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77字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大陸經濟學家指出,大陸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選擇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新加坡等國轉出口美國,如今這些國家也名列加徵對等關稅的名單上,預估後續影響也會直接作用於大陸的轉口貿易,原本為避開關稅衝擊赴墨西哥或越南等地設廠的陸企也不得不放緩步伐。
財新網報導,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部分大陸企業通過轉口貿易、對外投資等方式來規避高額關稅。這些應對方式未來也將受到限制。此次宣布對等關稅還針對其他貿易夥伴,包括歐盟、越南、台灣、日本、印度、韓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徵收20%到49%不等的對等關稅,無論從覆蓋範圍還是關稅稅率上看,均超出市場預期。
野村估算,大陸在2023年除了對美國直接出口5,002.9億美元,還通過墨西哥和東協轉口,對美國出口約240億美元和820億美元。其中,通過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新加坡轉口尤為明顯。此次美國將對這些國家徵收24%、37%、46%和10%的對等關稅,後續影響也會直接作用於大陸的轉口貿易。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之下,諸多廠商出於規避關稅的考慮,外遷到越南等地設廠,但美國這次對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之高,將極大衝擊越南出口,大陸企業赴越南投資設廠的步伐也不得不放緩。
此外,雖然川普這次宣布的對等關稅不包括墨西哥,但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未來美國可能徵收二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迫使墨西哥對大陸實行與美國相同的關稅稅率,以此作為達成兩個貿易結算協議或延長美加墨談判的前提條件。這勢必對大陸出口帶來更大挑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