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37字
由「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彭博(Bloomberg)」及「今周刊」合辦的「第2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昨(27)日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頒獎典禮,並公布得獎名單。
這屆符合評選標準的國內基金共有218檔、ETF基金有204檔,海外基金則有1,357檔(包含台灣發行投資海外)。在經過激烈的競爭下,最終「國內基金獎」總計有10家投信業者所發行的7檔基金得獎、7檔基金入圍。「ETF基金獎」共有6家投信業者所發行的6檔基金得獎、7檔基金入圍。「海外基金獎」共有16家投信/投顧業者所發行或總代理的22檔得獎。
為了因應全球對永續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日益重視,主辦單位於今年度首度設立的「投信/投顧業永續獎」合計共有11家投信業者共襄盛舉,其中「永續創新獎」有9專案參選,2專案得獎、2專案入圍;「永續公益獎」則有8專案參選,2專案得獎、1專案入圍。
發展規模持續擴大
參加第2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頒獎典禮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致詞時點出,第28屆是什麼概念?就是透過時間的累積展現出力量,讓獎項更有厚度,更有名、更重要。
彭金隆說,接任主委時,總統賴清德就賦予自己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希望帶領臺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他肯定,去年至今,已經看到非常多明顯的成績,而表現最亮眼的就是基金業,規模已經達約13.5兆,全面往上發展,希望各界把握政策支持、環境支持、專業支持、獎項支持的機會,一起努力讓未來的金融市場安全與發展並進,有紀律、有秩序、有願景、有活力。
得獎主動型基金
績效大超標竿指數
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克華指出,「金鑽獎」評審標準協助投資人更清楚地了解市場趨勢和基金表現,同時也有助於推動基金產業的發展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並保障投資人的權益。透過這樣的評比基準,市場將更加公平透明,投資環境也將更加穩定和具永續性。
2024年台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大漲31.73%,240檔台股基金與ETF平均報酬率22.33%,落後大盤達9.4%之多,評審委員邱顯比與李存修表示,乍看之下好像主動型經理人判斷失準,其實非戰之罪。台積電2024年大漲83.6%,占大盤比重更從年初28.8%上升至年底的37.95%,而主動型基金受限於投資單一個股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價值10%的法規,即使看好也無法匹配加權股價指數中台積電權重,績效落後大盤毫不意外,2022至2024年3年評估期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轉而低於大盤。雖然如此,但仍有一批主動型基金奮力打敗指數,特別是傑出基金金鑽獎各類型台股基金獎得主之績效皆大幅超越標竿指數。
愛台灣實踐ESG
主辦單位台北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強調,「傑出基金金鑽獎」隨著評比範疇和基金數量的不斷增長,始終堅守專業、公正與透明的評選準則,並以妥善保護投資人權益的最高標準,透過對於在台灣基金市場辛勤耕耘的投信投顧菁英的公開表彰,肯定他們的專業與努力,並推動台灣的投信投顧業良性競爭,進一步激勵國內金融市場朝向更加正面的方向發展。
周吳添指出,今年「金鑽獎」頒獎典禮的規劃,持續落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強調平等、安全與舒適,同時嚴選環保且可循環的服務和物資,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更為重要的是,「金鑽獎」頒獎典禮致力在開放、連結、創新、簡約且專業的目標下,透過公正公平的方式選出表現卓越的基金產品,同時推廣正確的理財知識,期望能對社會產生深遠的正面影響,共同朝向「福爾摩沙x ESG」的願景邁進,努力將台灣塑造成一個「善.真美ESG的美麗島嶼」。
除了持續鼓勵表現優異的傑出投信投顧從業人員外,每年「傑出基金金鑽獎」頒獎典禮後,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號召各參與單位與得獎之基金機構,共同舉辦回饋社會公益系列活動,累積至2024年底,橫跨9縣市13家教會醫院共累積捐贈24部愛心救護車/巡迴醫療車、舉辦9場大型共同基金論壇,發起21場基金志工日、推動4屆地方賦能與創生專案…等回饋社會公益系列活動,將金融與ESG進行串聯,結合投信投顧業者、教會醫院、社會企業與NPO組織,進一步落實SDGs理念,用實際行動以愛守護台灣,這也是傑出基金「金鑽獎」實踐ESG永續承諾的另一具體成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