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78字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並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正快速發展,國際間相關示範驗證與商業應用成果亦日益成熟。在此背景下,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美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產業推動聯盟於2025年3月27日攜手舉辦「台灣推動碳捕存(CCS)與無碳電力憑證(CFEC)之發展策略」(Taiwan CCS & CFEC Development Strategy)論壇。
此次論壇匯聚來自美國在台協會、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環境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產業界及研究單位等各界專家,共同探討推動台灣首個商業規模CCS項目之可行性,並深入交流CCS電廠新商業模式、CCS部署之政策方向與配套措施等議題。
論壇開場由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Jeremy Cornforth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致詞,強調CCS技術對於台灣達成淨零碳排的重要性。隨後由埃克森美孚低碳方案業務亞太區總裁Egon van der Hoeven帶來第一個專題演講「推動台灣第一個商業規模CCS項目-應用CCS協助電廠減碳」,並分享成功部署CCS之關鍵推動要素。
Egon van der Hoeven總裁表示,政府政策支持是推動CCS發展的核心,包含完善的法規架構、政策指引與財政誘因。此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模式亦至關重要,應加速推動相關機制,以確保技術落地與產業發展。而在CCS邁向商業規模的路上,埃克森美孚願意提供技術與經驗支持,並期待台灣相關法案能順利通過,加速台灣低碳能源轉型進程。
第二場專題演講由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台美CCUS產業推動聯盟理事長左峻德分享「開創CCS電廠新商業模式」,碳捕存(CCS)發展為國際趨勢,而發展無碳電力憑證(CFEC)可以以補足電廠設置CCS設備的初期資金需求,為火力電廠低碳轉型創造經濟誘因,最終滿足24/7全時綠色供電。此外依循國際CCS Hub之發展趨勢,台灣亦可以CCS Hub形成規模經濟,帶動我國CCS產業鏈發展。
而在政策與產業意見交流環節,邀請到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環境部部長彭啓明、經濟部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賴俊杰以及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左峻德,針對如何整合協調各部會資源、加速CCS部署,並針對政策規劃、配套措施、獎勵誘因、社會溝通以及CCS技術導入無碳電力等面向進行交流。
隨著企業減碳壓力日益增長,CCS技術的推動不僅可助力火力電廠減碳,更能為企業提供24/7全時無碳能源使用的新選項。透過政策支持與產業協作,加速能源轉型,並在全球CCS發展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