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11字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受邀參加柏林安全會議,傳達台灣「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並接受德國多家主流媒體專訪,分享台灣如何與歐美民主夥伴合作,捍衛全球穩定。
「柏林安全會議」(Berlin Security Conference)是歐洲重要安全論壇之一,自2001年創辦以來,每年聚集歐美及印太地區政府官員、軍事專家與學者,討論國家安全與區域防衛策略,強化多邊合作。
吳志中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2016年初任外交部政務次長時曾參與此論壇,但與7年前相比,台歐關係顯著成長。今年台灣不僅首次受邀為「柏林安全會議」專刊撰文,還參與多場分組討論,分享對抗認知戰及AI硬體等領域的專業經驗。
●國防與經濟韌性為基石 吳志中闡述和平四大支柱
二戰後全球秩序面臨「顛覆軸心」威脅,中國、俄羅斯透過軍事挑釁與經濟脅迫衝擊民主聯盟,俄烏戰爭及中東緊張局勢更進一步加劇國際安全脆弱性。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吳志中以「台灣將作為歐盟與北約關鍵夥伴,促進和平、穩定與繁榮」為題,在「柏林安全會議」闡述台灣「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
吳志中指出,「國防投入」是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的基石。過去8年,台灣大幅提升國防預算,增幅高達60%,並推動軍事現代化,包括加速本土防禦武器的生產與引進先進武器系統。他表示,這不僅是對自身安全的承諾,更是台灣對印太和平的責任。
在「經濟韌性」方面,台灣積極降低依賴中國市場,分散全球投資。吳志中指出,目前對中投資比例已從2010年的84%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8%。他以半導體業為例,說明台灣如何透過與美日歐等民主國家的合作,構建穩定的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強化經濟韌性。
台灣海峽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航道,海運貿易量佔世界逾1/5。吳志中表示,若台海發生軍事衝突,將導致至少2兆美元的全球經濟損失,顯示台灣「深化與歐美日等民主夥伴合作」對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
吳志中強調,台灣與歐美國家在科技、經濟與安全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從認知戰防制到網路安全分享,台灣作為民主聯盟一員,為強化全球穩定注入新動能。然而,他同時指出,台海局勢不僅影響區域和平,也攸關國際安全秩序。
對此,「台灣始終秉持穩定與和平對話的原則,致力維持穩定兩岸關係。」吳志中呼籲,國際社會必須攜手與台灣站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與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防止威權主義的陰影籠罩世界。
●駐法經驗延續 吳志中談台歐新局
在柏林安全會議期間,吳志中特別與德國聯邦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法伯(Marcus Faber)會面,雙方就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角色,以及如何深化台德雙邊合作進行交流。
法伯在會後於社群媒體發文,稱台灣是「全球網絡中的關鍵國家」,高度肯定台灣在民主、科技與國際合作方面的貢獻。
此外吳志中也接受「明鏡週刊」(DerSpiegel)、「Table」等德國重要媒體專訪。吳志中告訴中央社,德媒特別關注川普上台後台美關係走向。
他向德媒表示,儘管川普政府在歐洲被視為充滿「不確定性」,但台灣的看法有所不同。觀察川普第一任期,能發現川普對台灣的支持是可預測的,此次當選後,川普也將盧比歐(Marco Rubio)等友台議員納入核心決策圈,有信心台美關係將持續深化。
今年初甫卸下7年駐法代表一職的吳志中,對於轉換身份後的外交角色,以及德法兩國在對台政策上的差異有深刻觀察。他向中央社表示,法國與德國雖然在具體作法上有所不同,支持台灣的核心價值上具一致性。
他說明,法國的外交風格更具突破性,例如10月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法國,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顯示法國正在逐步形成一套更為獨立的對台政策,超越過去附屬於中國政策框架的限制。
去年德國推出的「中國戰略」(China-Strategie),則顯示德國對中國比以往更加批判,並強調與台灣在科技、安全及經濟上的合作。吳志中認為,德國的務實路徑為台德關係注入更多可能性,特別在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等領域。
吳志中此次參與柏林安全會議,透過與當地政要及媒體的對話,傳遞在公共衛生、半導體供應鏈、及民主價值上,台灣在國際的多元貢獻,強調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希望成為北約與歐盟的堅實夥伴,繼續與民主盟友攜手,維護全球安全與穩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