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居家收納的3大黃金法則,讓你簡單告別雜亂!

本文共792字

經濟日報 鄭芝珊

家裡總是整理完沒多久又變亂?收納的關鍵不只是「收起來」,而是建立合適的整理系統,讓空間維持整潔、物品好找。這篇文章帶你掌握3大收納法則,幫助你告別雜亂,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一、物品減量:擁抱極簡,減少不必要的負擔

雜亂的主要原因是「東西太多」。要真正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減少囤積,極簡主義強調「保留真正需要和喜歡的東西」,而非無意識地累積。

實踐方法:

1. 依照 「近半年沒用過就考慮捨棄」 的原則,定期篩選物品。

2. 「一進一出」 控管物品數量,買新東西時捨棄舊物品。

3. 善用「斷捨離」,思考物品是否真正帶來價值,而非因「可能用到」而留下。

二、分類與規劃:建立清晰的收納系統

東西收起來卻總是找不到?代表收納系統不夠清楚,好的收納,應該讓物品有固定位置,使用時能迅速找到,收納時也能輕鬆放回。

實踐方法:

1. 按照使用頻率 決定收納位置:常用物品放在順手處,較少用的放高處或儲藏區。

2. 分類儲存,並標註名稱:例如藥品、文具、小工具分開放置,避免混亂。

3. 活用收納工具:抽屜分隔盒、收納籃、掛鉤等能提升空間利用率。

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讓收納變成習慣

收納不該是一時興起,而是能長期維持的生活習慣。居家整理師強調:「收納不是整理完就結束,而是建立可以持續的系統。」

實踐方法:

1. 衣服收納可以選擇最順手的方式,採用「直立式摺衣法」,更容易取出、不易變皺;依照顏色或類型排列衣物,找衣服時更直覺;每季整理一次衣櫃,淘汰不再穿的衣物。

2. 設立「5 分鐘整理」習慣,回家後立即將包包、鑰匙、外套放回固定位置,避免隨意丟置;每天睡前快速整理客廳或廚房,隔天起床心情更好。

3. 讓家人一起參與,設定「物歸原位」規則,讓整理變得簡單不費力。

透過物品減量、分類規劃、建立習慣這3大黃金法則,你可以輕鬆打造整潔的家。不需要一次做到完美,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能讓收納變成習慣,讓家真正成為放鬆的地方!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灣機能水協會參展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水展
下一篇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泰國新建大樓倒塌敲響建築安全警鐘 耐震設計與施工品質不容忽視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