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5全球名家瞭望/川普戰略能保住美元地位?

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雷西琳Lucrezia Reichlin(聯合報系資料照)
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雷西琳Lucrezia Reichlin(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273字

經濟日報 雷西琳

美國總統川普採取的侵略性貿易戰略,很快就會面臨一項基本矛盾:以保護美國就業之名實施關稅,並拒絕多邊主義,將與他維持美元為全球主要準備貨幣的目標相撞。凡事有得必有失,儘管美元目前依然強勢,但卻最可能受到打擊。

美元壟斷全球貿易交易媒介的角色,已促成境外歐洲美元市場的成長。但這塊市場在操作時卻超越美國法規的領域,因此不能直接進入聯準會(Fed)的流動性機制。出現金融動盪時,Fed須藉由擴大外匯交換額度,對其他央行提供短期貸款,成為全世界金融機構的最終救命手段。金融海嘯時期的經驗就是明證。

支持國際金融體系,是美元取得「囂張特權」地位的代價。多年來美元此一地位,確實為美國政府與企業帶來重大且持久的融資優勢。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一直設法降低本身對美元的依賴。現在美國總統川普肆無忌憚的關稅威脅,加上他顯然要想以美國經濟規模與實力,獲取較佳的貿易條件,必然將加速其他國家降低倚賴美元。

當然,這未必代表川普會使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畢竟迄今仍無明顯的美元替代選項。再者,這也不是美國首度片面攪亂全球金融體系。1971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片面廢棄布列敦森林體制,使歐洲國家須因應本幣驟然升值。此舉雖然激進,卻很管用:全世界擁抱彈性匯率,且美元的超優地位實際上獲得增強。

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時國際貿易整合度甚低,西方與蘇聯集團國家之間幾乎沒有經濟關係。可能威脅美國經濟主導地位的只有日本及歐洲,但日、歐不僅力量弱得多,且各行其是。

時至今日,中國大陸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及貿易的比重不斷提高,因此若川普繼續「美元武器化」,很難想像各國不會加速發展出一套脫離美元的支付體系。川普以關稅為威脅,迫使他國順從,必將促使各國尋求替代美元的準備貨幣。

川普激情擁抱加密貨幣,顯示他本人與政府認為這是上述問題的一道解方。由美元所支持的穩定幣,具有許多與當年促成歐洲美元市場成長的相同特點及優勢。穩定幣發行者不受法規約束,也不能直接進入Fed的流動性機制,還多了一項優勢:完全匿名。

穩定加上保密,已使穩定幣足以吸引自由派人士與罪犯。但若能成功擴大規模,也能使穩定幣適用於結算國際貿易,並成為一種全球準備貨幣,間接強化美元的優越性。

當然,這不會使全球經濟更安全。從穩定幣發行者的財務狀況,包括短期國庫券及短期有擔保貸款(附買回部位)來看,出現擠兌時將相當脆弱,類似貨幣市場基金。穩定幣發行者需要後台支持,因此被迫在陷入危機時,依賴Fed出手干預。

這項風險可能是川普反對Fed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原因。這種穩定幣可能強化金融穩定,但無法保證能夠匿名,因此不為加密幣倡議者及商業銀行所歡迎。

或許這正是川普贊成由民間部門帶動的加密貨幣政策。川普顯然是師法尼克森,拒絕多邊解方,偏愛片面轉向。但無論川普基於何種原因,他這套策略可能是既保留美元的全球地位,又無須擁抱多邊主義的最佳機會。(作者Lucrezia Reichlin是現任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任中原)

本系列專欄由富邦金控獨家贊助

富邦金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上一篇
2025全球名家瞭望/重現川普榮景…沒那麼容易
下一篇
2025全球名家瞭望/巴塞爾協議面臨生死關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