭价值观各种方式的解构。本来女性主义的英文“feminism”,是绝不能翻译成“女权(womans right)主义”的,那些严谨的女性主义著名人物,都自觉地翻译为“女性主义”,而不是“女权主义”。由此看来,中文字典在收纳这个词条时,必须改回“女性主义”,以免大家产生误会。

由此进一步延伸,我们看到,女性主义者在介绍其历史时,喜欢把自由主义女权运动,当做“第一波女性(权)主义”,把由波伏娃开端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当做第二波女性主义;接着就是1990年代的“第三波女性主义”,在“批判父权制”的口号下,逐步走向了男女对立,也就是激进女子主义,同时为后现代女性主义作了铺垫;现在已经发展到所谓的“第四波女性主义”,在“争取传统女性权利”的同时,就完全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作为标志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从“男人和男人也可以结婚”到“男人也可以来月经和怀孕生子”。

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到激进女性主义,再到后现代女性主义,都有一种承上启下的内在关系,是同一根逻辑链条,与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的初衷完全相反。而女性主义把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相当于拉敌方的大旗招兵买马,以充实自己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自由主义女权运动,与这些极左的女性主义运动,其实没有任何共同点,因为后者旨在控诉和消灭私有制和传统伦理,而自由主义则必须基于合理的传统与私有制,才得以立足。自由主义女权运动旨在建设一个性别平等和谐的世界,左翼女性主义则旨在宣扬解构私有制、性别对立和父母子女对立、不婚不育,并建立一个混乱的性别世界甚至是无性别世界,最终目的就是消灭婚姻家庭,推动人类走向自我毁灭。

当年追求以苏联模式为基准的“社会主义”那些女性主义者,既然是西方文革运动的参与者,其所带来的破坏,也就不言而喻,尤其是其后继的激进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使用着大量性别革命的口号,已让整个世界惊讶得目瞪口呆。

我们的结论是:根据公认的思想谱系,二战后由极左发动的女性主义运动,与属于中右的自由主义女权运动完全无关。如果女性主义者也加入了部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内容,那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只是在为其极端主义的目的服务。

坛主:仁剑于2024_11_12 22:19:17编辑

喜欢la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awyu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