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70字
政府部門積極打詐,廣告投資詐騙獲控制,惟民眾檢舉案卻往上竄高,業者認為民眾陳情詐騙案一路走升,顯示民眾對詐騙警覺心提高。
據金管會統計,透過證券周邊單位通報Google、Meta(Facebook母公司)投資詐騙廣告量,今年2月單月通報件數是4,596件,即便連二升,但與去年1月單月高峰5,203件,已大降607件,也連續七個月低於5,000件。
此舉顯示廣告投資詐騙已獲得控制,也反映平台業者自律獲得成效。據統計,從2023年4月啟動該通報機制至今快兩年,累計通報件數是7萬9,952件。
廣告投資詐騙持穩,但民眾檢舉投資詐騙量卻大舉攀升。據數據顯示,2024年一口氣攀升到941件,寫六年新高紀錄,更是2023年1.12倍。
業者認為,民眾檢舉投資詐騙量大增,顯示民眾識詐意識提高。金管會也持續示警,有五種投資詐騙態樣,例如宣稱可插隊搶飆股、或是先給「蠅頭小利」後,再要求持續匯款等投資平台App等,都要小心。
金管會示警五種投資詐騙態樣,包括一、電話、簡訊及LINE群組勸誘買股,二、金融交易平台APP,如要求下載假投資平台APP誘導買股,三、港仙股,誘導投資人買低股價、低知名度的港股,投資人買進後,詐團立即出脫。
四、冒名財金人士、或金融業者,五、虛擬通貨交易平台。包括以虛擬貨幣交易可獲高收益,或先以提供飆股方式逐步勸誘民眾投資虛擬貨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